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曾国藩故事

曾国藩故事

曾国藩故事
1.少年曾国藩:曾国藩1811年出生于湖南湘乡白杨坪的一户普通农家,白杨坪是一个山冈起伏、沟壑深邃的地方,平凡却养出了曾国藩这样的大人物。

曾家世代务农,家道不昌,到曾国藩曾祖父曾竟希时才算有了点家业。

曾家家境好转,曾竟希就把曾国藩的祖父曾玉屏送去念书,希望其学而优则仕,光宗耀祖。

可玉屏却是懒惰人物,不思上进,好逸恶劳,经常与那些纨绔子弟厮混。

后幸其浪子回头,悔过自新,痛改前非,维持了父亲留下来的基业。

曾玉屏刚正不阿,是一位闻名乡里的大人物,对曾国藩的影响也最大。

曾国藩常说:“吾家祖父教人,亦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

故男儿自立,必有倔强之气。

”曾国藩性格刚毅倔强,胸怀大志,这也是深得祖父之益。

曾玉屏治家极严,“男必耕读,女必纺织。

”,要求家人努力实行八件事:读书、种菜、饲鱼、养猪、早起、洒扫、祭祖、敦亲睦邻。

曾玉屏所倡明的家风,的的确确对早就了后来曾国藩一生的品行秉性。

曾国藩的父亲天资平平,屡试屡败,未能实现曾玉屏学而优则仕的愿望。

好在有了个天资聪慧的曾国藩,曾玉屏、曾麟书均对其悉心培养。

曾国藩六岁时,玉屏为其设了塾一所,并请了一个私塾先生教他读书识字。

在这一年,曾玉屏也去世了。

次年,曾麟书屡考不中,便回家办了一家私塾。

曾麟书对曾国藩督求甚严,悉心教导,曾国藩不到两年的时间便读完了“五经”。

曾国藩天资聪颖,一心向学,又有韧性,再加上祖父、父亲不厌其烦的督责,学业大进。

2.曾国藩的科举之路:十四岁时,曾国藩随父到省城长沙应童子试,成绩甚佳。

十六岁时,再度应童子试,名列第七。

从长沙回来后,曾国藩仍然跟着父亲,父亲自感所学有限,恐误其前程,便让他到外县遍访名师。

先后跟着汪觉庵先生、刘元堂先生学习。

曾国藩原字伯涵,后改涤生。

“涤者,取涤其旧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今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也’。

”以激励自己,奋发向上,以新的姿态面对人生。

二十三岁时,曾国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