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班级具体管理措施高三班级具体管理措施。
教育有规律,但没有一条规律适合于所有的学生。
我们要多和别人交流探讨,遇到的问题,结合自己的实际思考、探索适合自己的管理路子,在实践的过程中再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总结,以使教育工作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面向全体学生、用爱打动人。
高三班级具体管理措施1、保持平常心。
大战在即,主帅的冷静坐镇事关军心。
若未战而主将先乱阵脚,战则必败无疑。
事实上有些班主任平时工作过程做的扎实有效,却在高考时败的一塌糊涂。
究其原因,我以为是班主任在备考管理时工作急功近利,自身先失去平常心。
俗话说:欲速则不达。
心理学上也说适当地心理暗示会起到积极作用,而过于强烈的心理暗示则有害而无益。
面对高考我们应该注重过程淡化结果。
而有些班主任却不然,“目标”、“名校”整天挂在嘴上,结果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事实上在积极备考的关键时刻,我们常会犯一些看似简单的错误。
我们经常提醒学生保持平常心,然而自己失去平常心却不知。
如:面对一次次的联考成绩,我们会不厌其烦地进行分析;面对某一位同学成绩的波动,会显得焦虑万分;甚至面对学生课下休息时的放松也会大发感慨。
鞭策、提醒、思想工作便会成为家常便饭。
整个班级上空笼罩在一片紧张不安的备考氛围之中,如此备考焉能取胜。
实质上平常心亦是智慧、自信、博大的代名词。
拥有一颗平常心,你会笑看人生,任云卷云舒,宠辱不惊,这是一份智慧。
拥有一颗平常心,你会淡看成败,任风起潮涌,波澜不惊,这是一份勇气。
拥有一颗平常心,你会赢得未来,任鲜花掌声,平定自若,这是一份淡定。
可以说备考最后阶段谁拥有平常心,谁就会赢在前。
事实上谁拥有平常心谁还会获得学生对他的钦佩。
2、给学生空间。
高考是能力检测,学习不会迁移、归纳牢固掌握,要想在高考中获胜是很难的。
进入高三后程可以说学生整天与书山题海打交道,六位老师轮番上阵,可以说学生应接不暇、疲惫不堪却又不敢掉以轻心。
此时我以为应多给学生一些空间---自主学习的空间,适度休息的空间。
班主任要做好各科教师的协调工作,晚自习除答疑外尽量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消化吸收时间。
班主任同样不要占据学生过多的休息时间。
随着高考的临近,班主任似乎意识到自己的工作越来越重要,因而到班的次数较已往多,到班的激励话语较已往多,到班找学生谈心的次数愈来愈多……这样的“勤”很少有人指出更没有人去指责,殊不知班主任这样的“勤”占去学生许多宝贵时间。
韩愈在他的一篇关于勤政的文章《种树郭橐驼传》中就深刻地指出“保农时,勿扰民”的治理方略。
高考备考我们做班主任的也应谨防好心办坏事。
在此并不是说在高三后程就不管不问,相反我们的工作更要有计划性、实效性。
有针对性的集中讲要比零零碎碎、婆婆妈妈地讲强,有计划的适时开展工作要比杂乱无序的想到哪干到哪强。
给学生空间,事实给学生创造了更有利的学习环境。
关心爱护学生,有时我们得实事求是地换位思考。
3、指导零失误。
运动赛场上优秀的教练员会帮助选手考虑一切可能发生的情况。
同样优秀选手不仅要考虑现在,也要考虑即将发生的一切。
作为班主任应帮助学生认识高考,告知高考该注意的点点滴滴,做到指导细致确保零失误。
班主任都经历过高考或有的送走过多届毕业生,而我们的学生面对高考却是全新的感觉,他们或迷惑、或茫然,因此细心指导尤为重要。
任何考试在能力训练上是高要求的,它要有区分度,而在操作过程中却是程序化的,它要求规范细心。
作为班主任我们在考前完全有能力充分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就考试过程做到细致指导,确保过程不失误。
诸如:如何克服考试紧张情绪,如何安排考前半小时,如何保证积极乐观情绪等。
其实这些指导不是仅到高考来临时才去做,在学生进入二轮高考复习时就应开始加强指导。
一方面,答题指导不是一蹴而就的,需反复训练。
另一方面,二轮复习进入了高考模拟阶段,指导学生正确认识高考,有利于学生克服浮躁心理或战胜疲乏状态。
高考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除应有的知识要求外,还有答题能力和测试心理的要求。
要想我们的学生在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我想这些细心全面的指导必不可少。
高三班级具体管理措施一、尊重、关爱学生班主任尊重学生的人格,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威信,善待每一位学生,使师生关系平等,激发学生自我肯定意识。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既能发挥班主任的引导作用、教育作用,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融洽的师生关系能使班级气氛活跃,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才能取得成功。
对于一个班级,高考备考中班主任是关键,高三班主任工作必须是班级管理、思想教育、心理指导相结合,必须主动地协调各科任老师的关系,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沟通。
做到学校、社会、家长有机结合,促使学生各科成绩平衡发展。
班主任工作要时刻记得为学生着想,学生十一年的寒窗苦读就剩关键的一年,这一年对我们学校的绝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关乎命运的一年,他们以后的人生都只能靠自己拼搏,所以我们高三班主任肩挑的责任更为重大。
我们应从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更多地去关心他们,了解他们。
让他们感到我们班主任既是他们的严师,又是他们的朋友。
走进学生的心里,以情感人。
班级管理要以情感为出发点,只有把情感倾注到学生的心田,师生之间才能产生心心相印的体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深入学生了解学生。
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还要关爱学生的心理、身体情况。
我校部分学生寄宿学校,学生一般一周才能回一次家,更需要班主任关心他们的生活情况。
隔三差五的去学生宿舍看看、聊聊,这样更便于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和困难。
在学生困难的时候,送去温暖,把他们当孩子、当朋友,学生把我当老师、当朋友,正是由于这种真诚的师生关系,塑造了师生和谐、共谋发展的班级。
二、念好班级管理的三字经“细”“勤”“早”是班级管理的法宝。
要细化学生的自我管理。
对学生的管理,如果仅靠师生间的个人感情,则易造成管理上的放纵及随意。
因此,开学之初我就要制定一个科学规范切实可行的班规。
更重要的是班规的落实。
在其操作过程中,如果仅靠班主任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行,这就要求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了。
但这并不等于班主任完全撒手不管。
班主任要及时给予支持、帮助、指导,必要时给予纠正。
优良班风的形成,更多的依赖于平时的点滴工作。
作为班主任,我深深的懂得,班级工作是琐碎的,细致的,他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但是,班级管理又无小事,班主任一定要善于小题大做,向细节要管理质量。
因此,我总是善于抓住一些学生表现出来的小错误,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明辨是非,从而弘扬正气,杜绝不良习惯。
这一切,都保证了每一个学生在这个集体中健康发展,也保证了我们班在最后的冲刺阶段能够取得优异成绩。
班主任管理班级,要勤一点点,要早一点点。
“书山有路勤为径”在用这句话告诫学生时,自己也觉得这句话同样适合于班主任工作。
教室是班主任工作的主阵地,所以班主任应勤到班上去,我经常在早操前,早饭后、午自习、晚辅导时去班上看看、走走、问问、谈谈。
班主任到班上去不仅要勤还要早,要在上课铃响之前,因为此时学生的学习状态才是自发的状态、真实的状态,没有逼迫、没有伪装,如果课前的学习气氛浓厚,学习积极性高,还有什么理由怀疑课堂上或自习课的学习热情呢?相反如果班上学风出现问题,最先失守的就是课前的学习阵地,因此课前班上的氛围变化更有利于分析班上的学风状况。
同时班主任去的早,还能起到示范作用,班主任到班上后,一定要多待一阵子,在我班上专门有一套桌椅是为自己准备的。
每次利用上课前或自习课后,我就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改作业或备课或给同学解答问题,陪着同学们一起上自习,看着同学们都各自安静忙碌的复习,自己也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学生时代,每到这个时候就感到自己很快乐很充实。
从某种意义上说高三班主任的工作成绩就是坐出来的,陪出来的。
这样做可以给学生在信心上给予鼓励,让学生感到自己在学习最困难、最艰苦的时候,自己并不孤单,有这么多的同学,有老师的陪伴,从而增加必胜的信念。
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久而久之,不必多讲,学生自然会按要求去做。
三、围绕学习开展班级工作。
要加强高三学生的学习指导,努力提高学生总分成绩。
促使学生各科成绩平衡发展,提高总分成绩,这是高三这一年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
每次考试后班主任要认真的分析情况,研究对策。
不仅要让学生清楚“6—1=0”的道理,更重要的是我们教师怎样把握好这一等式。
允许学生有强的学科,但决不能让学生有弱项。
要班与班比,学科与学科比,学生与学生比,在比较中找差距,在比较中找问题,在比较中提高。
指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合理分配时间,合理利用时间。
经常与任课老师沟通。
大家知道,一个班仅仅靠班主任一个人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才能把整个班级搞好。
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班主任积极主动地去协调、去沟通。
每次模拟考试结束之后,我都及时把全班成绩印发给各科老师,经常和任课教师在一起坐坐,分析一下学生的考试成绩,总结一下近一段时间的班级情况,讨论一下后阶段的工作该怎样去做。
只有与任课老师之间形成默契的配合,才能对工的计划有一个统筹的安排,工作起来才能有条不紊。
高三班级具体管理措施一、树立正确的班级管理观念作为班主任,面对自己的班级都会萌生这样一种美好的愿望:竭尽全力把自己的班级管理好,努力创建一个优秀班级。
那么怎样才会把自己的期望变成现实,多数班主任的思维定势是想方设法改变学生,把学生改变成符合自己心愿和要求的学生。
而事实上这种思考在实践中并未起到预期的效果。
魏书生认为:“改变自己和改变外界,应该前者先行。
不这样,改变外界就是一句空话。
一个没有任何能力,一个连自己都驾驭不了的人,谁能相信他会有能力驾驭别人呢?”魏书生的话给我们这样的启示:班主任要想改变学生,应采取内向的思维方式,改变自己传统、低效的工作做法,高瞻远瞩树立全新的班级管理观念。
只有树立先进的班级管理观念,才会产生积极的班主任工作行为,最终创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才会化为现实。
魏书生作为一名杰出的教育改革家,其语文教学改革所取得的斐然成绩与其成功的班级管理是息息相关的。
而其成功的班级管理与其树立正确的班级管理观念又是分不开的。
魏书生的班级管理启示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应该树立这样的观念:1、树立素质教育观念,努力提高班级个体成员的全面素质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是由每个个体成员较高的全面素质水平构成的。
班主任通过实施有效的班级管理,促使班级每一个成员的全面素质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这是创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的必要条件。
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轻德、抑美弃体的作法都会导致班集体的畸形发展。
一般人认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理应有一个出色的学习成绩。
这是无可厚非的。
但关键是我们采取怎样的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事实上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会极大地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一个素质全面的学生一定会保持学习的自觉性,持久的学习动力,优异的学习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