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ZTT 2101—2016代替Q/ZTT 1006-2014(第4.1、4.3节)土建机房、油机房技术要求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of Civil construction room and Generator room版本号:V2.02016 - 05 - 25发布2016 - 05 - 26实施目次前言 (I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2)4土建机房 (3)4.1基本规定 (3)4.2建筑设计 (4)4.3结构设计 (7)4.4电气设计 (10)4.5防雷与接地 (10)5油机房 (11)5.1基本规定 (11)5.2建筑设计 (11)5.3结构设计 (13)5.4电气设计 (14)5.5通风 (15)5.6采暖 (15)5.7降噪 (15)5.8储油间 (16)5.9防雷与接地 (16)6机房标准化设计 (16)6.1规格尺寸 (16)6.2设备布局 (17)附录A(参考性附录)土建机房设备布局示意平面图 (18)A.1 5m×4m土建机房设备布局平面示意图 (18)A.2 5m×3m土建机房设备布局平面示意图 (19)前言本标准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结合实际建设情况,提出了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土建机房、油机房的技术要求,为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基站建设提供技术依据。
本标准代替Q/ZTT 1006-2014《新建基站机房技术要求(V1.0)-试行》第4.1、4.3节及其他章节中关于土建机房和油机房技术要求的内容。
本标准与Q/ZTT 1006-2014《新建基站机房技术要求(V1.0)-试行》相比主要变化如下:a)增加了部分术语和定义;b)4.2.1节增加了平面布局中对空调室外机外置的要求;c)4.2.2节机房净高由原2.8m,调整为“宜为3.0m,不得低于2.8m”;d)4.2.3.2 节增加了反射涂料的要求;e)4.3.3.1节砌体材料中增加了“烧结多孔砖”的使用要求;f)5.8节增加了油机房储油间的相关要求;g)附录A 调整了标准化机房平面布局。
本标准的附录A为参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解释、监督执行。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通信技术研究院。
土建机房、油机房技术要求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新建土建机房、油机房的建设,现有土建机房、油机房和租赁机房的改造、装修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凡本标准未作出规定的,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及相关行业标准的有关规定。
下列国家标准及行业规范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8624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17565 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GB50003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7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7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5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68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89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222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3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352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574 墙体材料应用统一技术规范GB50689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YD 5003 通信建筑工程设计规范YD/T 5054 通信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JGJ16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通字46号]文件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3 术语和定义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基站机房Base Station Room专门安装通信设备的生产性房屋,本技术要求中特指移动通信机房。
3.2土建机房Civil construction room利用砌块、混凝土、钢筋等建筑材料建造的基站机房。
3.3油机房Generator room利用砌块、混凝土、钢筋等建筑材料建造的,用于安装发电机设备的机房。
3.4施工质量控制等级 category of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根据施工现场的质保体系、砂浆和混凝土的强度、砌筑工人技术等级综合水平划分的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级别。
3.5等效均布载荷equivalent uniform live load结构设计时,不连续分布的实际载荷,一般采用均布载荷代替;等效均布载荷系指其在结构上所得的载荷效应能与实际的载荷效应保持一致的均布载荷。
3.6砌体结构masonry structure由块状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柱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
是砖砌体、砌块砌体和石砌体结构的统称。
3.7配筋砌体结构reinforced masonry structure由配置钢筋的砌体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
是网状配筋砌体柱、水平配筋砌体墙、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面层或钢筋砂浆面层组合砌体柱(墙)、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组合墙和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的统称。
3.8混凝土构造柱structural concrete column在多层砌体房屋墙体规定部位,按构造配筋,并按先砌墙后浇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顺序制成的混凝土柱。
通常称为混凝土构造柱,简称构造柱。
3.9圈梁ring beam在房屋的檐口、窗顶或基础顶面标高处,沿砌体墙水平方向设置封闭状的按构造配筋的混凝土梁式构件。
4 土建机房土建机房结构型式宜采用砖混结构。
4.1 基本规定4.1.1 设计使用年限新建机房的设计使用年限应为50年。
对既有建筑改建时,结构加固后使用年限宜按30年考虑,但不应超过原建筑结构使用年限。
4.1.2 结构安全等级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在非地震区,结构设计不考虑抗震;在设防烈度6~9度地区,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计算地震作用并采取抗震措施。
4.1.3 耐火等级a)与周边建构筑物、储罐区、堆场等的防火间距,须严格遵照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
b)土建机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构件的耐火极限应符合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5.1.2条规定。
4.1.4 绿色节能建筑设计应符合GB5018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YD5184《通信局(站)节能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
建筑设计应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外墙的传热系数要求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外墙一般选用满足承重要求的砌块材料。
砖混结构外墙构造可采用单一的墙体材料;当单一墙体材料无法满足节能要求时,也可采用墙体材料加外保温材料构成复合墙体保温。
保温材料依照《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通字46号]文件》选取。
保温层的厚度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依据GB 5018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经过计算确定。
4.2 建筑设计4.2.1 平面布局a)合理控制机房的建筑形体和体型系数,应采用矩形平面,平面布置紧凑合理,最大限度提高设备安装数量。
b)机房空调室外机平台宜紧邻机房,开敞设置,朝向宜为北向或东向。
c)基站机房征地应尽量方正,易于基站机房的摆布,场地内宜有畅通的雨水排水系统,场地内无组织排水时,场地应高于基地周围地面,并有不小于0.2%的排水坡度,且应考虑出水的通畅。
4.2.2 机房规格a)机房室内平面净尺寸宜为5m×4m或5m×3m(长×宽),也可根据征地面积、远期需求等情况适当调整机房尺寸;b)机房净高应按地面完成面至梁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计算,宜为3.0m,不得低于2.8m;c)机房室内外高差宜设为0.30m,可根据建设地点防汛水位及地形情况以0.15m为模数酌情调整,但不得低于0.15m。
4.2.3 室内外装修4.2.3.1 室内装修a)外墙装修及保温材料应满足国家有关防火方面的规定,保温材料应为B1级及以上;内装修材料应采用A级防火等级的材料。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的分级应符合《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2012的相关规定。
b)机房室内装修设计应满足GB50222《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的相关规定。
装修材料应采用光洁、耐磨、不燃烧、耐久、不起灰、环保的材料,不应设置吊顶。
c)机房的墙面和顶棚的抹灰、涂料,应按建筑有关设计及施工规范中规定的中级标准要求设计。
d)机房地面应进行找平并和防潮处理,踢脚线应与周边平滑衔接,连接紧密平直。
e)机房地面、墙面、顶棚的防静电设计应符合YD/T754《通信机房静电防护通则》的规定。
f)室内装修可参考表1的相关要求。
表1土建机房室内装修技术要求参考表4.2.3.2 室外装修a)外墙装修必须与主体结构连接牢靠。
b)外墙外保温材料应与主体结构和外墙饰面连接牢固,并防开裂、防水、防冻、防腐蚀、防风化和防脱落。
c)建筑外装饰材料选用普通涂料、面砖或热反射涂料,反射涂料宜选用水溶性白色涂料。
4.2.4 建筑构造a)机房围护结构应采取防结露措施,防止区域温差引起表面结露、滴水。
b)机房不设外窗。
c)通信线缆与电力电缆应分设不同的走线孔洞。
d)外开孔洞宜设置一定的倾斜角或存水弯,防止雨水渗入机房内部。
e)穿过维护结构的孔洞应采取防火、防水等措施,防火封堵应满足CECS 154《建筑防火封堵应用技术规程》和有关通信机房防火封堵安全的技术要求,同时满足消防组件的最大填充率要求。
4.2.5 墙身a)墙身材料应因地制宜,采用新型建筑墙体材料。
b)外墙应根据地区气候和建筑要求,采取保温、隔热和防潮等措施。
4.2.6 门机房采用甲级防火保温防盗门(门宽宜≥900mm),应符合《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GB17565要求。
因消防要求需要将机房外墙设为防火墙时,其耐火等级应大于3.00小时,且该墙上不能开设门洞,如必须开设应采用甲级防火保温防盗门。
4.2.7 馈线窗、电(光)缆洞4.2.7.1 馈线窗a)馈线窗位置应根据设备列摆放位置及铁塔与机房相对位置综合进行确定,尽量减少馈线在室内的长度、转弯和扭转。
馈线孔洞尽量不要开在楼顶,以防漏水。
馈线孔洞位置应考虑室内外施工的方便性。
b)馈线窗应与房体可靠连接,并应严格密封,以防雨水、灰尘进入。
c)馈线窗下沿与走线架上沿同高。
d)馈线窗宜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方便扩容。
4.2.7.2 电(光)缆洞新建机房宜预留电(光)缆洞,采用埋地方式接入电(光)缆。
a)引入建筑物的各种线路及金属管道宜采用全线埋地引入,并应在入户端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导管及金属管道与接地网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