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卤素单元基础知识测试题

卤素单元基础知识测试题

卤素单元基础知识测试题限时: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1.下列关于氯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氯气在常温下能与铁反应,故不能用铁罐存放液氯B.点燃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可以制取氯化氢C.氯气氧化性很强,一般都能将还原剂氧化为它的最高价态D.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所以氯元素只有-1价和+7价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D.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3.向某无色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后,溶液变成橙黄色,再向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的四氯化碳后,充分振荡,溶液分层,下层呈橙红色,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为()A.Cl-B.Br-C.I-D.Fe2+4.(双选)实验室里保存下列试剂有错误的是()A.浓盐酸易挥发,盛在无色密封的玻璃瓶中B.氟化氢水溶液有剧毒,盛放在磨口玻璃瓶中C.液溴易挥发,盛放在用水封的棕色瓶中D.碘易升华,保存在盛有水的棕色试剂瓶中5.下列物质不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是()A.碘水B.溴水C.碘化钾溶液D.氯气6.(双选)下列试剂能鉴别NaCl、NaBr、NaI三瓶无色溶液是()A.AgNO3和稀HNO3B.氯水和CCl4C.石灰水D.碘水和淀粉7.向一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加入某液体,振荡后能观察到如右图所示的现象。

则加入的液体是()A.水B.碘化钾淀粉溶液C.氯化亚铁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8.(双选)已知Br2跟NaOH溶液的反应类似于Cl2跟NaOH溶液的反应。

用溴水作试剂可以将下列各组中的溶液鉴别出来的是()A.水、汽油、酒精B. AgNO3、NaOH、KIC. NaCl、NaBr、NaID.汽油、酒精、NaOH9.在含有NaBr和NaI的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l2,然后把溶液蒸干,并将剩余残渣蒸干灼烧,最后留下的物质为()A.NaCl和NaBr的混合物B.NaCl和I2C.NaClD.NaCl、Br2和I210.溴化碘(IBr)的化学性质很像卤素的单质,它能与大多数金属、非金属化合生成卤化物,它也能与水发生以下反应:IBr+H2O===HBr+HIO,下列有关IBr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很多反应中IBr是强氧化剂B.IBr与水反应时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C.IBr与AgNO3溶液反应会生成AgBr沉淀D.IBr与NaOH溶液反应时,生成NaBr和NaIO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氯水的成分为Cl2和Ca(ClO)2,应密封保存B.F-、Cl-、Br-、I-的还原性逐渐减弱C.F2、Cl2、Br2、I2都可与氢气化合,且反应条件相同D.氢氟酸是弱酸,但会腐蚀玻璃12.已知常温下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放出氯气,现按下图进行卤素的性质实验。

玻璃管内装有分别滴有不同溶液的白色棉球,反应一段时间后,对图中指定部分颜色描述正确的是()课后作业1.C。

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几乎能与所有金属化合,但与金属反应时通常都需加热,常温或低温条件下,干燥氯气不能与铁反应,故常温下能用铁罐存放液氯,A项不正确;在空气中燃烧着的氢气可以在氯气中继续安静地燃烧,生成氯化氢,工业上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来制备氯化氢的,但如果点燃的是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则可能会发生爆炸,B项不正确;氯气是一种强氧化性气体,通常能将还原剂氧化为其最高价态,C项正确;氯元素除-1价和+7价外,还有0价(Cl2)、+1价(HClO)、+3价(HClO2)、+5价(HClO3)等,D项不正确。

2.A。

选项A,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加水封,可减少溴的挥发,A正确;选项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不一定是Cl2,也可能是O3、溴蒸气、NO2等,B错误;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2,C错误;选项D,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可能是BaSO4,也可能是AgCl,所以原溶液中可能含有Ag+,也可能含有SO2-4,D错误。

3.B。

此题是对氯气的强氧化性和Br2、I2的物理性质的综合性考查。

解题过程中一定要明确四氯化碳的作用和Br2、I2在四氯化碳中的不同颜色,防止因混淆而错解。

值得注意的是,Fe3+的水溶液也为黄色,但Fe3+不溶于四氯化碳,且Fe2+的水溶液为浅绿色。

4.BD。

HF的水溶液(氢氟酸)会腐蚀玻璃;碘受热时才升华,常温下以固体存在可直接密封保存。

5.C。

6.AB。

石灰水与三者都不反应,碘水和淀粉也不与三者反应。

7.D。

水不能完全吸收氯气,振荡后气体仍有颜色;氯气遇碘化钾淀粉溶液能置换出I2使淀粉变蓝;氯气还能氧化FeCl2溶液生成棕黄色的FeCl3。

NaOH溶液与Cl2反应生成无色的NaCl、NaClO。

8.BD。

本题涉及某些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汽油能夺取溴水中的溴而汽油与水互不相溶,出现分层现象,且上层呈橙色,下层几乎无色;酒精、水均与溴水互溶,得到的溶液显橙黄色,NaOH 与Br2反应使溶液为无色。

在A、D两个选项中,A不能区别。

D组能用溴水区别,B组有三个反应,出现三种不同的现象,即浅黄色沉淀、溴水褪色、溶液显褐色。

故B组能区别。

C组前两种无反应,现象相同,故不能区别。

9.C。

卤素间发生置换反应后生成NaCl、I2、Br2,在加热时溴挥发,灼烧时碘升华,最后只剩NaCl固体。

10.B。

此题是一道信息题,题中给出了三点信息:(1)溴化碘(IBr)暗示Br呈-1价,I呈+1价;(2)IBr性质与卤素相似;(3)IBr与水反应生成HIO和HBr。

由(2)可知,IBr是一种强氧化剂。

分析IBr 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确定碘为+1价,溴为-1价。

再结合(3),可知IBr与水的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而是复分解反应。

因此,A、C、D正确,B不正确。

11.D。

新制氯水的成分有:Cl2、H+、OH-、Cl-、HClO、H2O,不含有Ca(ClO)2,A项错误;F-、Cl-、Br-、I-的还原性逐渐增强,B项错误;F2、Cl2、Br2、I2都可与H2化合,但反应条件不同,C项错误;D项正确。

12.A。

本题考查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KClO3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使锥形瓶内充满氯气,故①处呈黄绿色;当氯气与②处棉球接触时发生反应2Br-+Cl2===2Cl-+Br2,生成Br2使溶液呈橙色;当Cl2与③处棉球接触时发生反应Cl2+2I-===2Cl-+I2反应生成I2,淀粉遇I2变蓝;Cl2经过④处时被NaOH吸收溶液呈无色,棉球的颜色,注意不是无色而是白色。

故答案A正确。

解题关键是要搞清Cl2、Br2、I2单质的氧化性强弱顺序,明确卤素单质的颜色及特性。

通入过量Cl2,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得11.18 g固体,所配溶液中K+、Cl-、Br-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3∶2∶1B.1∶2∶3C.1∶3∶2 D.1∶1∶1二、填空题(共61分)14.(14分)实验室中常用氧化浓盐酸的方法制取氯气,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1)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将过量二氧化锰与20 mL 12 mol·L-1的盐酸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氯气明显少于0.06 mol。

其主要原因有: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提高浓盐酸的利用率,你对实验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束清洗仪器时,为了减少烧瓶中残留氯气对环境的污染,可以向烧瓶中加入的溶液是__________,有关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5.(12分)根据下图所示的反应过程与记录,推断A→L各是什么物质。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D. __________,E.__________,F.________,G.__________,H.__________,I.________,J.____________,K.__________,L.________。

16.(18分)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Ⅱ.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

Ⅳ.……(1)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Ⅳ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

(4)过程Ⅲ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17.(17分)已知2Fe3++2I-===2Fe2++I2,2Fe2++Br2===2Fe3++2Br-(1)含有1 mol FeI2和2 mol FeBr2的溶液中通入2 mol Cl2,此时被氧化的离子是__________,被氧化的离子的物质的量分别是__________。

(2)如果向上述溶液中通入 3 mol Cl2,则被氧化的离子是__________,其对应的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分别是__________。

(3)若向含a mol FeI 2和b mol FeBr 2的溶液中通入c mol Cl 2,当I -、Fe 2+、Br -恰好完全被氧化时,c 为__________(用含a 、b 的代数式表示)。

课后作业13.A 。

方法一 设原混合物中KBr 、KCl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 (KBr)、n (KCl)。

n (KBr)×119 g·mol -1+n (KCl)×74.5 g·mol -1=13.4 g ①2KBr +Cl 2===2KCl +Br 2生成的n (KCl)=n (KBr)[n (KBr)+n (KCl)]×74.5 g·mol -1=11.18 g ②联立①②解得:n (KBr)=0.05 mol ,n (KCl)=0.1 mol 。

故n (K +)∶n (Cl -)∶n (Br -)=3∶2∶1,选A 。

方法二 (守恒解法)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正负电荷总数相等,即n (K +)=n (Cl -)+n (Br -),故答案为A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