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的人际关系
吴师江苏师范大学
【设计理念】: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总是生活在一定范围的人际关系中。
大学生人际关系是复杂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的主要活动也是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进行和实现的,其身心的健康成长和各种能力的培养及发展,都有人际关系密切相关。
由此可见,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而言至关重要。
因此,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则是我们一项重要任务。
【教学对象】:苏州托普学院学生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人际关系的含义,明白人际发展的规律和层次性;
情感目标:学会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积极的面对生活;
能力目标: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并在实际生活中提高自己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人际交往的发生规律,明白人际交往的意义
【教学难点】: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明白对不同类型的人际关系进行处理
【教学学时】:一课时
【教学方法】:多媒体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热身活动
手指操:在每堂课上课之前,我们都有个小活动,今天也不例外。
课程导入:
师:手指操不仅可以锻炼左右脑,而且:我,你,我们体现了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咱们今天就来讲讲和谐的人际关系。
首先我先来看个小故事——《天堂和地狱的区别》一个人问上帝:“为什么天堂里的人快乐,而地狱里的人一点也不快乐呢?”上帝说:“你想知道吗?那好,我带你去看一下。
”
他们先来到地狱,只见一群人围坐在一口大锅旁,每人拿一把汤勺,可勺柄太长,盛起汤也送不到嘴里,所以每个人又饿又失望。
上帝又把他领进另一间屋子。
同样的锅,人们拿着同样的汤勺却吃得津津有味。
原来他们是在用长长的汤勺相互喂着吃。
上帝说:“这里就是天堂。
”
师:环境还是那个环境,条件还是那个条件。
但是生活在天堂和地狱的人们心境却不一样。
原因是什么?因为他们的人际关系不一样。
在地狱中人的关系是什么?(自我)地狱中的人只看到我跟食物的关系,没看到他人。
在天堂的人不看到自我与食物,还看到了他人。
所
以在天堂的人际中,人和人之间,人和物之间,物和人之间就建立起一个和谐的关系。
因此,我们世界的关系,既有和物的关系,还有和人的关系。
人际关系是世界上非常重要的关系。
心理学家丁瓒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类心理的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心理的病态,主要是由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失调而来。
心理越健康的人,人际关系越和谐。
而和谐的人际关系,又会促进心理健康,二者相辅相成。
讲授新知(多媒体演示,引导学生即时反思)
一、什么是人际关系
定义: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及心理距离,反映了个体或团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求的心理状态。
(1)心理关系:亲疏,远近,友好与敌对。
(2)心理距离:如:生活中我们有没这样的感受:我对他多好啊,他对我却很冷淡。
原因是什么? A B;A B;在这种关系中,谁最难过?(A)那B难过吗?因此,人际关系问题就是人们对心理距离估计的差异而造成的。
(3)满足社会需求:在刚开始的小故事中,天堂的人们就是相互帮助,互相满足,大家就很快乐;而在地狱,我满足不了我自己,也满足不了别人,然后就很痛苦。
不论是亲密关系、疏远关系还是敌对、友好关系,核心都是心理上的距离,统称为人际关系。
课堂活动
1.想想你身边的人际关系有哪些?
按照交往的范围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类:
个体与个体的交往,在社会生活中,个体与个体的交往是最为普遍的,如同学之间、朋友之间、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等都是个体之间的交往;
个体与群体的交往,如学生与班级之间的交往等;
群体与群体的交往,如班级与班级之间、系与系之间的交往等。
2.画出你的人际关系图:用距离的远近代表彼此关系的远近,并思考与不同人的交往的目的、感受和方式有什么不同。
画这些圈的时候你的感受如何?画好了吗?画好之后你们相互交流下,四人一组分享。
好,现在回到课堂!
谢谢大家的分享,同学间的回答还是有差异的,但是我们发现对待与我们心理距离越近的人,我们会有更多的情感卷入。
基于此,我们对一个人的认识不断加深,对一个人的喜欢程度也逐渐加深,因此人际发展有这样一个规律:
二、人际关系的发展规律
互不认识——开始注意——表面接触——建立友谊——亲密关系
联系——相识——朋友——挚友
这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过程发展的时间有长短,但阶段不能跨越。
例如:我们刚来到班的时候,每位同学都是不认识的,我们需要和人交往啊,于是我们就开始关注周围的同学,发现这个人看着挺随和的,挺好交往的,于是你就开始注意他,他也开始注意你,你们就进行简单的交往,一起上课,偶尔也聊聊天,逐渐发现你们很谈得来,于是就一起出去吃个饭,女生的话,就一起逛逛街,慢慢地就成为好朋友了。
有的同学就问了,我怎样能交到好朋友,就要遵循这样一个过程。
人的关系是慢慢建立起来的,从一开始的认识到慢慢的情感卷入。
那具体我们该如何做呢?也就是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注意什么,才能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呢?
三、处理人际关系的艺术
1.注意自己的外表和体态言语的塑造
我们都喜欢外表好看的人,因为我们潜意识里认为这样的人是善良的。
如果我们没有姣好面容,就把自己收拾的利索干净,保持微笑,微笑是最好的明信片。
而且注意内外兼修。
2.修炼自己良好的个性,建立良好的自信
不少人认为性格外向的人更容易拥有好人缘,而性格内向的人很难让他人接近。
良好的个性不在于内向还是外向,活泼还是安静,这些于交往仅仅是特点而非优缺点。
在人际交往中有积极影响的个性特点主要有两个:积极和自信。
(1)不管你处于何种境遇都乐观开朗,让人如沐春光,你的昂扬的情绪就会感染身边的人。
(2)自信。
我们不仅希望自己是自信的,还希望我们的交往对象是自信的。
试想,谁会跟一个畏首畏尾,唯唯诺诺的人交往呢?
3.主动热情,学会寻找话题,找到相似之处
找老乡
前三条都是讲我们怎样交到朋友,下面的讲得则是如何维持友谊。
4.尊重他人,真诚待人
这一点贯彻整个人际发展过程的始终。
无论交往的双方关系有多么深刻、情感有多么融洽,千万不要觉得关系好就可以无所顾忌,我们会发现往往关系亲密的人,貌似什么玩笑都能开,但是过了那个度,也会伤人。
其实也反映了人际交往要适度的原则。
5.学会宽容
人与人相处难免起摩擦,牙齿和嘴唇还经常打架呢。
但出现问题就要解决问题,特别是朋友,常怀宽容之心,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样我们的友谊才能长久。
像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样对待别人。
黄金法则
课程结束:
1、课后思考——小故事
一位青年人拜访年长的智者。
青年问:我怎样才能成为一个自己愉快、也能使别人快乐的人呢?
智者说:“我送你四句话,第一句是:把自己当成别人。
即当你感到痛苦、忧伤的时候,就把自己当做别人,这样痛苦自然就减轻了;当你欣喜若狂时,把自己当做别人,那些狂喜也会变得平和些;第二句话是:把别人当做自己,这样就可以真正同情别人的不幸,理解别人的需要,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第三句话:把别人当成别人,要充分尊重每个人的独立性,在任何情形下都不能侵犯他人的核心领地;第四句话是:把自己当做自己。
”
青年问道:“如何理解把自己当自己,如何将四句话统一起来?”
智者说:“用一生的时间、用心去理解。
”
我们是独特的存在,认识自我,明白自己的位置。
学会爱自己。
2、游戏——友情对对碰
以组为单位,从每组第一个同学开始,用微笑、握手、拥抱或拍肩膀的方式向后一位同学表示你的友好,并对他说一句:感谢有你。
依次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