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章 细胞核与染色体

第十章 细胞核与染色体

第十章细胞核与染色体一、填空题1、非组蛋白是指与染色体上特异_____结合的蛋白质,它实质上是基因表达的_____。

2、人工染色体应有的关键序列是_____、_____、_____。

3、核膜在细胞进化上有很大的意义,它具有两大功能:_____、_____。

4、在胞质内合成并输入至核内的亲核蛋白,都含有特殊的_____序列,起_____作用。

5、染色体制备的_____技术是由美籍华人_____于1952年发明的。

6、核小体中几种组蛋白是依赖_____、_____力相互作用的。

7、着丝粒与着丝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化学本质也不相同,前者是_____,后者则是_____。

8、核纤层蛋白含有与核纤层蛋白分子行为有关的序列,其中_____与核纤层蛋白在细胞核内的定位有关,_____与核膜的结合相关。

9、染色体工程是按照一定的设计,有计划_____、_____和_____同种或异种染色体或其一部分的方法和技术。

10、核小体是染色质包装的基本结构单位,每个核小体单位包括200bp左右的DNA、1个_____和一分子的_____。

11、细胞核外核膜表面常附有颗粒,且常常与相连通。

12、核孔复合物是特殊的跨膜运输蛋白复合体,在经过核孔复合体的主动运输中,核孔复合体具有严格的选择性。

13、是蛋白质本身具有的、将自身蛋白质定位到细胞核中去的特异氨基酸序列。

14、核孔复合体主要由蛋白质构成,迄今已鉴定的脊椎动物的核孔复合物蛋白成分已达到十多种,其中与是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成分,它们分别代表着核孔复合体蛋白质的两种类型。

15、细胞核中的区域含有编码rRNA的DNA序列拷贝。

16、染色体DNA的三种功能元件是、、。

17、染色质DNA按序列重复性可分为、、等三类序列。

18、染色质从功能状态的不同上可以分为和。

19按照中期染色体着丝粒的位置,染色体的形态可分为、、、四种类型。

20、着丝粒-动粒复合体可分为、、三个结构域。

21、哺乳类动粒超微结构可分为、、三个区域,在无动粒微管结合时,覆盖在外板上的第4个区称为。

22、核仁超微结构可分为、、三部分。

23、广义的核骨架包括、、。

24、核孔复合体括的结构组分为、、、。

25、间期染色质按其形态特征和染色性能区分为两种类型:和,异染色质又可分为和。

26、DNA的二级结构构型分为三种,即、、。

27、常见的巨大染色体有、。

28、染色质包装的多级螺旋结构模型中,一、二、三、四级结构所对应的染色体结构分别为、、、。

29、核孔复合物是的双向性亲水通道,通过核孔复合物的被动扩散方式有、两种形式;组蛋白等亲核蛋白、RNA分子、RNP颗粒等则通过核孔复合体的进入核内。

二、选择题:1、DNA的二级结构中,天然状态下含量最高、活性最强的是A、A型B、Z型C、B型D、O型2、真核细胞间期核中最显著的结构是A、染色体B、染色质C、核仁D、核纤层3、每个核小体基本单位包括多少个碱基是A 、100bp B、200bp C、300bp D、400bp4、下列不是DNA二级结构类型的是A、A型B、B型C、c型D、Z型5、广义的核骨架包括A、核基质B、核基质、核孔复合物C、核纤层、核基质D、核纤层、核孔复合体和一个不溶的网络状结构(即核基质)6、从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比较上看,核纤层蛋白属于A、微管B、微丝C、中间纤维D、核蛋白骨架7、细胞核被膜常常与胞质中的()相连通。

A、光面内质网B、粗面内质网C、高尔基体D、溶酶体8、下面有关核仁的描述错误的是A、核仁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参与核糖体的生物合成B、rDNA定位于核仁区内C、细胞在M期末和S期重新组织核仁D、细胞在G2期,核仁消失9、下列()组蛋白在进化上最不保守。

A、H1B、H2AC、H3D、H410、构成染色体的基本单位是A、DNAB、核小体C、螺线管D、超螺线管11、染色体骨架的主要成分是A、组蛋白B、非组蛋白C、DNAD、RNA12、异染色质是A、高度凝集和转录活跃的B、高度凝集和转录不活跃的C、松散和转录活跃的D、松散和转录不活跃的13、真核细胞内最大、最重要的细胞器是:A.内质网且高尔基体巴溶酶体D.细胞核14、细胞核外核膜常常与下列的哪个细胞器相通连:A.光面内质网B.高尔基体巴粗面内质网D.溶酶体15、对于核膜的装配机制目前尚无定论,就已研究的成果,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在真核细胞的细胞周期中,核被膜有规律地解体与重建B.核膜解体后被完全降解,并不参与新核膜的重建C.核被膜的去装配不是随机的,具有区域特异性D.核被膜的解体与重建的动态变化受细胞周期调控因子的调节16、关于核孔复合体的功能,下列哪项叙述是不正确的:A.核孔复合体既可介导蛋白质人核转运,也可以介导RNA、核糖核蛋白颗粒出核转运B.核孔复合体的双功能表现在它有被动扩散与主动运输两种运输方式C.相对分子量在40~10’以下的球形蛋白都是通过被动扩散方式随意出入细胞核的D.核孔复合体介导的主动运输对运输颗粒的大小有限制17、hnRNA的修饰加工发生在下列哪个细胞器:A.粗面内质网B.光面内质网C.细胞基质D.细胞核18、有关生物基因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凡是具有细胞形态的所有生物其遗传物质都是DNAB.一般来说物种的复杂程度越高,基因组的含量越大C.编码DNA序列负责蛋白质氨基酸组成的信息,在基因组中占有很高的比例D.非编码DNA序列并不是没有功能的,它们起重要的调控作用19、可作为重要的遗传标志,用于构建遗传图谱的DNA序列是:A.微卫星DNA B.小卫星DNA C.卫星DNA D.短散在元件20、细胞内天然DNA采用最多、活性最高的二级结构构型是:A.Z构型B.C构型C.B构型D.A构型21、在下列DNA二级结构构型中,是左手螺旋的是:A.Z构型B.C构型C.B构型D.A构型22、用非特异性性微球菌核酸酶消化裸露的DNA时,将产生:A.大约200bp的片段B.大约200bp整倍数的片段C.随机大小的片段群体D.大约146bp整倍数的片段23、已知SV40DNA周长1500nm,约5.0kb,若与组蛋白结合将形成多少个核小体结构:A.34个左右B.30个左右巴25个左右D.不定24、染色质包装的一级结构是:A.DNA双螺旋B.核小体串珠结构C.螺线管结构D.超螺线管结构25、组蛋白八聚体是由( )组成的:A.H2A、H2B、H3、H4各两个分子B.H2A、H2B各4个分子C.H3、H4各4个分子D.H2A、H2B、H3、H4各1个分子,以及4分子H126、有关影响核小体沿DNA定位的因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非组蛋白与DNA特异性位点的结合,不影响核小体的相位B.DNA盘绕组蛋白核心的弯曲也是核小体相位的影响因素C.富含A T的DNA片段优先存在于DNA双螺旋的小沟,面向组蛋白八聚体D.通过影响核小体相位的改变可影响基因的表达27、构建的人工染色体,若具有复制起点和端粒而着丝粒序列缺失,转化宿主细胞后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A.人工染色体自身在宿主细胞不能起始自我复制B.人工染色体不能在有丝分裂时平均地分配到子代细胞中去C.人工染色体可以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并附着到有丝分裂的纺锤体上,但最终要从子细胞中丢失D.人工染色体跟宿主正常的染色体一样复制和分裂,并保证自身的独立性和稳定性28、有关端粒或端粒酶的说法,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端粒起到计时器的作用,体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重复序列就缩短一些B.端粒酶是一种核糖核蛋白复合物,具有逆转录性质C.在生殖系细胞、干细胞和体细胞内都发现有端粒酶活性D.肿瘤细胞具有表达端粒酶活性的能力29、有关染色体显带技术,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Q带技术用喹吖因荧光染色技术,富GCK域表现为亮带,富A T区域为暗带B.G带与Q带基本相符,R带与Q带相反C.它最重要的应用是明确鉴别一个核型中的任何一条染色体乃至某一个易位片段D.C带显示着丝粒的异染色质部分,T带显示端粒部位30、下列哪种细胞中的灯刷染色体最为典型:A.双翅目昆虫的幼虫组织细胞B.鲨鱼卵母细胞C. 不同植物的不同类型细胞D.两栖类卵母细胞31、有关巨大染色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多线染色体带区的包装程度比间带高得多,所以带区深染,而间带浅染B.多线染色体的胀泡是基因活跃转录的形态标志C. 在不同时期观察,同一多线染色体上带的数目、形态、大小及分布位置差异较大D.灯刷染色体的形态与卵子发生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储备是密切相关的32、真核细胞间期核中最显著的结构是:A.染色质且染色体C。

核仁D.核体33、下面哪个有关核仁的功能,描述错误的是:A.核仁的主要功能涉及核糖体的发生,包括rRNA的合成、加工和核糖体的装配B.真核生物核糖体类型相同,都是80S核糖体,初始转录产物rRNA前体大小也相同C.真核生物中,除5SrDNA以外,其他rDNA都定位于NORsD.rRNA前体的加工过程是以核糖核蛋白而不是以游离rRNA的方式进行的34、核仁的消失发生在细胞周期的:A.G,期B.S期C.M期D.Gz期35、下列有关核仁周期的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在M期末和S期重新组织核仁B.在有丝分裂末期,核仁开始重建,由前核仁体在纤维中心周围融合成发育中的核仁C. 将RNA聚合酶I抗体注射到有丝分裂中期的PtK2细胞核中,核仁不能重建,说明核仁重建需要RNA聚合酶I的活性D.核仁的动态变化是rDNA转录和细胞周期依赖性的36、下列有关活性染色质的特征描述错误的是:A.由于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的作用,活化的染色质对DNaseI才有优先敏感性B.凡有基因表达活性的染色质DNA,对DNaseI的降解作用比没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DNA要敏感得多C.超敏感序列与其他蛋白质的结合阻止了核小体的装配可能是超敏感位点的形成原因D.超敏感位点的建立是起始转录的必要条件之一37、下列有关DNA局部结构和核小体对染色质活化的影响,不确切的说法是:A.染色质包括核小体并不是一个静止的结构B.结合到DNA上的基因调控蛋白可在相当远的距离产生作用C.B构型DNA变成Z构型DNA,会导致核心组蛋白八聚体与DNA的亲和力降低D.核小体的结构的形成对染色质活化始终产生负面影响三、判断题:1、常染色质指间期核内具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

2、核纤层蛋白纤维主要是由非组蛋白组成。

3、常染色质的基因如重组在意染色质区附近,则基因的转录活性被抑制。

4、顺式作用元件是位于结构基因之前,调控基因表达的DNA序列。

5、染色体中核酸酶超敏感位点常位于两个核小体之间的连接DNA上。

6、在灯刷染色体中,大多数染色质形成侧环,是活跃转录的;有少数染色质在染色粒处高度聚缩,处于转录非活跃状态。

7、要确保染色体在细胞时代中的稳定性必须具有ARS、CEN、TEL三种关键序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