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外上髁炎(4.4)
针刀治疗
3.操作步骤
(2)体表定位 肱骨外上髁顶点处定 第1点(A),在肱骨外 上髁远端4cm处,做 伸指伸腕动作,找到 桡侧腕长、短伸肌的 肌间隙定第2点(B), 在第2点下方找到桡 侧腕短伸肌与指总伸 肌的肌间隙定第3点 (C)。
B
A
C
肱桡肌;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 指总伸肌;尺侧腕伸肌
治疗
针刀治疗
(7)注意事项
定位要准确:第一个点与第二个点之间的距离为 4cm,最主要的是嘱患者做伸指伸腕动作时,摸准肌间隙。
肱骨外上髁炎3次针刀治疗可痊愈,若3次针刀治疗 后无明显疗效,就应考虑是否合并颈椎病,此时,应按 颈椎病的针刀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针刀治疗
(8)术后手法
前臂抗阻力伸腕两次: 患者握拳屈腕,检
粘 连 、
腕 长 伸
一 套
上 瘢肌自
髁 处 弓
痕 、 挛
腱 在 肱
我 代
弦 缩骨偿
结 合 部
)
外 上 髁
机 制
应
处(
力
的伸
集
附肌
中
着总
处腱
产、
生桡
通过第二套自我代偿
表
机制代偿。应力集中点
现
硬化、骨化、钙化(弓
变长、弦变短),X线
表现为肘部骨质增生错
位,或肘关节移位
形成以肱骨外上髁弓
失 代 偿
弦结合部软组织的粘连、 瘢痕、挛缩为点,以此 处各软组织(弦)走行 方向为线,在肘部冠状 面、矢状面、水平面形 成立体网络状的粘连瘢 痕挛缩(肘部弓弦力学
查者以手按压患者手背, 令患者用力抗阻力伸腕 两次。
本课重点
1、肘关节的局部解剖关系。 2、针刀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操作步骤及操作 方法。
O(∩_∩)O 谢谢
肱骨外上髁炎
王宗佼 针炙骨伤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
1、概述
主要内容
2、应用解剖
3、病因病理
4、临床表现
5、诊断要点
6、鉴别诊断
7、针刀治疗
概述
本病又称为“网球肘”,主要原因是伸肌总腱起始 部(即肱骨外上髁部)的损伤或撕裂所产生的无菌性炎 症(封闭治疗)。也有学者认为,该病是肱骨外上髁部 伸肌总腱起始处的慢性肌筋膜炎(封闭或其他理疗), 还有学者通过开放性手术观察到穿出伸肌总腱处的血管、 神经束受到卡压是本病的病因(手术治疗)。
鉴别诊断
1、与颈椎病鉴别 鉴别要点:颈椎病引起肘外侧疼痛的部位较广泛。 病人自己常常不能确切地指出肘部最疼痛或按压最 痛的部位,检查时也难找到最明显的局部压痛点, 而颈外侧可有明显压痛。
2、与肱桡关节滑囊炎鉴别 鉴别要点:肱桡关节滑囊炎患者肘部旋前、旋后 功能均受限,其疼痛点的位置比肱骨外上髁炎的略 高,压痛比肱骨外上髁炎轻。穿刺针抽吸可见有积 液。
产 生 临 床 表 现
解剖系统力平衡失调)
病因病理
1、疼痛,无骨质增生
肘部软组织(指总伸肌)受力异常(频繁伸指伸腕)
肘部软组织(指总伸肌)在肱骨外上髁处的应力集中
通过粘连、瘢痕、挛缩自我代偿
肘部软组织(指总伸肌)在肱骨外上髁处产生粘连、瘢痕、挛缩
失代偿
肘部软组织(指总伸肌)在肱骨外上髁处的异常应力不能被分散
产生临床表现(疼痛,无骨质增生)
病因病理
2、疼痛,有骨质增生 肘部软组织(指总伸肌)受力异常(频繁伸指伸腕)
肘部软组织(指总伸肌)在肱骨外上髁处的应力集中
通过粘连、瘢痕、挛缩自我代偿
肘部软组织(指总伸肌)在肱骨外上髁处产生粘连、瘢痕、挛缩
失代偿
肘部软组织(指总伸肌)在肱骨外上髁处的异常应力不能被分散
桡侧腕长伸肌 桡侧腕短伸肌
指总伸肌
肱桡肌
肘肌 尺侧腕伸肌
指总伸肌
肱桡肌 桡侧腕长伸肌 桡侧腕短伸肌
血供:肱骨外上髁的血供较恒定,其来源有二:一支为肱骨 滋养动脉的降支;另一支为肱深动脉所发出的分支。
神经支配:肱骨外上髁处的神经支配,主要有桡神经的前臂 背侧皮神经及由桡神经分出的肘肌支分支。
病因病理
产生临床表现
未治疗或继续损伤,则通过硬化、 钙化、骨化代偿 异常应力仍然不能被分散
(疼痛,有骨质增生)
临床表现
症状
(1)一般起病缓慢,因急性损伤而发病者较为少 见。 (2)肘关节外侧疼痛(疼痛可涉及到肩前部和前臂 ),旋前时疼痛加重。其疼痛的性质为酸痛或刺痛, 不能做握拳、旋转前臂动作,握物无力,严重者 握在手中的东西会自行掉落。 (3)局部有时会出现轻度的肿胀。
弦结合部软组织的粘连、 瘢痕、挛缩为点,以此 处各软组织(弦)走行 方向为线,在肘部冠状 面、矢状面、水平面形 成立体网络状的粘连瘢 痕挛缩(肘部弓弦力学
产 生 临 床 表 现
解剖系统力平衡失调)
病因病理
可
代
肘部应力分解
偿
无 临 床
肘 部 弓 弦 力 学 解 剖 系 统 受 力 异 常
肱 骨 外
(侧第
应用解剖
肱骨外上髁形态扁平,位于肱骨下端的外侧、 肱骨小头的外上方,与内上髁不在一条水平线上, 而略高于内上髁。
应用解剖
外上髁未包于关节囊内,其前外侧有一浅压迹,为前臂伸肌总 腱的起始部。其前方上部为桡侧腕长伸肌腱的起始部,下部为桡 侧腕短伸肌腱与指伸肌、小指伸肌腱的起始部肱骨外上髁的下部 还有桡侧副韧带的起始部,并与桡侧腕短伸肌起始腱的纤维交织 在一起。
临床表现
体征
(3)前臂伸肌紧张试验阳性 患者握拳屈腕,检查者以
手按压患者手背,令患者抗 阻力伸腕,如肘外侧产生疼 痛为阳性
诊断要点
(1)肱骨外上髁处疼痛。 (2)肱骨外上髁处压痛。 (3)Mills(密耳氏试验)试验阳性。 (4)前臂伸肌紧张试验阳性。 (5)X线片检查 偶可显示骨膜不规则,或骨膜 外有少量钙化点出现。
偿
无 临 床
肘 部 弓 弦 力 学 解 剖 系 统 受 力 异 常
肱 骨 外
(侧第
粘 连 、
腕 长 伸
一 套
上 瘢肌自
髁 处 弓
痕 、 挛
腱 在 肱
我 代
弦 缩骨偿
结 合 部
)
外 上 髁
机 制
应
处(
力
的伸
集
附肌
中
着总
处腱
产、
生桡
通过第二套自我代偿
表
机制代偿。应力集中点
现
硬化、骨化、钙化(弓
变长、弦变短),X线
可
代
肘部应力分解
偿
无 临 床
肘 部 弓 弦 力 学 解 剖 系 统 受 力 异 常
肱 骨 外
(侧第
粘 连 、
腕 长 伸
一 套
上 瘢肌自
髁 处 弓
痕 、 挛
腱 在 肱
我 代
弦 缩骨偿
结 合 部
)
外 上 髁
机 制
应
处(
力
的伸
集
附肌
中
着总
处腱
产、
生桡
通过第二套自我代偿
表
机制代偿。应力集中点
现
硬化、骨化、钙化(弓
针刀治疗
3.操作步骤
(3)消毒 在施 术部位,常规消毒 铺巾。
(4)麻醉 用1% 利多卡因局部浸润 麻醉,每个治疗点 注药1ml。
(5)刀具 Ⅰ型 4号直形针刀。
针刀治疗
(6)操作方法 ①第1支针刀松解伸指伸腕肌 总起点的粘连和瘢痕在肱骨外 上髁压痛明显处定点,针刀刀 口线和前臂纵轴方向一致,针 刀体与皮肤呈90°垂直,严格 按四步进针刀规程进针刀,针 刀经皮肤、皮下组织,至肱骨 外上髁顶点,先纵疏横剥3刀, 然后向前沿肱骨外上髁前面的 骨面紧贴骨面铲剥3刀,范围 0.5cm。
变长、弦变短),X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表现为肘部骨质增生错
位,或肘关节移位
形成以肱骨外上髁弓
失 代 偿
弦结合部软组织的粘连、 瘢痕、挛缩为点,以此 处各软组织(弦)走行 方向为线,在肘部冠状 面、矢状面、水平面形 成立体网络状的粘连瘢 痕挛缩(肘部弓弦力学
产 生 临 床 表 现
解剖系统力平衡失调)
病因病理
可
代
肘部应力分解
针刀治疗
②第2支针刀松解桡侧腕 长、短伸肌之间的粘连和瘢 痕 在第2定点处进针刀,针 刀刀口线和前臂纵轴方向一 致,针刀体与皮肤呈90°垂 直,严格按四步进针刀规程 进针刀,针刀经皮肤、皮下 组织,达桡侧腕长、短伸肌 肌间隙,纵疏横剥3刀,范 围0.5cm。
针刀治疗
③第3支针刀松解桡侧腕短 伸肌与指总伸肌之间的粘连 和瘢痕 在第3定点处进针 刀,针刀刀口线和前臂纵轴 方向一致,针刀体与皮肤呈 90°垂直,严格按四步进针 刀规程进针刀,针刀经皮肤、 皮下组织,达桡侧腕短伸肌 与指总伸肌肌间隙,纵疏横 剥3刀,范围0.5cm。
表现为肘部骨质增生错
位,或肘关节移位
形成以肱骨外上髁弓
弦结合部软组织的粘连、
瘢痕、挛缩为点,以此
失
处各软组织(弦)走行
代
方向为线,在肘部冠状
偿
面、矢状面、水平面形
成立体网络状的粘连瘢
痕挛缩(肘部弓弦力学
产 生 临 床 表 现
解剖系统力平衡失调)
病因病理
可
代
肘部应力分解
偿
无 临 床
肘 部 弓 弦 力 学 解 剖 系 统 受 力 异 常
针刀治疗
1.治疗原则
十六字方针:
针刀为主 手法为辅 康复理疗 配合药物
针刀治疗
1.治疗原理
针刀为主:松解粘连、瘢痕、挛缩 手法为辅:进一步将针刀未松解开的松解粘连、 瘢痕、挛缩 康复理疗、配合药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加 强新陈代谢 目的:恢复肘部弓弦力学解剖系统的力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