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治疗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治疗

3. 良恶性、生长速度 良性肿瘤进展慢,病程长,机体代偿空
间大,症状发展慢。而恶性肿瘤进展快,病程短,机体代偿空 间有限,症状发展快。
➢ 颅内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1. CT 显示骨性结构和钙化具有优势,价格相对MRI低,检查限
制少,成为颅内肿瘤筛选的首选检查。
2. MRI 随着MRI技术的不断成熟,平扫结合增强以及质子成
3. 发病年龄 髓母细胞瘤好发于2-10岁的儿童,囊性星形细胞瘤
➢ 治疗方案
1. 降低颅内压 (1) 脱水: 20% 甘露醇(mannitol)、速尿(lasix)。 (2) 脑脊液外引流 (3) 综合治疗 低温(冬眠、亚冬眠)、激素、过度通气。 目的:降低颅内压力可以缓解症状,防止脑危像发生,为
下一步治疗或者手术提供机会。
2. 手术治疗 (1) 肿瘤切除术:全切、次全切(>90%)、大部切除(>60%) 部分切除和活检。
临床表现:
1. 生长部位:肿瘤可以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但星形
细胞瘤多发于大脑半球;髓母细胞瘤多位于小脑蚓部;室管膜 瘤发生于脑室系统的室管膜细胞,突入脑室;少突胶质细胞多 见于脑白质。
2. 首发症状:多数病人以头痛,呕吐等颅高压症状起病,特别是
脑室系统附近的肿瘤可以引起脑积水从而引起严重的颅高压症 状。部分大脑半球的肿瘤以癫痫发作,失语或者偏瘫等为首发 症状。
(2) 内减压术:切除非功能区脑组织,降低颅内压力。 (3) 外减压术: 去骨瓣减压、颞肌下减压。 (4) 脑脊液分流术: 脑室-腹腔分流(V-P分流)、脑室
-枕大池分流术、终板造瘘。
❖手术原则
手术分姑息性手术和根治性手术,对于可以全切的病变 应该尽可能全切,一些恶性肿瘤或者位置特殊的肿瘤不可 强求全切,只能行姑息手术延长生命。
(二) 局灶性症状和体征: 不同部位的占位性病变具 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大脑半球肿瘤、鞍区肿瘤、 松果体区肿瘤、脑室肿瘤、脑干肿瘤、丘脑肿瘤、 后颅窝肿瘤等。
➢ 影响病人症状轻重的因素
1. 病灶大小
2. 部位 脑室附近肿瘤,如松果体区、脑室区、小脑蚓部等处肿
瘤由于可以阻塞脑脊液通路引起脑积水和颅高压,通常症状重。 由于位置重要,脑干和丘脑等处的肿瘤,也可以引起严重症状。 而大脑半球哑区的病变常常很大的时候也不引起很重的症状。
6. 血管性肿瘤 血管网状细胞瘤(血管母细胞瘤)
7. 转移性肿瘤 8. 临近组织侵入到颅内的肿瘤 颈静脉球瘤、圆柱细胞瘤、软骨
及瘤
颅内肿瘤还可以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除神经上皮组织源 性的肿瘤和转移性肿瘤外,大多数颅内肿瘤属良性病变。
➢ 临床表现 (一) 颅内压增高表现:头痛、视神经乳头水肿、喷 射样呕吐。
内因:遗传因素,决定于生殖细胞的遗传基因。
外因:诱导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病 毒)等。
两次突变学说:认为肿瘤的发生需要经历两次突变,遗传型 肿瘤两次突变一次发生于生殖细胞,第二次发生于体细胞,肿瘤 发生时间早;散发性肿瘤两次突变都发生于体细胞,故肿瘤发病 迟。
➢ 分类 (参照WHO和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分类 病理分类)
➢ 预后判断
患者的预后和肿瘤的大小、性质、部位、病人的全 身情况以及肿瘤切除程度以及术后是否有严重并发症等因 素有关。
分论
➢ 神经胶质瘤
它是颅内最常见的一类恶性肿瘤,约占全部颅内肿瘤的40-50%。
Kernohan临床四级分类法: I级:瘤细胞占25%的肿瘤组织。 II级:瘤细胞占25%-50%的肿瘤组织。 III级:瘤细胞占50%-75%的肿瘤组织。 IV级:瘤细胞占75%以上的肿瘤组织。 上述分级方法对于肿瘤的预后判断提供一定依据,因此被临床 医生广泛采用,但由于不能全面反映肿瘤组织的生长特性,不被病 理工作者采用。
1. 神经上皮组织肿瘤 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室管膜瘤、 脉络丛乳头状瘤、松果体肿瘤、神经节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 髓母细胞瘤。
2. 脑膜的肿瘤 各类脑膜瘤、脑膜肉瘤。
3. 神经鞘细胞肿瘤 神经鞘瘤、恶性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恶 性神经纤维瘤。
4. 垂体前叶肿瘤 有功能和无功能肿瘤。
5. 先天性肿瘤 颅咽管瘤、上皮样囊肿、三脑室粘液囊肿、畸胎 瘤、肠源性囊肿、神经错构瘤。
它分为三类: (1)真正的肿瘤;(2)肉芽肿性疾病;(3)寄生虫。
现在的“脑肿瘤”这一名称比L.Bruns说的准确而局限。脑肿 瘤含义广泛而不是指一种病变。
➢ 病因
颅内肿瘤的发病原因和身体其它部位的肿瘤一样,目前尚不 完全清楚。
当前研究表明脑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过程。 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内因外因相结合的哲学道理。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治疗
总论
➢ 概述
神经系统的肿瘤可划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肿瘤两大类。根据发 生部位又可以分为颅内肿瘤和椎管肿瘤。
原发性颅内肿瘤:发生于脑组织、脑膜、脑神经、垂体、血管、 以及残余胚胎组织等。
继发性颅内肿瘤:指身体其他部位恶性肿瘤转移或侵入颅内的 肿瘤。
L.Bruns(1914)定义:认为脑肿瘤包括颅内所有的占位性病变,
像、脂肪抑制成像、水抑制成像等不同序列的应用,MRI展示 了对神经组织和结构的细微分辨能力的强大优势,已经取代CT
成为颅内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首选辅诊措施。
3. X线检查 颅骨平片了解颅骨侵犯程度,有一定帮助,现已少
用,被CT取代。
4. 其它 EEG、脑电诱发电位、PET等。
❖ 颅内肿瘤诊断要点
对于所有的神经系统占位肿瘤疾病都应该详细了解病 史和神经系统体格检查,不应该遗漏。最后结合影像学资 料CT或者MRI,尽可能精确地做出定位和定性诊断。切 忌仅凭借影像学报告就下诊断,而忽视神经系统基本的病 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3. 放射治疗 普放、伽马刀、X刀。
4. 化学治疗 选择原则:透过血脑屏障、脂融性好。 常用药物: BCNU、CCNU、VM26等。 5. 基因治疗 尚处于研究阶段。
❖ 颅内肿瘤的治疗原则
手术是治疗颅内肿瘤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目前多 主张采取手术为主,其它治疗为辅的综合治疗方案。治疗 方案应该遵循有利于病人的原则,具体的治疗措施也应该 因病而异,因人而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