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雨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单项选择题1.(2009高考广东理科基础)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思想的共同点是A.“仁”B. “心外无物”C.“理”D. “格物致知”2.(2009高考江苏单科)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3.(2009高考山东基本能力测试)书博会开幕式的背景墙上有孔子泰山等形象,若为背景墙选配孔子的两句名言,下列最合适的是①人无远虑,必有近忧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4.(2009高考山东基本能力测试)儒、道、墨、法四家是先秦诸子学说的重要流派。
下列语句中最符合道家思想的是A兼相爱,交相利 B 仁者爱人C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D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5.(2009福建文综高考)西方历史哲学家柯林伍德指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在这里,柯林伍德强调的是A.思想史构成了全部历史的主干B.一切历史都可以被置换为思想史C.思想史决定了整个历史的发展D.历史学离不开人的主观判断6.(2009安徽文综高考)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7.(2009高考上海单科)①春秋时期,郑国发生了火灾,掌管祭祀的官员建议子产焚烧玉石向上天祈祷,②子产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
”③于是积极组织灭火。
④这说明当时以祭祀为核心的宗教意识日益淡薄,而世俗理性逐渐占据上风。
上述材料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8.(2009高考海南单科)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A.天行有常B.人性本恶C.礼法并用D.民水君舟9.(2009高考海南单科)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其思想基础源于对一部儒家经典的新阐释,该经典是A.《春秋》B.《论语》C.《孟子》D.《易经》二、非选择题1.(2009高考广东单科)(14分)下表是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三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所得的结论。
请回答:(1)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从材料可以直接推导出来的?(1分)(2)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不能从材料直接推导出来的?你认为应补充怎样的材料或者修改成怎样的结论,才能使结论与材料相符?(若修改结论,不得照抄材料)(5分)(3)本堂课的主题是“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
请结合所学知识,紧扣主题,重新分析各组的材料,建立材料与主题的联系,说明中国传统主流思想在东汉、宋代、晚清三个时期的变化。
(8分)【解析】第一和第二问体现了较高的能力要求,而且具有开放性,三段材料,三种不同的结论。
可从增加材料或者修改结论两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但材料与结论必须相符。
第三问首先要清楚,中国传统主流思想实际就是儒家思想。
三个时期的变化实际就是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的表现。
参考答案:(14分)(1)晚清组。
(1分)(2)①东汉组、宋代组。
(1分)②考生可从增加材料或者修改结论两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但材料与结论必须相符。
每组2分,共4分。
如:东汉组的结论可修改为“东汉桓帝受道教和佛教思想影响比较大”。
宋代组可增加其它朝代学生尊师典型事例、中国古代典籍中的尊师思想等。
(3)东汉:佛教和道教成为某些帝王的治国理念,汉武帝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思想被动摇,佛教、道教产生了较大影响。
(3分)宋代:程颐吸收佛教的某些修习方法和思想,与其它思想家一起创立的理学逐渐成为中国占主流地位的思想。
(3分)晚清:某些官员的教育思想受到西学影响,西学对中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儒家思想仍占主流地位。
(2分)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
2.(2009福建文综高考)(37分)1600年,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天文学家布鲁诺被教会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
1602年,明末思想家李贽在狱中自尽身亡。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之是非,初无定质。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也。
若失却童真,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见:见识)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见尽长,女子见尽短,又岂可乎?——李贽《焚书》材料二李贽虽在麻城,但有无数来自各地的追随者,几使麻城一境如狂,他的“异端”思想由此广泛传播。
与此同时,麻城乃至京城的保守势力对李贽的迫害也逐渐升级,……最终经神宗御批,以“敢倡乱德,或世诬陷民”的罪名逮捕下狱,并焚毁其著作。
不愿屈服的李贽在狱中赋诗:“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我今不死更何待,愿早一命归黄泉。
”随后自杀身亡。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材料三布鲁诺指出宇宙是无限的,地球仅仅是无限宇宙中的一个微尘。
地球绕太阳转,而太阳也不是静止不懂的。
他认为宇宙是一个统一的物质世界,有它自己的客观规律,并不像教会所说的服从上帝的意志。
这就彻底否定了教会的宇宙观。
天主教会宣布他为“异教徒”,开除教籍,布鲁诺被迫长期离开祖国。
1592年,他一回到意大利,即陷入宗教裁判所的毒手,监禁达七年之久,但他始终不放弃自己的学说。
当宣布要处死他是,他说:“你们宣布判决书时,要比我听到判决更感到害怕。
”——摘编自刘明翰主编《世界通史-中世纪卷》(1)据材料一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指出这些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
(12分)【解析】解答第一问的关键是正确的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解答第二问要注意结合明末清初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新儒学的发展等方面分析。
参考答案:⑴主张:反对将儒学教条化;提出“童心说”;反对歧视妇女。
时代背景:商品经济活跃;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倡导个性解放的新思想出现。
(2)据材料指出布鲁诺和李贽被视为“异端”的相同原因及他们临终表现的相似之处。
(5分)【解析】相同的原因要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从挑战正统等方面分析;临终的表现要从历史人物的信念等方面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⑵相同原因:挑战正统,威胁专制统治。
相似之处:誓死捍卫自己的信念。
(3)有学者认为,李贽的著作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但并没能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
结合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方面予以说明。
(9分)【解析】明清时期政治方面的特征是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经济方面的特征是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缓慢;思想方面的特征是传统的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
参考答案:⑶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正统思想仍占据统治地位。
李贽没有从根本上否定现存秩序,没有对未来社会提出自己的设想。
(4)结合16世纪欧洲社会各方面的变化,谈谈你对材料三中布鲁诺“你们宣读判决书时,要比我听宣判更感到害怕”这句话的理解。
(11分)【解析】解答本题注意从16世纪欧洲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变化分析理解布鲁诺的话参考答案:⑷新航路开辟,欧洲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逐步壮大;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深入发展,近代科学兴起,人文主义逐渐成为主流思想,教会统治受到冲击。
布鲁诺坚信自己的学说是科学真理,对未来充满信心。
3.(2009高考上海单科)西方学者常常将中国称为“孔子的中国”。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孔子的形象历经嬗变,他所开创的儒家思想也在传承中被不断的改造和重塑,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问题:(12分)(1)孔子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2分)(2)儒家思想在汉、宋两代发生了哪些变化?(7分)(3)孔子及儒家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如何?(3分)【解析】第一问首先要理解基本内容的含义,因为孔子思想内容涉及哲学、政治、教育、文学以及历史等,但是核心内容还在其哲学和伦理方面,其次要表述准确,基本思想的属性和范畴。
第二问汉、宋两代儒家思想的的变化不仅不仅体现在儒学内容的发展,还有其思想地位的变化。
第三问要辩证地认识和评价儒家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因为新文化运动尽管沉重打击了儒家思想,但儒家思想的影响依然存在。
参考答案:(1)答案1:能完整地写出与题意相符的内容。
以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以礼来规范人们的言行。
答案2:未能完整地写出与题意相符的内容。
仁、礼。
其他答案。
(2)答案1:能完整地写出与题意相符的内容。
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大一统、三纲五常,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官方哲学;儒学吸收佛教、道教思想;朱熹提出“明天理、灭人欲”,建立理学体系,把儒学推向新高峰。
答案2:未能完整地写出与题意相符的内容。
答案3:仅笼统地回答。
汉、宋两代,儒家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
(3)答案1:能从两方面进行回答,新文化运动兴起,孔子及其儒家思想被视为旧文化、旧道德的代表遭到批判,开始走向衰落。
但是在批孔的同时,也有人推崇儒家思想,这表明儒家思想在当时仍具有影响。
其他答案。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单项选择题1.(2009全国文综一)南朝秀美灵动,北朝刚健雄浑,南北文化共同孕育了唐代文化的新气象。
以下最能体现南方文化特征的是A.初唐书法B.秦王破阵曲C.飞天壁画D.唐三彩2.(2009高考广东单科)下列文献中,有较多反映西周时期平民社会生活内容的是A.《老子》 B.甲骨卜辞 C.《楚辞》 D.《诗经》3.(2009高考广东文科基础)下列“考”字,最有可能出现在秦朝官方文献中的是D4.(2009高考山东基本能力测试)60年前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油画《开国大典》再现了开国盛典这一历史时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该作品属于革命历史②画家吸取了传统山水画的特点③开国大典举行时中国大陆已经全部解放④毛泽东在盛典上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2009高考山东基本能力测试)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书籍的发展,下列左侧是繁体“书”字,其活字应该是6.(2009高考浙江文综)隶书是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之一,它A.源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和金文B.始于秦朝,李斯以此字体书写了《秦始皇廿六年诏铭》C.变化最为丰富,最能表现书法写意性D.常用于书写古代官方文书,故又称正书7.(2009高考浙江文综)中国古代生产和科技在不断进步中,中外交流也十分频繁。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耕作技术大体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耦犁、一牛挽犁的发展过程B.纺织原料使用的先后顺序是麻和葛、家蚕丝、棉花C.指南针在明清时期经由海路传入阿拉伯D.印刷术经由波斯传到西方8.(2009高考浙江文综)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进步,一些图书馆的纸质历史文献已经以电子文本的形式提供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