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商学院本科实验报告专用纸
课程名称会计电算化成绩评定
实验项目名称工资管理指导教师丘晓平
实验项目编号实验八实验项目类型综合实验地点实410 学生姓名小仙女学号1000000000 系会计学专业注会实验时间2017 年 5 月8 日上午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用友软件中有关工资管理的相关内容。
2、掌握工资系统初始化、日常业务处理、工资分摊及月末处理的操作。
二.实验原理和主要内容:
1、工资系统初始设置
2、工资系统日常业务处理
3、工资分摊及月末处理
4、工资系统数据查询
三.实验步骤:
准备工作:增加一个操作员,“04赵六”,具有账套主管的权限。
以账套主管赵六的身份进入企业应用平台。
(一)新建账套、初始设置
l、账套信息:
启用日期: 2016年4月1日。
2、增加人员类别:
设置→基础档案→机构人员→人员类别→其他
档案编号:906 档案名称:部门经理
3、修改人员档案
4、建立工资套(选项)
工资类别:多个
从工资中代扣个人所得税,无扣零设置
5、建立工资类别:正式工、临时工
6、增加工资项目
(二)应用案例
1、工资类别一正式工
(1)部门设置:全部
(2)人员档案:批增
(3)工资项目包括:基本工资、奖励工资、交补、应发合计、请假扣款、养老保险、扣款合计、实发合计、代扣税、请假天数。
(4)工资计算公式:
请假扣款=请假天数×200
养老保险=(基本工资+奖励工资)×0.05
交补: iff(人员类别=“部门经理”,500,100)
2、本月初正式工工资变动情况:
①因销售中心市场推广业绩较好,销售中心每人增加奖励工资1000元
3、扣缴所得税:
①按2011年9月1日起正式执行的个税计算方法修改计算公式:
修改基数为3500,附加费用为0
个税计算7级标准
②重新进行工资计算。
4、银行代发:中国工商银行格式->方式->传输
5、工资分摊
计提基数:应发合计
工资(100%)、职工福利(14%)、工会经费(2%)、职工教育经费(1.5%)以此为计提基
数。
制单:将凭证自动传入总账
(1)增加所需的会计科目:
应付职工薪酬/工资(221101)、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221102)、
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221103)、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221104)。
销售费用/工资(660106,部门核算)、销售费用/职工福利(660107,部门核算)。
可以用复制功能将660106-660107科目,逐一复制为660206-660209科目。
管理费用/工资(660206,部门核算)、管理费用/职工福利(660207,部门核算)、
管理费用/工会经费(660208,部门核算)、管理费用/职工教育经费(660209,部门核算)。
(2)工资分摊设置
(3)生成工资分摊凭证
6、月末结账。
四.实验结果:
通过本章的学习,和根据步骤指导书,我成功地完成了环球电脑公司工资日常的业务处理,并对工资薪金进行了月末结账。
我熟悉了薪资管理系统的操作流程,明白到薪资管理系统与其ERP其它系统的数据是紧密相连的。
五.实验体会:
(一)填空:
1、若在建立账套时选择了“扣税设置”,则在工资项目中自动生成(工资项目“代扣税”)。
2、工资管理系统种固定的工资项目包括(应发合计)(扣款合计)和(实发合计)。
3、公式中的标点符号均为(英文状况下输入的标点符号)。
(二)简答:
1、单工资类别和多工资类别是如何应用的?
答:如果是单工资类别,则进入系统后可以直接进行参数的设置和其他初始设置,然后可进行业务处理和期末处理。
但如果是多工资类别的话,在第一次进入系统时需要建立至少一个工资类别,然后在关闭所有工资类别的情况下进行工资系统的初始设置,然后再进入各个工资类别分别进行初始设置和业务处理,最后,在各个工资类别全部处理完并做月末处理后,关闭所有工资类别进行工资类别汇总。
2、请解释下列工资项目计算公式的含义。
iff(人员类别=“管理人员”,800,300)
答:含义是如果人员类别是管理人员的话,返回值是800元,人员类别是其它的话,返回值是300元。
3、如何生成工资分摊凭证?
答:进行工资费用分摊后生成的凭证信息主要包括:摘要的内容、科目名称、借方金额和贷方金额,摘要默认为工资分摊类型,借方科目一般是分摊的工资费用所对应的科目,贷方科目则是“应付职工薪酬”。
在工资分摊设置完整的情况下凭证的主体内容也是完整的,如果要保存凭证,需要选择凭证的类型和制单日期以及相关性科目所涉及到的辅助项,凭证号一般在保存时由系统自动给出。
六.教师评语、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