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血液系统疾病11-14节I.单选题(共 200 题,0 分)1. (0 分)活化蛋白C(APC)能灭活下列哪些因子A. 因子Va和ⅧaB. 因子Ⅶa和XaC. 因子Ⅸa和ⅨaD. ATⅢ和肝素辅因子Ⅱ2. (0 分) .男性,40岁,确诊慢性肝炎5年,发现腹水征,近2月牙龈出血,鼻出血,皮肤散在瘀斑住院。
体检:慢性病容,巩膜黄染,脾肋下5cm,移动性浊音(+),病人有明显的出血倾向。
最主要原因是:A. 脾功能亢进致血小板减少B. 胆道梗阻致维生素K吸收障碍C. 肝脏对凝血因子合成障碍D. 血中有抗凝物质E. 肝病引起获得性血小板功能障碍3. (0 分)血小板粘附率和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对诊断下列哪种疾病是正确的,确答案是:( )A. 两者均增高见于血管性血友病B. 两者均减低见于血小板无力症C. 前者增高,后者减低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D. 前者减低,后者增高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4. (0 分)关于急性ITP,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多见于成人B. 多见于女性C. 骨髓巨核细胞以幼稚型为主D. 大多数病人可迁延不愈转为慢性型E. 血小板寿命正常5. (0 分)女性45岁,发热、咳嗽5天,皮肤大块紫斑1天,体检体温38℃,脾助下2cm。
Hb 90g/L,白细胞14.0×109/L,血片早幼粒细胞0.36,PLT 23×109/L, 凝血酶原时间18秒(对照12秒), 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试验)阳性,纤维蛋白原1.4g/L。
最可能的诊断是:A. 肺炎并发DICB. 再生障碍性贫血C. 药物所致血小板减少D.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并发DICE. 维生素K缺乏6. (0 分)下列哪项是慢性型ITP患者骨髓象的主要特点,确答案是:( )A. 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B. 巨核细胞增多和有成熟障碍现象C. 巨核细胞增多和明显左移现象D. 血小板巨大,异形和染色深7. (0 分)下列哪组检查结果符合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的诊断,确答案是:( )A. 出血时间正常,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延长B. 血小板计数正常,血块退缩良好,凝血时间正常C. 血小板计数减少,血块退缩不良,出血时间延长D. 纤维蛋白原减少,凝血酶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延长8. (0 分)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其实验室检查下述哪项不符A. 血小板计数进行性下降或<100×10↑<9>/LB.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对照3S以上C. 纤维蛋白原<1.5g/LD. 优球蛋白〉120分9. (0 分)下列哪一项凝血因子,产生场所一部分在肝,一部分在肝外组织A. 因子I,Ⅱ,VB. 因子ⅧC. 因子Ⅶ,Ⅸ,XD. 因子Ⅻ,Ⅺ,XⅢ10. (0 分)下列各项中哪一项正确?A. 再生障碍性贫血……凝血时间延长B.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Coombs试验阳性C. 甲型血友病…..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D.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降低E. 过敏性紫癜…...出血时间延长11. (0 分)在纤溶过程中可使纤溶酶原变为纤溶酶的物质是A. 纤溶酶原激活物(PA)B. α2-纤溶酶抑制物(α2-PI)C. α2-巨球蛋白(α2-M)D. α1-抗膜蛋白酶(α1-AT)12. (0 分)女性 42岁,因皮肤紫癜入院,血小板计数65x10^9/L,血块收缩不良,其血小板减少与下列哪项无关A. 药物如苯及其衍生物、噻嗪类、雌激素等B. 病毒感染C. 电离辐射D.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或Evan综合征等E. 大量出血如月经过多、痔疮出血等13. (0 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做骨穿的目的是A. 证明有无巨核细胞增生B. 证明有无幼稚巨核细胞C. 证明有无血小板减少D. 排除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其他疾病14. (0 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主要发病机制是A. 骨髓巨核细胞生成减少B. 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C. 脾功能亢进D. 产生血小板抗体E. 雌激素抑制血小板生成15. (0 分)血小板表面相关Ig的相应抗原是血小板膜上的哪种成分A. 磷脂酰丝氨酸和磷脂酰乙醇胺B. 磷脂酰肌醇和磷脂酰胆碱C. 糖蛋白Ⅱb/Ⅲa和糖蛋白IbD. 糖蛋白Ⅲb和糖蛋白V16. (0 分)获得性血小板功能异常症常见于下列哪种疾病A. 尿毒症B. 肝疾病C. 骨髓增生性疾病D. 应用抗血小板药物17. (0 分)男性,19岁,2日来出现皮肤紫癜,以下肢为主,两侧对称,颜色鲜红,高出皮肤表面,伴有关节及腹痛,应诊断为A.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B. 过敏性紫癜C. 急性白血病D. 急性关节炎E. 急腹症18. (0 分)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和补体测定对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意义,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PAIgG,M,A均可增高B. PAC3也可增高C. 是特异性试验D. 是非特异性试验19. (0 分)患者以皮肤粘膜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应选下列哪一组筛选试验,确答案是:( )A. 血小板计数,束臂试验,出血时间B. 血小板计数,凝血酶时间,出血时间C.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凝血酶原及凝血酶时间D. 纤维蛋白原,血块收缩,血小板计数20. (0 分)凝血酶的主要作用是:A. 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B. 加速FX酶复合物形成C. 激活FXD. 促进血小板凝集21. (0 分)受检血浆的凝血酶时间(TT)延长,可被甲苯胺蓝纠正则表明A. 因子Ⅷ,Ⅸ,Ⅺ缺乏B. 因子Ⅱ,V,Ⅶ缺乏C. 有肝素或类肝素物质存在D. 有FDP或异常纤维蛋白原存在22. (0 分)下列哪组疾病,出血时间测定正常,确答案是:( )A.特发性和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B. 血友病,缺铁性贫血C. 血小板无力症,血小板功能障碍D. 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血管性血友病23. (0 分)下列哪项是慢性型ITP患者骨髓象的主要特点A. 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B. 巨核细胞增多和有成熟障碍现象C. 巨核细胞增多和明显左移现象D. 血小板巨大,异形和染色深24. (0 分)下列哪一项是发现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的最简便试验A. 血涂片上体积巨大(如小淋巴细胞)的血小板>50%B. 体内外血小板粘附试验减低C. 血小板聚集试验正常,但对Ristocetin无反应D. 单克隆抗体(AN51,SW2)证实缺乏GPI625. (0 分) 18岁男性,因高热咳嗽二周,近两天鼻衄、呕血而来急诊,体检:皮肤有片状瘀斑,白细胞16×109/L,中性粒细胞0.90,血红蛋白70g/L,血小板12×109/L,凝血酶原时间19秒(正常对照13秒),纤维蛋白原1g/L, D-二聚体升高,尿红细胞++, 最可能的诊断是:A.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B. EVANS综合征C. 溶血性尿毒综合征D.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E.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26. (0 分)因子V,Ⅷ主要含于下列哪种血液成分中A. 硫酸钡吸附血浆B. 硫酸钡吸附血清C. 正常人贮存血浆D. 正常人贮存血清27. (0 分)急性型DIC高凝期患者的治疗原则,除消除病因、治疗原发病外,应首先考虑A. 补充水与电解质B. 应用抗血小板药物C. 积极抗纤溶治疗D. 及早应用肝素E. 输注全血或血浆28. (0 分)血片上红细胞呈棘形、盔形等异常形态时,可见于下列哪种疾病A.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B.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 血小板无力症D. 血友病29. (0 分)血小板MPV减少见于下列哪种疾病A. May-Hegglin异常,Alpport综合征B. Wishtt-Aldrich综合征C. 蒙特利尔血小板综合征D. 巨大血小板综合征和Swiss-cheese血小板综合征30. (0 分)硫酸钡吸附血浆中主要含下列哪一组凝血因子A. 因子Ⅶ和因子XB. 因子V和因子ⅧC. 因子Ⅱ,V,Ⅶ,XD. 因子I,Ⅲ,V,Ⅶ31. (0 分)关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概念,哪一种描述是错误的A. 急性型ITP与感染因素有关B. 血小板寿命缩短C. 骨髓巨核细胞总数减少D. 临床上是较常见的一种出血性疾病E. 急性型ITP多见于儿童32. (0 分)有关激活纤溶系统的途径,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 内激活途径B. 外激活途径C. 外源激活途径D. 共同激活途径33. (0 分)血小板表面相关Ig及C3测定对ITP的诊断价值,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 阳性率较高,特异性较低B. 阳性率较低,特异性较高C. 阳性率较高,特异性较高D. 阳性率较低,特异性较低34. (0 分)一男性患者,发热5天,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并见两下肢小腿胫骨紫癜,高出皮面,实验室检查结果:Hb125g/L,白细胞5.5×10↑<9>/L,血小板计数120×10↑<9>/L,束臂试验阳性,凝血酶原时间12S(对照12S),血块收缩良好,纤维蛋白原2g/L,该例诊'断是A.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B. 过敏性紫癜C.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 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5. (0 分)一患者术后伤口渗血不止,临床疑有DIC,你应选择下列哪一组筛选试验,确答案是:( )A. 出血时间,束臂试验,凝血时间B. 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测定C. 血小板计数,血块收缩,出血时间D. 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36. (0 分)具有促进血小板聚集作用的是A. 血小板第3因子B. 血小板第4因子C. 血小板促生长因子D. 血小板激活因子37. (0 分)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作有关的实验室检查时,下列结果哪一项是不符合的A. 出血时间延长B. 血小板计数减少C.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D. 血块收缩不良E. 骨髓巨核细胞增多38. (0 分) ITP作骨髓检查的主要目的是A. 检查有无巨核细胞增多B. 观察骨髓增生程度C. 证明血小板生成障碍D. 排除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其他疾病39. (0 分)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下列哪种血小板抗体特异性较强A. PAIgAB. PAIgGC. PAIgMD. PAC340. (0 分)患者,男性,16岁, 6周前双膝双踝关节肿痛, 1周后发现双下肢出现密集大小不等紫红色出血斑,约3-4天后渐退,但数日后再现新出血斑。
一周前出现腹部阵发性绞痛、伴腹泻。
近2天有血便。
查体:下肢、皮肤密集新旧不等出血斑,无破溃,双膝关节肿胀,压痛,脐周有压痛。
血象:WBC 15×109/L,Hb90g/L,BPC260×109/L,BT2’CT2’。
关于此患者的诊断下列哪项更确切A.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B. 过敏性紫癜关节型C. 过敏性紫癜混合型D. 过敏性紫癜皮肤型E. 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41. (0 分) ITP首选治疗是A. 脾切除B.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C. 糖皮质激素D. 输浓缩血小板悬液E. 长春新碱42. (0 分)哪项不符合血友病?A. 凝血时间延长B. 凝血酶原时间正常C. 血小板正常D.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E. 出血时间延长43. (0 分)对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最重要的根治措施是,确答案是:( )A. 根治诱发DIC病因B. 肝素,新鲜血同时应用C. 改善微循环D. 抗休克E. 抗纤溶44. (0 分)患者女性30岁,四肢皮肤反复出现紫斑已一年余,查:肝脾未扪及,Hb110g/L,PTL60×109/L,骨髓:粒、红系统基本正常,巨核细胞增多,你考虑诊断是什么?A. 再生障碍性贫血B. 脾功能亢进C. 白细胞不增多性急性白血病E.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45. (0 分)血小板第3因子缺乏症,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 血小板粘附试验正常B. 血小板聚集试验正常C. 血小板第3因子有效性增加D. 血小板释放反应正常46. (0 分)诊断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的佐证是,确答案是:( )A. 血涂片上体积巨大(如小淋巴细胞)的血小板>50%B. 体内、外血小板粘附试验减低C. 血小板聚集试验正常,但对Ristoeetin无反应D. 单克隆抗体(AN51,SW2)证实缺乏GPIb47. (0 分)血小板表面相关Ig的相应抗原是血小板膜上的哪种成分,确答案是:( )A. 磷脂酰丝氨酸和磷脂酰乙醇胺B. 磷脂酰肌醇和磷脂酰胆碱C. 糖蛋白Ⅱb/Ⅲa和糖蛋白IbD. 糖蛋白Ⅲb和糖蛋白V48. (0 分)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不包括A. 碎片DB. 碎片CC. 碎片ED. 碎片Y49. (0 分)患者女性,35岁,平素体健,五年前开始月经过多,妇科检查有子宫肌瘤1 ´1.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