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ppt
和平方舟 浪漫畅想
• ,“和平方舟· 浪漫畅 想皮尔· 卡丹2011时装 发布”在天津国际游 乐港的基辅号航空母 舰上举行,发布秀以 舰上飞机跑道为T台, 6架战斗机为背景,百 名模特演绎皮尔· 卡丹 160余套新款作品。图 为模特在基辅号航空 母舰上展示皮尔· 卡丹 时装作品。
我眼中的pierre cardin
小故事
• 一个阳光灿烂的夏日,七岁的小卡丹在草地上拾到了一个 布娃娃,那是富家小姐丢弃的。小卡丹抱着布娃娃回家, 从母亲的针线篮子里找来了碎布和针线,在昏暗的 油灯旁 ,精心为布娃娃缝制小裙子。他缝缝拆拆,拆拆缝缝,直 到满意方才罢休。布娃娃终于穿上了漂亮的裙子。这条小 花裙成了皮尔· 卡丹一生中设计的第一件裙 子,也预示了 他以后的人生道路。 • 有没有发现每个成功的人都会有这么个小故事
pierre cardin 皮尔.卡丹
一个传奇的世界顶级服装设计大师
简介
有人说,在法兰西文明中,有四个名称的知名度最高、地位 最突出:埃菲尔铁塔、戴高乐总 统、卡丹服装和马克西姆餐 厅。这其中,皮尔· 卡丹一人竟然占了两项:服装和餐厅。这 就是说,卡丹成了法兰西文化的突出象征。 1992年,卡 丹先生作为唯一的服装设计师入选精英荟萃的法兰西学院, 从而奠定了卡丹先生作为世界顶级服装设计大师的地位;他 的传奇在许多人看来是他的商业成就,因为世界上几乎没有 象皮尔.卡丹先 生那样的先例,集服装设计大师与商业巨头 于一身,卡丹的商业帝国遍布世界各地;他是而且 永远是一个具有前瞻性视觉的时尚领导者。
《生命意识丛书》
这个书本的设计更好 的阐释了书的意思 让人更容易理解 以文字来填满不规则 形状,使书本充满了 趣味,不至于呆板
《朱熹榜书千字文》《食物本草》
书籍整体的设计,创作与众不同 的形态。但不是豪华成本的堆砌, 选择恰当的材料,更完美传达主 题信息。朱熹榜书千字文的盒套 由一个写满汉字的木质的盒子做 成的,书的封面是由汉字的偏旁 构成的,虽然简单却也让人眼前 一亮的感觉,食物本草书的封套 就好像大门上面的门栓,就好像 打开书本是走进知识的大门。也 是在继承中国传统书籍形态方面 是一种尝试。书籍也是一种造型 艺术.
论著
2000年 著《敬人书籍设计》 2002年 著《从装帧到书籍设计》 2003年 编《书中梦游》 2004年 编著《翻开——中国当代书籍设计》 2005年 著《吕敬人书籍设计教程》 2005年 合著《现代平面设计与制作实用手册》 2006年 合著《在书籍设计时空中畅游》 2006年 著《书艺论道》 曾为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夏目漱石《我 是猫》一书做封面和插画。
成就
2000年北京国际平面设计大赛获优秀CI设计奖 2002年获中国十大杰出设计师奖 2002年《敬人书籍设计2号》获第十四届香港印制大赛书籍设计意念奖 2003年《中国书院》获第十五届香港印制大赛冠军奖、全场大奖,《少林寺》获
特种装冠军奖,《怀珠雅集》纸类包 装冠军奖
《梅兰芳》
梅兰芳这本书的设计 是我最喜欢的,侧面 梅兰芳的两个形象是 不是让你觉得很神奇 呢?
广东设计年鉴2004-特邀设计师作品-吕敬人作品001
我从书籍设计到认识吕敬人
在没有学习书籍设计之前,我根本不知道有吕敬人, 慢慢认识他,也被他的设计所折服,我以为书也只不 过是白纸黑字罢了,可是在认识吕敬人之后突然发现 原来那白纸黑字的书也可以这么多姿多彩,千奇百怪, 他说:“ 我们需要开拓设计观念,以对哲学、文学、 艺术、科学等等全新的感受,领悟书籍设计的新概念, 寻找新的设计语言,做出与作家个性作品相吻合,并 具有独立书籍艺术价值的新作品” 在这些作品中我看到了的是前所未有的热情,我被感 染力,我开始渴望自己也可以设计这么好的书,他的 作品让我感觉到的确是作者在设计这本书而不是被书 给设计了。
皮尔· 卡丹 (Pierre Cardin) 品牌介绍
• 皮尔· 卡丹 (Pierre Cardin) ,是50年来服装界成功的典范, 也是一个闻名全球的品牌。1950年,在创造欲的驱使下, 皮尔· 卡丹 (Pierre Cardin) 开始独立创业。从此,他凭借独 特的创造力和高明的经营眼光,不断开拓设计领域,在五 光十色、群芳斗艳的巴黎,皮尔· 卡丹 (Pierre Cardin) 品牌 很快打开了市场。
设计理念
• 大胆突破,始终是皮尔· 卡丹 (Pierre Cardin) 设计思想的中心。他运用 自己的精湛技术和艺术修养,将稀奇古怪的款式设计和对布料的理解 ,与褶裥、绉、几何力形巧妙地融为一体,创造了突破传统而走向时 尚的新形象。皮尔· 卡丹 (Pierre Cardin) 设计的男装如无领茄克、哥萨 克领衬衣、卷边花帽等,为男士装束赢得了更大的自由。甲壳虫乐队 穿着的皮尔· 卡丹 (Pierre Cardin) 式高钮位无领夹克衫就是60年代时髦 男子的必备,在与高圆套领羊毛衫一起穿着时,显示出一种悠闲而不 失雅致的风貌。皮尔· 卡丹 (Pierre Cardin) 女装擅用鲜艳强烈的红、黄 、钻蓝、湖绿、青紫,其纯度、明度、彩度都格外饱和,加上其款式 造型夸张,颇具现代雕塑感。皮尔· 卡丹 (Pierre Cardin) 认为过去服装 在设计上生硬地划分时装的性别,从而导致设计的失败,所以他创造 了没有明显性别特征的服装,并命名为“无性别装”,结果又使他声 名鹊起。
二、编、译、著及主要设计:
1992年编著《日本当代插图集》(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 1993年编译《菊地信义装帧艺术》(中国青 吕敬人的书籍装帧设计年出 版社出版); 1996年合著《书籍设计四人说》举办吕敬人、宁成春、朱虹、吴勇书籍 设计四人展(中国出版社); 1996年担任国家重点出版工程五十卷《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总设计; 1998年担任一百卷《中国文化通志》总设计(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年编著《杉浦康平的设计世界》。1998—1999年分别参加华人设计 百杰展,台北华人书籍设计名家邀请展,韩国亚洲设计家艺术作品展等。 担任第四届、第五届全国书籍装帧展评委。
皮尔.卡丹时装秀
皮尔· 卡丹2008春夏时装发布会在中国敦煌鸣沙山的无垠大漠精彩上演。 该发布会主题为“马可· 波罗”,以三组不同创意“威尼斯”、“丝绸之 路”、“人间仙境”进行展示
科幻主义MIX60年代复古风
• 今年是皮尔.卡丹品牌 创立60周年纪念,已 经88岁的设计师皮尔. 卡丹仍有一颗年轻的 心。他将科幻主义风 格和60年代复古风格 呈现在一起,鲜艳的 色彩和夸张的造型仍 是不变的皮尔.卡丹风 格。
编辑室担任美术编辑工作,
历任美编主任、美术副编审、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
美协插图装帧艺委会学术秘
书。1989年,吕敬人去到日 本师从杉浦康平。
老师影响
吕敬人先生希望更多的设计者能投入到新的、有创意 的设计当中,不凌驾于文本之上,和文字作者共同来 塑造一本书。在他看来,一本书其实是作者、设计师、 编辑、出版人以及工艺技术人员来共同塑造的书的系 统工程,有了这个工程才能真正完美的完成一本书。 书的语境需要共同来创造,需要设计师要有一个主导 的观念,要懂得书籍有其自身的语言,同时要通过这 些语言来组合成设计的语法。 这种方法是他在日 本学到的,杉浦老师在设计一本书的时候,必然要和 作者、插图画家、出版社的编辑共同来讨论文稿,从 一开始就注入设计概念,在一个从文字到图像,到结 构,到最后物化的过程里塑造完美的作品。
设计理念
吕敬人把书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复制,比如说 古籍的复制,不能动文本,要完全原汁原味。 第二种叫商品书,这类书注重流通性和方便性, 为了压缩成本就要减少设计印制方面的开销, 更多的是仅在封面上做一些商业性的设计。第 三种则将设计作为核心来做,不计成本,给设 计师最大的自由度,令其充分地使用设计语言 来提升该书内容的同时,使它成为一件艺术品。
2003年《中国书院》获第一届“中国最美的书奖” 2004年《范曾谈艺录》、《对影丛书》获第二届“中国最美的书奖” 2005年《天边的彩虹》获第三届“中国最美的书奖” 2007年由台湾《天下杂志》评为亚洲十大设计师之一 2008年由南方传媒集团颁发首届华人艺术成就大奖
经历
早年经历 吕敬人1947出生于上海, 后进入中国青年出版社美术
生平
• 1922年7月2日,在威尼斯近郊一户贫苦农家,皮尔· 卡丹(Pierre Cardin)出生;14岁辍学,在一家小裁缝店里当起了学徒。 • 17岁那年,他骑一辆破自行车前往巴黎。 • 1947年,皮尔· 卡丹在迪奥公司担任大衣和西服部的负责人,迪奥曾是 皮尔· 卡丹的领路人。 • 1950年,皮尔· 卡丹用全部的积蓄在里什庞斯街买下了“帕斯科”缝纫 工厂,并租了一个铺面,独立开办自己的公司,并很快成了举世闻名 的服装设计巨匠。 • 二战后,皮尔· 卡丹毅然提出了“成衣大众化”的口号。他的服装能够 穿在温莎公爵夫人身上,而同时公爵夫人的门房也有能力购买。
•••ຫໍສະໝຸດ pierre cardin先生从小就很能吃 苦,这也是为什么我这么喜欢他的 原因之一,在困难的环境里慢慢的 一步一步的走到今天也证明了他的 坚强与勇敢。是第一个进入中国的 设计师,也改变了中国的整个穿衣 风格。皮尔·卡丹出生在意大利威尼 斯。从西方到东方,作为闯入中国 时装界的第一个外国人,他说自己 的经历就像马可波罗一样。 卡丹先生平时的生活既繁忙又丰 富多彩。卡丹是一个工作狂,他没 有假期,他说自己不能停止工作, “如果有一天不工作了,那就是我 的末日”。 他的设计总是那样追求时尚喜欢 张扬,这也符合了所有年轻人的喜 好从而一直受到年轻人的追捧。
作品欣赏
《黑与白》
书籍体积的每一面都 是表现主题的场所, 在切口上注入纹样或 图像,不管是静止的 呈现,还是通过左翻, 右翻的动态翻阅,均 可让读者产生联想, 达到主题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