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语文活动课的探究

初中语文活动课的探究

初中语文活动课的探究
近年,语文教学领域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改革热点——活动课。

我校的语文教学正改变传统的
单一的课堂传授形式,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特征的语文活动课正异军突起,以其生动活泼,切实有效得到学生的欢迎。

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
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措施。

一、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单调乏味、枯燥无趣,以至于学生们讨厌语文,害怕语文,
甚至渐渐远离语文。

究其原因,主要是语文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脱节,缺乏现代生
活气息,正是由于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注入式,学生缺乏自主的实践,才导致了语文课堂气氛
的深闷,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语文教学质量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需要。

因此,语文教学要
走出困境,必须强调语文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特别要注重学生联系
生活实际自主地进行语文学习实践。

语文课外活动的开展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条充满希望的途径。

语文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
的组成部分,包括课外的阅读活动、写作活动、听话说话活动、写字活动和参观访问活动。

因此只有把课外活动列入语文课程,给予教学目标、内容和进程的规定,才能根本解决语文
课外活动难以落实,难以坚持的问题。

二、从教育学看,学科教学的任务和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由知识向能力迁移,只有培养学生的
运用能力和自学能力,学生的文化素质才能得到真正提高。

而任何一种能力的形式和发展,
都离不开主体实践。

语文活动课强调活动过程中学生自始自终的积极性参与,强调学生在活
动过程中自我设计,自我活动和自我感受、体会,从某种意义上讲,活动课可以说是可行性强、操作过程具体的实践应用课,它将有力地促进学生把学过的语文知识进入消化,吸收并
转化为能力。

三、语文活动课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相比,有独特的优势。

语文活动课的“活动”,主要指学生的学习活动。

主要侧重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因此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有明显的区别。

语文活动课能做到把思想性寓于知识性之中,用趣味性带动知识性,使知识活灵活现,更好
地把语文教学的审美和人文因素挖掘出来。

比如在诗歌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诗歌
的意境之美,可以开展配乐诗朗诵,或者是一次为诗配画的比赛。

这都需要学生在了解诗歌
的语言这个工具的基础上,从人文精神方面进一步深化。

课堂教学的一个明显弊病就是不利于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个别情况进行教学。

学生在个体上存
在着差异,每个学生的兴趣所指向的对象是各不相同的,在语文活动课中,有的学生喜欢阅
读艺术体品,有的喜欢看电影和戏剧,有的喜欢写诗歌散文一,有的喜欢辩论、朗诵、演讲,而多样的语文活动性正可以提供他们一个选择的机会,发挥自已的个性和特长。

教师也可以
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以及知识能力缺陷有目的加以锻炼。

语文课堂教学的最终指向是一种求同思维,而语文活动课中更多要求学生发挥求异思维,从
各个角度出发,寻求多种答案和结局。

比如《皇帝的新装》课本剧的写作过程中,有的学生
选择了为其加上结尾。

学生们在大胆想象的基础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剧本,骗子的结局各
不相同。

四、开展语文活动课中还应注意几个问题。

1、既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活动课必须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但返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任不管,让学生自发“活动”。

课前对活动的设计,活动中的
组织引导、点拨,活动后结束的总结,点评等。

都需要教师为此付出心血和汗水。

2、必须切实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活动。

语文活动课要促使每个学生提高语文素质,必须确保每一个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积极参与语文
活动。

3、必须使语文活动既生动活泼又切实有效。

语文活动课无疑应该做到内容和形式具体形象,活泼有趣,让形式喜闻乐见,学得轻松愉快。

但一定要考虑什么样的语文教学内容适宜采用
什么样的活动形式,怎样的活动过程对学生提高语文能力有促进作用,并在活动的各个阶段
引导学生扎实掌握学习内容,认真检查学习效果,使活动课既有声有色,又实实在在,每个
学生既乐意参加,又都各有收获。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语文教学改革的层层深入,通过语文活动课这座桥梁,将使语
文教学走向生活这片广阔的天地,使语文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广阔天地。

作者单位: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第二中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