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两种方法提取液成分比较
4 262. 20 220. 00 483. 84 100. 75
5 262. 20 220. 00 482. 83 100. 29
6 262. 20 220. 00 480. 03 99. 01
2. 6 干浸膏得率的测定 取样品液 5 mL 于已恒 重的蒸发皿中 ,水浴蒸至近干 ,在烘箱中 (105 ℃) 烘 至恒重 ,计算干浸膏得率 ,3 次测定结果见表 4 。
p HS23C 型精 密 p H 计 ( 上 海 雷 磁 仪 器 厂 产 品) ;MA110 型电子分析天平 (上海第二天平仪器厂 产品) ;L XJ2 Ⅱ型离心沉淀机 (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 产品) ; KQ2250 E 型医用超声波清洗器 (昆山市超声 仪器有限公司产品) ; SPD210AV P 高效液相色谱仪 (日本岛津产品) 。 2 实验方法和结果 2. 1 样品液的制备 称取 10~20 目当归粗粉 25 g , 用“双提法”在常压下加热回流提取 3 次 (加水量分别 为药材 重量 的 10 、6 、6 倍 , 提 取时 间依 次为 2 h , 0. 5 h , 0. 5 h) ,提取液用 4 层纱布加 100 目筛分别滤 过 ,离心 (3 000 r/ min ,15 min) ,合并上清液 ,浓缩并 定容至 100 mL ,即得水提取液 ( W E 液) (每 1 mL 样 品液相当于原处方药材 0. 25 g) 。挥发油另器保存。
2. 5. 2 线性关系考察 取阿魏酸对照液分别稀释 至 44 μg ·mL21 , 88 μg ·mL - 1 , 176 μg ·mL - 1 ,
220μg ·mL - 1 ,440 μg ·mL - 1 后进样 ,按上述色谱
条件测定 ,以峰面积对浓度进行回归 ,得回归方程 为 : Y = 48382X2312954 ,r = 0. 9997 ,在44μg ·mL - 1 ~440μg ·mL - 1 线性关系良好 。
பைடு நூலகம்
0. 88 mg ,甲醇定容 10 mL ,得阿魏酸对照液 ,备用 。 2. 4 阿魏酸的定性检查 取供试液 A 各 10. 0μL 及 阿魏酸对照液 10. 0 μL ,分别点于一块 0. 3 %CMC2
Na 硅胶 G 薄层板上 ,用苯2冰醋酸2甲醇 (15 ∶1 ∶
1. 5) 上行展开 15 cm ,挥干溶剂 ,于紫外 365 nm 下
2. 5. 6 阿魏酸的回收率考察 精密量取已知含量
3 讨论 以阿魏酸 、干浸膏为指标对当归采用半仿生提
取法 ( SB E 法) ,水提法 ( WE 法) 提取 ,并对其提取液 进行成分比较 ,结果说明 :半仿生提取法明显优于水 提法 ,有显著性差异 ,再次证明了半仿生提取的优越 性 ;当归中的多糖成分较多 ,测定干浸膏得率的时候 所测数值实际是干浸膏与吸收水分的和 ,故在测定 干浸膏得率后又以甲苯法测定了水分的含量以明确 干浸膏的实际得率 。
按上述方法 ,只将三次煎煮水的 p H 依次改为 2. 00 ,6. 80 ,8. 00 ,依法得半仿生提取液 ( SB E 液) (每 1 mL 样品液相当于原处方药材 0. 25 g) 。挥发 油另器保存 。 2. 2 供试液的制备 取 SB E 液 、W E 液各 10 mL , 于蒸发皿中水浴蒸至近干 ,加硅藻土 3 g ,搅匀 ,烘 干 ,研细 ,以乙酸乙酯 :甲酸 (19 :1) 为提取液 100 mL 进行索氏提取 2 h ,回收溶剂 ,以甲醇定容至 5 mL , 即得到供试液 A ,B 。 2. 3 对 照 液 的 制 备 精 密 称 取 阿 魏 酸 对 照 品
2. 5. 3 精密度实验 取 220μg ·mL - 1 阿魏酸对照 液 20μL 进样 ,连续进样 6 次 ,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 峰面积 ,RSD = 1. 20 % ,表明精密度良好 。 2. 5. 4 稳定性实验 取同一供试液 A 进样 ,于 1 天内按上述色谱条件重复测定峰面积 5 次 , RSD = 2. 96 % ,表明仪器稳定性良好 ;取同一供试液 A 按 上述色谱条件每天测定峰面积 , 连续 5 d , RSD = 1. 60 % ,表明日间稳定性良好 。 2. 5. 5 阿魏酸的含量测定 取供试液 A 与阿魏酸 对照液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峰面积 ,结果见表 2 。 阴性对照液在相同的色谱条件下未见干扰色谱峰 , 结果见图 2 。
观察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
相同深蓝色荧光斑点 。
2. 5 阿魏酸的含量测定
2. 5. 1 色谱条件 色谱柱 : Shim2pack CL C2ODS
柱 ;流动相 :甲醇2含 1 %醋酸的水 (30 ∶70) ;检测波
长 :322 nm ;流速 :1. 0 mL ·min - 1 ;柱温 :35 ℃;定量 阀 :20μL 。
表 2 当归 2 种方法提取液中的阿魏酸含量
含量 (ρ/μg ·L - 1)
1
2
3
x (ρ/μg ·L - 1)
RSD ( %)
SB E 液 349. 36 355. 32 349. 57 351. 42
0. 96
WE 液 234. 72 240. 91 231. 94 235. 86
1. 95
的混 合 煎 煮 液 4 mL , 精 密 加 入 阿 魏 酸 对 照 液 (220μg ·mL - 1 ) 1 mL ,制备成供试液 ,按样品测定 方法测定 ,结果见表 3 。
表 4 当归 2 种方法提取液干浸膏得率测定结果
含量 (ρ/ g ·g - 1)
1
2
3
x
RSD
(ρ/μg ·g - 1) ( %)
SB E 液 0. 5656 0. 5639 0. 5653 0. 5649
0. 16
WE 液 0. 4908 0. 4932 0. 4908 0. 4916
0. 28
表 3 阿魏酸加样回收率实验测定结果 ( n = 6)
加入量 测定量 回收率
x
RSD
( m /μg) ( m /μg) ( %)
( %) ( %)
1 262. 20 220. 00 470. 68 94. 76
2 262. 20 220. 00 478. 29 98. 22
3 262. 20 220. 00 480. 56 99. 25 98. 71 2. 17
山东中医杂志 2009 年 4 月第 28 卷第 4 期
·261 ·
·中药园地 ·
当归两种方法提取液成分比较
王 芳 ,孙秀梅 ,张兆旺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 济南 250014)
[ 摘要 ] 目的 :比较当归单味药的提取方法 。方法 :采用半仿生提取法 (简称 SB E 法) ,水提法 (简称 WE 法) 进行对当归进 行提取 ,以阿魏酸和干浸膏得率为指标比较研究 ,阿魏酸采用高效液相法定量 ,干浸膏采用重量法测定 ,另外辅以水分测定 。 结果 :两个指标均为 : SB E 法﹥ WE 法 。结论 :半仿生提取法优于水提取法 。
[ 关键词 ] 当归 ;提取方法 ;阿魏酸 ;干浸膏 [ 中图分类号 ] R283. 1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02572358X(2009) 0420261203
当 归 为 伞 形 科 植 物 当 归 ( A n gelica si nensis Diels) 的干燥根 ,是临床常用药 ,俗有“十方九归”之 称 。在我国第一部本草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中被列 为既能祛邪又可补虚的中品 。对当归的性味和归经 的认识 ,历代医家基本相同 。一般认为其味辛 、甘 、 而性微温 ,归心 、肝 、脾三经 。当归为血家之圣药 ,具 有补血活血 、调经止痛 、润燥滑肠等功效 。 1 仪器与材料
2. 7 水 分 测 定 精 确 称 取 已 干 燥 的 干 浸 膏 于 500 mL圆底烧瓶中 ,加约 200 mL 甲苯 ,连接水分测 定装置 ,从冷凝管上口注入甲苯 ,置水分测定管狭长 部分满口 ,加热保持每一秒滴下 2 滴甲苯液 ,至水分 测定管中水分的量不再增加 ,静置并读数 ,结果见 表 5。
结果见表 1 ,图 1 。
表 1 阿魏酸标准曲线测定值
进样浓度 (ρ/μg ·mL - 1 ) 44
峰面积
1921077
88 3951993
176
220
440
6993227 10373184 21023496
[ 收稿日期 ] 2008210209
图 1 阿魏酸标准曲线图
·262 ·
山东中医杂志 2009 年 4 月第 28 卷第 4 期
表 5 当归 2 种方法提取液干浸膏的水分测定结果
含量 ( %)
1
2
3
x
RSD
( %)
( %)
SB E 液 3. 6597 3. 6571 3. 6296 3. 6488
0. 46
WE 液 3. 4915 3. 4925 3. 4796 3. 4879
0. 21
图 2 阿魏酸高效液相色谱图 1. 阿魏酸对照品 2. 样品 3. 阴性对照品 a. 阿魏酸色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