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化水培训ppt
1.20 EDI装置
原理 连续电除离子装置(EDI)由淡水室(D室)、浓水室
(C室)组成(见图 )。面 向正极的阴离子交换膜(AEM)与面向负极的阳离子交
换膜(CEM)之间构成淡水室;面向负极的阴离子膜与 面向正极的阳离子膜之间组成浓水室。在淡水室和浓水 室中间夹着阴、阳离子树脂,当水从淡水室和浓水室流 过时,离子交换树脂就吸附了水中的离子,在EDI 模块 两端的电极提供了横向的直流电场,直流电场驱动离子 交换树脂所吸附的 离子穿过离子交换膜,其结果是降低了淡水室中水的离 子浓度和增加了浓水室中水的离子浓度,从而使得淡水 室分中解水成的H+纯和度OH越—来,越使高淡。水同室时和H浓2O水在室直中流的电离能子作交用换下树可 脂经常处于再生状态,因而有交换容量,而浓水室中浓 水不断地排走。
1.3 叠片过滤器
为防止原水中较大的机械性杂质进入超滤 膜系统而对膜造成损坏,本装置在原水进 入超滤膜系统之前设置了过滤精度为 100um的叠片过滤器作为超滤前的保安过 滤器。叠片过滤器采用全自动控制,可自 动对过滤元件进行反洗清洗,反洗触发有 进出口差压或工作周期两种方式任意可选, 清洗过程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具有过 滤压差小、耐腐蚀、寿命长、易清洗、全 自动运行、连续产水的特点。
加入NaCLO 是为了通过NaCLO 这种强氧化剂的氧化、 杀菌、消毒,尽可能控制生物藻类的滋长处于低水 平,同时打断有机物的长链,通过氧化去除部分 COD,在整个预处理阶段,游离余氯和化合氯维持 一定水平对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是很有益处的。
溶解物、胶体、悬浮物
溶解物就是以简单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在水(或其它 溶剂的)溶液中存在,粒子大小通常只有零点几到 几个纳米,肉眼不可见。用光学显微镜无法看到
1.8 反渗透装置
一级RO主机系统:16.9m3/h(25℃)(20支膜) RO膜:BW30-400-IG 膜元件型式:卷式低压高脱盐率反渗透膜,膜材料:TFC,单
根膜元件有效面积:400ft2 (37m2),膜制造厂推荐膜通量: ≤25L/M2.H,设计膜通量:22.74 lmhFRP80S300-5A, 排列(级、段)方式:2-1-1 二级RO主机系统:16.7m3/h(25℃)(15支膜) RO膜:BW30-400-IG 膜元件型式:卷式高脱盐率苦咸水淡化反渗透膜 膜材料:TFC 单根膜元件有效面积:400ft2 (37m2) 膜制造厂推荐膜通量:≤35L/M2.H 设计膜通量:29.96 lmh, 排列(级、段)方式:2-1
1.6 阻垢剂添加系统
为防止RO膜的结垢,运行时在一级RO前投加 有进口高效阻垢剂,阻垢剂投加量约为 1~2ppm,实际运行时根据进水硬度变化情况 进行调整;阻垢剂在防止难溶盐在反渗透膜上 析出是非常有效的,它们通过延缓晶体成长来 推迟沉淀的过程,促使晶体不会形成一定大小 和足够的浓度而沉降下来,它们还有一些分散 剂的作用,防止颗粒聚集成足以沉积下来的大 颗粒。这样阻止碳酸盐或硫酸盐在反渗透膜上 的沉积,使得系统水的回收率和脱盐率不会下 降,同时延长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
1.7 保安过滤器
RO保安过滤器作用是截留大于5µm的颗粒,以防止 其进入反渗透系统;RO保安过滤器结构材质为304 不锈钢,过滤器的滤芯为可更换PP滤芯,当过滤器 进出口压差大于设定的值(通常为0.07-0.1MPa)时, 应当更换滤芯。MF10-40-05-304,型式:立式圆筒
规格:φ300*1000 工作流量:22.5m3/hr 壳体材质:SUS304 工作压力: 0.60MPa 滤芯过滤精度:5M 滤芯直径:40″ 滤芯材料:PP,滤芯20支/台
1.4 超滤装置
本系统设计选用CANPURE公司生产的最新 式立式中空纤维超滤膜,全量过滤时进水 100%透过膜,内压式膜。加拿大坎普尔
净出力:22.8m3/h.套,总体水利用率: ≥90%, 运行方式:全量过滤/自动反洗,反洗频率: 15-60分钟反洗一次,每次30-60秒。
超滤膜元件:SVF-1060-A,型式:中空纤维, 工作方式:内压式,材料:PVDF,单支元件 公称膜面积:75平方米/根,设计产水量: 3.8m3/h。
滁州皖能环保电力有限公司
化水培训课件
一、除盐系统介绍
概述 我公司除盐水处理系统主要设备板式换热
器、叠片过滤器、超滤膜系统、二级反渗 透系统和EDI系统;系统出水水质电导率 ≤0.20 us/cm(250C),硬度≈0umol/l, SiO2≤20ug/l;设计正常出力为15m3/h,最 大时为16.5m3/h,
胶体颗粒是若干分子或离子结合在一起的粒子团, 大小通常在几十纳米至几十微米,肉眼不可见,。 小的胶体粒子无法用光学显微镜看到,大的可以见 的小颗粒,大小通常在几十微米以上。用光学显微 镜可以清楚看到。悬浮物颗粒较长时间静置可以沉 淀,而胶体粒子难以通过简单静置沉淀。
1.1 板式换热器
SW07-80-V Q=23m3/h;ΔT=20℃,设计流量:23m3/h 原水入口温度:5℃ 原水出口温度:25℃ 加热源:144℃、0.4MPa低压饱和蒸汽 过流材质:SUS304
1.2 絮凝剂/杀菌剂添加系统
在原水中加入絮凝剂的目的是使水中处于一定程度 稳定状态的溶胶微粒通过电中和脱稳而达到聚集即 凝聚或未达到电中和脱稳的聚集即絮凝,通过凝聚 和絮凝,水中的溶胶状态杂质形成较大的絮凝体, 可增强后序装置的除浊效果,并能有效改善超滤的 反洗条件,使超滤装置运行稳定。
超滤膜原件
1.5 还原剂添加系统
为防止过量余氯进入RO系统氧化RO膜表面, 通过投加亚硫酸氢钠(SBS)还原剂还原水 中的游离余氯。本系统亚硫酸氢钠加药泵 注入量随保安过滤器后的ORP值自动调节, 确保RO进水余氯值小于0.1ppm,理论上 1.47ppm的SBS可以还原1ppm的余氯。
1.9 EDI装置
设计出力:15m3/h 回收率:80~95% 最高进水温度:40°C EDI 模块: PLX-500,4块 单个膜堆产水:4.5~5.5m3/h 单膜块设计出力:5m3/h EDI 电源:7.0 amps/Stack @ 600V DC(Maximum),4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