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卖油翁》听课记录及评议

《卖油翁》听课记录及评议

思路清晰,循循善诱
——《卖油翁》听课有感
第一初中侯宏东
3月31日上午,听了黄山市屯溪六中李劲梅老师所授《卖油翁》,听课内容及感想记述如下。

这节课的主要环节有:
首先,多媒体显示本节课的学习要点。

二、走进作者
多媒体显示作者欧阳修的生平经历及创作成就。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应该是“走近作者”,李老师可能是疏忽了,用“走进作者”是说不通的。

三、读准课文
李老师先带领学生正音,然后听视频录音朗读课文。

四、读懂课文
1、李老师首先带领学生解释字词,翻译课文,逐段解决。

每段结束后,让学生默读一篇,疏通文意,然后再进行下一段。

依次推进。

2、随堂检测。

翻译两个句子。

3、给出没有标点的课文,让学生断句。

以此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情况。

4、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播放音频链接。

五、读透课文
1、思考一:开篇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2、思考二:文章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
3、小结:1、陈尧咨及卖油翁性格特征。

2、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4、谈谈阅读文章后受到的启发
5、再读课文,要求读出“味”来。

六、布置作业
1、背诵
2、根据课文,想象在卖油翁走后陈尧咨独步园子里的所为所想,写一篇短文。

文言文教学,大抵上也就是李老师所概括的本节课学习要点,即读、记、思、谈。

这也是一篇文言文教学的基本思路。

一篇文言文教学,首要任务就是要会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韵味;其次就是识记任务,包括文学常识、字词解释、句子翻译等,记准背熟是基本任务;第三步就是文中的人物形象塑造方法及形象特征;最后就是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并能够学以致用,结合现实,谈谈受到的启发。

李老师本节课,基本上也就是按照这样的步骤来实施的。

这节课最主要的亮点,是李老师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她从描写方法、人称、句式、词语等角度,通过三个交锋,层层推进,把两个人物的形象在对比中,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加之李老师又辅之以一定的肢体神态语言,语言表达也有一定的情感,应该说,学生听的是津津有味的。

但李老师这节课可能准备的时间仓促,在一些细节方面,还是有一些瑕疵的。

1、第二环节,走进作者,这是说不通的,应该是走近作者,虽是一字之差,实则有千里之谬。

2、在“读懂课文”环节,设置了一个“随堂检测”,只是简单地搞了两句翻译,显得有点不疼不痒,没有来头,也没有意义,有点为了环节设置
而设置。

3、在“读透课文”环节,她说称陈尧咨为“公”,一则表示尊重,二则表示陈尧咨已经去世。

这如果不是口误,真乃是信口开河。

称陈尧咨为“康肃公”,才是这个意思,关键在康肃二字,因为康肃是谥号,谥号是过去有身份有地位的大臣死后朝廷给的定评。

在这里,李老师又说“翁”是平民老头,其实,“翁”也并不是特指平民老头,它的一个义项是对老年男子的尊称,可以是普通人,也可以是有一定身份的人。

课堂教学语言要精准,不能想到哪就说到哪,因为随口乱说,对学生会产生误导作用。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不仅要有一定的教育教学方法,更要有深厚的文化功底,这样才不至于在课堂上弄巧成拙,时常出现“误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