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道的纠错编码

信道的纠错编码


? 按码元取值分类 二元码和多元(q)码.
? 按构造码的数学理论分类
代数码: 建立在近世代数基础上. 线性分组码是 代数码中一类重要的码. 几何码: 数学理论基础是投影几何学. 算术码: 数学理论基础是数论、高等算术. 组合码: 数学理论基础是排列组合和数论.
杨晓萍电子教案
2010.6.19
9.2.1 纠错码分类
方法和设备简单, 无需纠、检错编译系统. 但需 要双向信道, 传输效率↓、实时性差.
杨晓萍电子教案
2010.6.19
? 纠错方式小结
FEC ARQ HEC IRQ


可纠正错误的码
发 能够发现错误的码 收
应答信号 发 能够发现和纠正错误的码 收
应答信号

信息信号

信息信号
杨晓萍电子教案
2010.6.19
卷积码: 把信息序列以每k个分组, 通过编码器 输出长为n的一个子码, 该子码的n-k个校验元 不仅与本子码的信息元有关, 而且与其前L个子 码的信息元有关.记为(n, k, L)码.
杨晓萍电子教案
2010.6.19
9.2.1 纠错码分类
? 按码的数学结构中校验元与信息元关系分类
线性码: 校验元与信息元之间呈线性关系的码.
? 按应用目的分类
检错码: 能发现错误但不能纠正错误的码. 纠错码: 不仅能发现错误而且还能纠正错误的 码. 纠删码: 能够纠正被删除了信息的错误的码.
杨晓萍电子教案
2010.6.19
9.2.1 纠错码分类
? 按码的结构中对信息序列处理方式分类
分组码: 把信息序列以每k个码元分组(信息组), 编码器将每个信息组按一定规律产生 r个多余 的码元(校验元), 形成一个长为n = k + r 的码字. 记为(n, k)码.
信道编码
分组码
卷积码
线性分组码
非线性分组码
线性卷积码
非线性卷积码
第九章 信道的纠错编码
杨晓萍电子教案
2010.6.19
第九章 信道的纠错编码
9.1 差错控制的基本形式 9.2 纠错码分类及基本概念 9.3 线性分组码
杨晓萍电子教案
2010.6.19
香农第二定理指出, 当信息传输速率低于信 道容量时, 通过某种编译码方法, 就能使错误 概率为任意小. 目前已有许多有效的编译码方 法, 并形成了一门新的技术 — 纠错编码技术.
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 FEC 方式译码 设备复杂和 ARQ 方式信息连贯性差的缺点.
杨晓萍电子教案
2010.6.19
9.1.4 信息反馈(IRQ)方式
发端
信息信号 信息信号
收端
IRQ (Information Repeat Request) 方式: 收端 把收到的码全部由反馈信道送回发端, 在发端 进行比较, 发现错误后, 把出错的码再次重发, 直到收端正确接收为止.
突发信道: 错码成串集中出现, 在很短的时间出 现大量错码, 而过后又存在较大的无错码位. 例 如, 移动通信信道、短波信道、带擦伤的光盘 等. — 纠突发差错码.
混合信道: 既存在随机错码, 又存在突发错码, 两者均不能忽略. — 纠混合差错码.
杨晓萍电子教案
2010.6.19
9.2.1 纠纠错方式 信息反馈方式
杨晓萍电子教案
2010.6.19
9.1.1 前向纠错(EFC)方式
信源
FEC 编码
信道
FEC 译码
信宿
FEC (Forward Error Control) 方式: 发端发送 有纠错能力的纠错码, 接收端收到这些码后, 通 过纠错译码器自动地纠正传输中的错误 .
优点是不需要反馈信道; 能进行一个用户对多 个用户的同时通信; 译码实时性较好; 控制电 路也比较简单.
缺点是译码设备较复杂; 编码效率较低.
杨晓萍电子教案
2010.6.19
9.1.2 反馈重发(ARQ)方式
信源
编码器
正向信道
译码器
信宿
缓存器
重发控制器 反向信道 重发判决器
ARQ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方式: 发端发 出能够发现错误的检错码, 收端译码器收到后, 判断在传输中有无错误产生, 并通过反馈信道 把检测结果告诉发端. 发端把收端认为有错的 消息再次传送, 直到收端认为正确接收为止.
杨晓萍电子教案
2010.6.19
9.1.2 反馈重发(ARQ)方式
优点是译码设备简单, 在冗余度一定的情况下, 码的检错能力比纠错能力要高得多, 因而整个 系统能获得极低的误码率.
应用ARQ 方式必须有一条从收端至发端的反 馈信道. 其控制电路比较复杂, 传输信息的连 贯性和实时性也较差.
杨晓萍电子教案
9.2 纠错码分类及基本概念
9.2.1 纠错码分类 9.2.2 纠错码的基本概念
及其纠错能力
杨晓萍电子教案
2010.6.19
9.2.1 纠错码分类
? 根据干扰和噪声形式对信道分类
随机信道: 错码出现是随机的, 统计独立的. 例如, 高斯白噪声信道, 卫星信道、同轴电缆、光缆信 道等. —纠随机差错码.
2010.6.19
9.1.3 混合纠错(HEC)方式
ARQ
反馈信道
FEC 编码器
正向信道
FEC 译码器
ARQ
杨晓萍电子教案
2010.6.19
9.1.3 混合纠错(HEC)方式
HEC (Hybrid Error Control) 方式: 前两种方 式的结合. 发端发送的码既能检错、又有一 定的纠错能力. 收端译码时若发现错误个数 在码的纠错能力以内, 则自动进行纠错; 若错 误个数超过了码的纠错能力, 但能检测出来, 则通过反馈信道告知发方重发.
纠错编码即信道编码,与信源编码一样都 是一种编码,但两者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
信源编码的目的是压缩冗余度,提高信息 的传输速率.
信道编码的目的是提高信息传输时的抗干 扰能力以增加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杨晓萍电子教案
2010.6.19
9.1 差错控制的基本形式
9.1.1 9.1.2 9.1.3 9.1.4
非线性码: 校验元与信息元之间呈非线性关系 的码. 线性码的理论较成熟, 但非线性码出现许多好码.
? 按码是否具有循环性分类
循环码: 分组码中的任一码字的码元循环移位 后仍是这组的码字. 非循环码: 分组码中的任一码字的码元循环移 位后不一定是这组的码字.
杨晓萍电子教案
2010.6.19
9.2.1 纠错码分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