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被征收征用土地的农民补偿款分配方案 参考

被征收征用土地的农民补偿款分配方案 参考

被征收征用土地的农民补偿款分配方案
参考
被征收征用土地的农民补偿款分配方案默认分类2007-04-21 13:29:10阅读188评论0字号:大中小订阅
2006年,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北郊的上安村因新建吕梁学院定址被征用农田1030亩,根据市区街道办及村民委员会的讨论协商,达成土地征用协议,每亩土地以8万元的价格被吕梁学院永远征用。

其后,吕梁学院将补偿款分两次于2006年底全部打入上安村委会的帐户。

2006年8月上安村委会依照补偿方案对补偿款进行发放,之后,剩余800万元尚未完全分配,从而引发群众上访告状等群体性活动,主要意见有:1.认为土地出让金太便宜;2.分配方案不公道.至今,剩余800万元仍无法分配,群众意见很大,现将土地分配方案公布,供大家讨论并提出更好的方案和意见.
上安村征地补偿费分配实施方案
吕梁学院因建设新校址征用我村土地的补偿费,依照双方所签协议条款,其中的50%已按时转入我村帐户。

为尽快、公平、合理地将以上土地补偿费及时分配落实到农民手中,经过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协商,并广泛征求了广大村民的意见,特制定以下分配实施方案,供具体发放时参照执行。

一、指导思想及分配原则
1.认真贯彻执行《山西省征收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征地补偿费分配使用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紧密结合我村的实际情况,坚持既保证村民应享有的分配权益,又考虑其对村集体所尽义务的多少和贡献大小;既有利于当前工作的展开,又不影响今后的长远规划的方针,争取通过对征地补偿费的分配使用,为我村新农村建设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2.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2005]第182号令第十一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得以任何名义,侵占被征地农户依法享有的征地补偿费"的规定,本征地补偿费分配方案,立足于以分配落实为主题,不牵涉其它历史遗留问题。

二、具体分配办法
这次土地补偿费的分配,按照"土地补偿费主要用于被征地农户"以及土地
承包过程中"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政策精神,结合我村的实际情况,决
定按以下方法进行分配:
1.未确权确地到户的土地、沟渠、道路、河滩地等所得土地补偿费由集体
留存,不用于分配。

按规定集体应提留20%,不再提留,全部用于村民分配。

2.总体分配比列为6﹕ 3﹕ 1。

即应发放的土地补偿费总额的60%分配给被征地户,30%分配给全体村民,剩余的10%用于被地征户的失地补偿费,一次性
支付。

3.考虑到土地承包时,由于地的质量原因,当时是以产量核定应承包亩数,如以当时承包的实际亩数发放补偿费,与实际村情不符,为平衡这方面的利益
关系,决定按当时人均420斤的产量结算其应得款。

4.资格界定及分配比列:
1凡1996年底前为本村农户,并承包了集体土地,均可按土地和人口参与
分配。

2凡1997年以后(含1997年)至今新增的在册农业人口,其祖辈1947年前
至今一直在本村的只参与本次按人口的分配,并按应分配比列数额另增加
100%(另增加的100%在人口的分配款中提取)。

3根据本户对村集体应尽义务的大小设立分配比列
凡1947年底前居住在本村且本人及其后代一直为上安的在册农户,土地和人口两项分配均按100%足额分配。

1948年至1957年期间入居本村的,本人及其后代按上述足额的55%分配。

1958年至1967年期间入居本村的,本人及其后代按上述足额的35%分配。

1968年至1977年期间入居本村的,本人及其后代按上述足额的25%分配。

1978年至今入居本村的,本人及其后代按上述足额的15%分配。

4参与本次按人口分配的人口总数的核定,是按本方案确定之日前的在册人口来统计,方案宣布确定后的新增人口,不参与分配。

5参与本次人口分配的款额除提取的30%以外还包括按分配比列分配所剩部分。

6其它人员的资格界定:
--无男户招赘的女婿,可按前款规定的分配比列参与分配;
--无男户收养儿子的,收养人确实已把本人所属财产(包括土地)明确转到被收养人名下,并办理了有关手续。

可按前款规定比列参与分配;
--以收养为名迁入的住户,一律不得参与任何部分的分配。

5.分配的计算方式:
1被征地户地款补偿计算公式;
被征地户实际应得地款补偿费数量=×被征地户承包土地时的核定总产量×分配比列
2村民人均实际应得补偿费计算公式
村民人均实际应得补偿费=×分配比列
三、本方案未尽事宜,支部、村委可以通过一定的程序酌情进行处理。

四、今后如再发生征地行为,除集体依法提留外,其补偿费仍需按此方案所定分配形式进行分配,不得变更。

上安村党支部村委会二○六年八月二十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