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属的晶体结构.ppt

金属的晶体结构.ppt


a 晶态
b 非晶态
二氧化硅结构示意图
晶体具有明显、固定的熔点,伴有体积与性 能的突变。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如:Tm(Fe)=1538℃, Tm(Cu)=1083℃
晶体有各向异性, 非晶体则各向同性。 各向异性:不同方向上的性能有差异。
3、晶体与非晶体的相互转化性
玻璃
金属
长时间保温
极快速凝固
“晶态玻璃”
不象玻璃板,金属玻璃不透明,不发脆,它们罕见的原子
结构使它们有着特殊的机械特性及磁力特性。普通金属由于晶 格缺陷而容易变形或弯曲导致永久性地变形。相比之下,金属 玻璃在变形后更容易弹回到初始形状。没有结晶缺陷使得金属 玻璃成为卓有成效的磁性材料。
2000年9月20日,在北京钢铁研究总院的非晶带材生产线上 成功地喷出了宽220mm、表面质量良好的非晶带材,它标志着 我国在该材料的研制和生产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二、金属键
在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失去价 电子后成为正离子, 所有价电 子成为自由电子并为整个原子集 团所公有, 所有自由电子围绕 所有原子核运动,形成电子云或 电子气。金属正离子沉浸在电子 云中,并依靠与自由电子之间的 静电作用结合起来,这种结合方 式称为金属键。
金属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结合键
1.1 金 属
• 一、金属原子的结构特点
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少,一般1-2个,最多不超 过3个。外层电子与原子核的结合力弱,容易脱离 原子核的束缚而变成自由电子,此时原子变为正离 子。因此金属元素常称为正电性元素。
过渡族金属元素(钛、钒、铬、锰、铁、钴、 镍等)的原子不仅容易丢失最外层的电子,还容易 丢失次外层1~2个电子。
1.2 金属的晶体结构
一、晶体的特性
1、晶体的概念
原子(离子、分子等)在三维空间有规则地周概念:原子(离子、分子等)在三维空 间无规则排列的物质。 ——玻璃、多数高分子材料等。
晶体:金刚石、NaCl等。
非晶体:蜂蜡、玻璃等。
二、晶体结构与空间点阵 1、晶体结构模型的建立
(1) 假设:原子为固定不动的刚球,每个原 子具有相同的环境。
(2)将原子、离子等抽象为几何点(阵点),建 立空间点阵、晶格的概念。
空间点阵
晶格
空间点阵:几何质点(原子)在空间排列的阵列。
晶 格:用假想的线连接各原子中心所构成的描述 原子排列方式的空间格架。
d0为原子的平衡距离, 此时吸引力与排斥 力相等,任何对平 衡位置的偏离,都 会立刻受到一个力 的作用,促使其回 到平衡位置。
结合能EAB(键能) 是排斥能和吸引能 的代数和。当原子 移至平衡距离d0时, 原子能量最低,最 稳定。
双原子作用模型说明: 1、当吸引力与排斥力相等时原子处于平衡位置。 2、当原子在平衡距离时,原子的能量最低、最稳定。 3、常见金属中的原子总是自发的趋于紧密排列,以保持最 稳定的状态。 4、所有的离子和原子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上以平衡位置为 中心作微弱的热振动。温度越高热振动的振幅越大。
“金属玻璃”
非晶态新材料的发展:光、电、磁、耐蚀性、 高强度等方面的高性能。
金属玻璃是使金属熔体在瞬间冷凝,以致金属原子还处在
杂乱无章的状态,来不及排列整齐就被“冻结”。它兼有金属 和玻璃的优点,又克服了各自的弊病。金属玻璃具有一定的韧 性和刚性,强度高于钢,硬度超过高硬工具钢,断裂强度也比 一般的金属材料高得多。由于避免了晶间腐蚀,有着良好的化 学稳定性;还有良好的磁学性质。金属玻璃可用以制造高压容 器、火箭等关键部位的零部件。非晶态软磁材料还可以制造录 音、录像的磁头、磁带。人们赞扬金属玻璃为“敲不碎、砸不 烂”的“玻璃之王”。美国、西欧称之为“21世纪的材料”。
晶体的刚球模型
金属特性的金属键理论解释
金属特性的金属键理论解释
(4)金属键没有方向 性和饱和性,当金属 的两部分发生相对位 移时,金属正离子始 终被包围在电子云中, 结合键不会遭到破坏, 这样金属就能经受变 形而不断裂,使其具 有良好的塑性变形能 力。
•三、结合力与结合能
双原子作用模型 固态金属中两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正离子与周 电子间的吸引力,正离子与正离子之间以电子与电子之间的 相互排斥力,吸引力力图使两个原子拉近,而排斥力却力图 使两个子分开。
共价键
碳的价电子是4个,得失电子的机会近似。 原子之间不产生电子的转移,相邻原子以 共用价电子形成稳定的电子满壳层,这种 由共用价电子对产生的结合键称为共价键 。
共价键结合力大,具有方向性, 故共价键材料强度高,硬度高, 脆性大,具有很好的绝缘性。
金刚石、单质硅、SiC等属 于共价键。
金属的一些特性,如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 性、塑性(延展性),具有金属光泽、不透明、 正的电阻温度系数等都与金属键有关。
液体
——固态物体按原子(离子、分子等)是否规则 排列分为两种:晶态、非晶态。
——晶态是热力学稳定的状态,而非晶态是热 力学不稳定的状态。理论上固态物体均应形成 晶态,但当动力学条件不具备时,就可能转变 为非晶态。
2、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晶体中原子等质点是规则排列的, 非晶体中原子等质点无规则堆积在一起的。
第1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
1.1 金属 1.2 金属的晶体结构 1.3 实际金属的晶体结构
本章重点与难点
• ①金属键;建立金属原子的结构模型 。 • ②建立晶格和晶胞的概念;最常见的晶体结构:
体心立方结构、面心立方结构、密排六方结构; 立方晶系的晶向指数和晶面指数。 • ③晶体中存在的缺陷:点缺陷、线缺陷(位错)、 面缺陷。
组成物质整体的质点(原子、分 子或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原子间相互作用时,其吸引和排斥情况 的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结合键
离子键
结合键
共价键 金属键
离子键
当两种电负性相差大的原子(如碱金属元素 以与Na卤Cl族晶元体素为的例原,子离)子相晶互体靠中近,时正,负其离中子正间电有 很性强元的素吸钠引失力去,电故子离成子为晶正体离材子料,硬负度电高性,元强度 大素静,电氯脆引获性力得大结电,合子导在成电一为性起负差形离。成子离,子正键负。离子依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