防水保护层技术交底
1技术交底范围
本工程由1#、2#塔楼和C、D区裙楼组成,1#、2#塔楼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总高度127m、基础采用筏板基础结构,C、D区裙楼采用框架结构、总高度22.75m、基础采用独立基础+抗水筏板结构。
本防水保护层技术交底范围包括1#、2#塔楼基础底板防水保护层和C、D区裙楼基础底板防水保护层。
2设计情况
本工程基础底部的设计做法如下:1、基槽土。
2、100厚C15细石混凝土。
3、15厚水泥砂浆找平层。
4、刷底胶一道,材性同防水材料。
5、4厚CGP高分子自粘防水卷材。
6、50
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3施工工艺
3.1施工准备
3.11材料要求
(1)保护层材料:C20细石混凝土,在防水保护层浇筑过程中需对混凝土进行现场取样制作试块。
(2)基层要求: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对防水进行隐蔽验收通过后,方可进行防水保护层的施工。
3.12主要机具
(1)汽车式天泵、拖式混凝土地泵、砂浆界面剂、灰砂砖、铝质刮杠、木(铁)抹子、平锹。
3.13作业条件
(1)防水卷材无空鼓、粘结牢固、密封严密,无皱折、翘边和鼓泡等缺陷。
(2)独立基础、电梯底坑、集水坑四周用同标号混凝土进行挡水线砌筑完成。
(3)用同标号混凝土按照10m²制作一个按照梅花布置的灰饼标高控制区。
(4)本工程由于塔吊基础在筏板区域内,塔吊基础底部防水需提前施工且防水施工区域单边扩大1m(预留充分空间与大面防水进行搭接)。
(5)大面积施工前应做好样板,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大面积施工。
3.2工艺流程
卷材平面贴灰饼、防水翻边收头处砖墙压顶→防水保护墙、集水坑、电梯底坑立面卷材表面拉毛→防水保护墙、集水坑、电梯底坑立面卷材表面抹灰→底板浇筑50mm厚C20细石混凝土→浇水养护
4工艺操作要点和质量要求
4.1工艺操作要点
4.1.1卷材平面贴灰饼、防水翻边收头处砖墙压顶
防水保护层浇筑前,先设置防水保护层标高控制线,本工程利用同标号混凝土制作灰饼,每个灰饼高度为50mm,灰饼间距3.0m,呈梅花形布置。
保护墙材料用水泥砖砌筑,见图4.1.1-1
图4.1.1-1
防水卷材在基础边缘收口是防水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为了让底板防水与地下室侧墙防水形成一个整体,底板防水收口处必须进行保护措施,本工程采用砖墙压顶的方式对底板防水收口进行一个临时固定保护,防止防水边出现破坏、翘皮、空鼓现象,见图4.1.1-2
图4.1.1-2
4.1.2防水保护墙、集水坑、电梯底坑立面卷材表面拉毛
立面卷材的防水保护层施工前,为了让防水保护层和卷材基层间有更好的摩擦力和接触力,需对立面卷材表面进行拉毛处理,采用1:3水泥砂浆进行拉毛。
4.1.3防水保护墙、集水坑、电梯底坑立面卷材表面抹灰
在基础平面与电梯底坑、集水坑、降板基础平面之间的立面采用预拌砂浆进行抹灰处理,见图4.1.3
图4.1.3
4.1.4底板浇筑50mm厚C20细石混凝土
材料选用C20细石砼,厚度50mm,派专人和商品砼站联系,保证质量和及时供应,同时为了保证防水保护层一次性连续浇筑,浇筑方式采用汽车泵泵送为主和地泵为辅的浇筑方式,同时为了避免砼浇筑时不产生离析,砼由高处自由倾落,落距必须小于2m。
当超过2m 时,采用串筒或溜槽进行下落,浇筑过程中采用平板式振动器保证砼振捣密实,要振动均匀,严防漏振,振动要到表面泛浆但无气泡为止,最后待混凝土初凝后,用木抹子赶压两遍、拍实,抹平出麻面,防止产生裂缝。
浇筑过程中严格控制标高,拉线找平。
4.1.5浇水养护
砼浇筑完毕后,要及时进行养护,待初凝后进行浇水养护,同时由专人负责成品保护,严禁上人踩压。
4.2质量要求
4.2.1基层质量要求
(1)卷材防水层接缝应粘结牢固,密封严密,不得有皱折、翘边和鼓泡等缺陷。
(2)侧墙卷材防水层的保护层与防水层应粘结牢固,结合紧密、厚度均匀一致。
4.2.2保护层质量要求
(1)防水保护层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一次性浇筑完成,保证防水保护层的整体连续性。
(2)防水保护层浇筑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灰饼厚度进行混凝土浇筑,保证防水保护层的厚
度。
(3)防水保护层浇筑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防止出现混凝土离析现象,防止保护层出现开裂或反砂现象。
5施工规范及验收要求
5.1保证项目
(1)防水保护层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等必须满足规范。
(2)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计量、养护等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3)防水保护层浇筑过程中现场抽样制作的混凝土试块强度必须满足规范。
5.2基本项目
(1)防水保护层表面平整度允许偏-3mm,检查方法靠尺和塞尺。
(2)防水保护层标高允许偏-3mm,检查方法水准仪。
6质量问题及防范措施
6.1防水保护层表面不平整
造成原因:防水保护层浇筑面积广,现场未设置标高控制线,且浇筑过程未及时找平;解决办法:严格按照3m间距设置灰饼且按照梅花形布置,在施工现场制作灰饼前应提前弹好墨线,把灰饼位置提前统一画出,保证灰饼分部均匀、灰饼之间的相互平行和垂直。
6.2防水保护层表面开裂
造成原因:混凝土未达到初凝就提前拉毛,初凝过后未及时浇水养护。
解决办法:防水保护层浇筑过程中,应分浇筑时间的先后顺序分批次对保护层表面进行拉毛且严格控制拉毛时间,待混凝土初凝后及时排专人养护。
6.3防水保护层表面反砂
造成原因: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解决办法: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严格控制塌落度,当浇筑高差超过2m时,应尽量采用沿串筒或溜槽下落,同时严格控制现场工人的操作行为,严禁出现私自给混凝土加水现象。
7安全、环保、文明施工等技术措施
7.1安全措施
(1)施工人员进场后,必须进行作业前的三级安全教育,提高施工队管理人员和工人的安全意识。
(2)现场应有安全管理人员巡视,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清除。
(3)基坑四周必须设置安全硬防护,同时在基础底部落差超过2m的降板区域也必须设置警示带。
(4)雨天、五级以上大风天气均不得施工。
(5)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严禁操作人员背对天泵甭管,同时操作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不得在现场打闹,严禁酒后作业。
7.2环保措施
(1)在地泵口区域必须设置彩条布,防止污染地面,同时在地泵口设置降噪隔音网,避免产生噪音。
(2)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及时清理现场遗洒的混凝土,做到工完场清。
7.3文明措施
(1)在施工大门区域设置统一冲水区,进出施工现场的混凝土罐车必须进行车轮清洗,同时对地泵浇筑点必须间隔进行洒水降尘。
(2)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严禁大风天气进行作业,若遇特殊情况需提前做好扬尘措施的执行。
(3)混凝土浇筑施工机具,应统一收集堆放,保证施工现场整洁有序、安全通道畅通。
8应急救援
在防水保护层浇筑施工过程中若发生坠落、触电、爆炸、坍塌等重大事故,可按照以下应急准备和响应。
8.1机构设置
项目经理为安全第一责任人,项目设有安全总监及安全工程师,并配备有现场专职安全员负责日常安全管理,成立相应悬挑脚手架施工安全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项目总工、安质部部长、项目副经理
组员:工程部部长、技术员、劳资员、领工
8.2报警救援及其他联络电话
火警:119、医疗:120、公安:110、查号台:114;
8.3人员分工与职责
项目应急准备抢救小组:负责特发事故和事件的应急处理,发生重大事故应立即向公司安全部及公司应急准备领导小组报告,在上级领导小组未到之前,作好应急的抢救工作,配合公司应急准备领导小组调查和处理重大事故、事件。
组长:应急情况发生时,组长负责指挥协调,立即拨打应急电话,将事故的准确地点、时间、灾情、人员伤亡等情况报告消防队、急救中心、三防指挥部,同时报告分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及分管部门,并监视事故变化,及时组织人员抢救和自救,并做好现场保护;采取应急措施,以降低和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副组长:协助组长指挥和协调事故、事件的应急处理,协助组长带领抢救小组人员进行抢救和自救。
组员:根据分工(救护、抢险、现场维持),负责抢救、自救和维持(救护伤员、抢救财产、疏散人员逃生等)工作。
8.4应急救援工作程序
8.4.1当事故发生时上报程序
现场第一发现人——现场值班人员——现场应急救援小组组长——公司安质部——公司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小组——向上级部门报告。
(1)组长、副组长接到通知后要马上到现场指挥救援工作,立即组织、调动救援的人力、物力赶赴现场进行救援,并向公司救援领导负责人汇报事故情况。
(2)疏散人员:人员的疏散由具体分工的组员现场指挥,将人员疏散到安全地方,并做好安全警戒工作。
(3)伤员救护:受伤出血的,用止血带止血或包扎止血;休克、昏迷的伤员,让休克者平卧,腿部抬高30度左右,注意保暖,尽量不要搬动。
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或送往医院救治。
(4)现场保护:由组员带领警卫人员在事故现场设置警戒区域,用三色布围起来,做好现场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