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第一单元测试卷时间: 90 分钟分值:100卷首语:“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藏戏》四篇课文,了解了不同地方的特色与风俗,感受到不同地方的风采和趣味。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单元,写好每一个字,做好每一道题,细心答题,认真审查,你一定是最棒的!一、默写《元日》,书写正确美观,行款整齐。
(2分)二、看拼音,写词语。
(10分)nián gāo jiǎo bàn tān fàn áo zhōu tián nìtāng chí guàn shū nóng chóu rǎn gāng zhǒng zhàng三、选择题。
(第1题4分,第5题2.5分,其它一题1分,计15.5分)1.请把下列每组加点词语中两个错误读音圈出来,并把正确读音写在题后括号里。
(1)A.掺.和(cān) B.栖.息(qī) C.机杼.(shū) D.五侯.(hóu) ( )(2)A.黄焖鸡(mēn) B.分外(fēn )C.吞噬.(shì) D.迢迢..(tiáo ) ( )(3)A.正月(zhèng) B. 甜黏(nián)C.皎皎..(jiāo) D.间断(jiān)( )(4)A.擢.素手(zuó) B.札札..(mò ) D.更(gēng)新 ( )..(zā ) C.脉脉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蜡月、风筝、栗子、万不得已B.除歹、浓绸、染缸、七零八碎B.亲戚、拜年、寺院、张灯结彩D.采绘、通霄、轿车、截然不同3. 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写在()里。
“彩”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颜色②彩色的丝绸③称赞、夸奖的欢呼声④花样,精彩的成分⑤戏剧、舞蹈正式演出前的化妆排演⑥获胜的预兆。
彩排()喝彩()丰富多彩()五彩缤纷()张灯结彩()4.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皎皎..(明亮)河汉女B.纤纤擢.(洗)素.(白)手C.泣涕.(眼泪)零.(落下)如雨D.盈盈..(清澈)一水间.(隔)5.下列诗句与注释不一致的一项是()A.食物寒冷,东风把御园柳枝吹斜。
(寒食东风御柳斜。
)B.他们只能含情凝视而不能用话语交谈。
(脉脉不得语)C.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
(冷露无声湿桂花)D.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不知秋思落谁家。
)6.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B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C.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D.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一个人是否有理想和信念,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B. 我们要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方法。
C. 我国的传统节日有清明节、儿童节、中秋节。
D. 造纸术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8.下列诗句中与我国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
A.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B.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9.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两句意思不同的一句是( )A.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B. 它们飞得这么低,不能看到遥远的家。
C.它们飞得这么低,能看到遥远的家。
D.谁也不能否认,它们飞得这么低,不能看到遥远的家。
10.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寒食》这首诗应该用赞美的语气诵读。
B.《寒食》这首诗采用的写作方法是借古讽今。
C.“纤纤.(qiān)擢.(zhuó)素手,札札.(zá)弄机杼。
”诗句中加点字注音都正确。
D.寒食节的传统习俗是吃冷食和禁烟火。
11.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北京春节》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重要日子有腊八、二十三小年、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节。
B.《腊八粥》一文通过主人公八儿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体现八儿迫不及待地想吃腊八粥, 心理活动变化构成了本文的线索。
C.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喝粥两件事,其中等粥又写了四个场景:盼粥、分粥、猜粥、看粥。
D.藏戏的“开山鼻祖”唐东杰布带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才结束。
四、把诗句补充完整。
(10分)1.__________________,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________。
2.迢迢牵牛星,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札札弄机杼。
__________________,泣涕零如雨。
__________________,相去复几许?__________________ ,脉脉不得语。
3.中庭地白树栖鸦,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今夜月明人尽望。
4.青青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 布德泽,。
__,焜黄华叶衰。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中劝人好好学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经典诵读: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里。
(10分)1.《老人与海》的“海”指的是()。
A.红海B.加勒比海C.黑海D.地中海2.老人睡觉的时候,经常做梦,梦见的内容多是()。
A.狂风巨浪、大鱼海龟B.妻子C.年少时的非洲、海滩上的狮子D.国家大事3.老人和小孩都喜欢看棒球新闻,老人喜欢的球队是()。
A.扬基队B. 希鲁克林队C. 费城队D.中国队4.《老人与海》是一部()小说。
A.长篇 B.中篇C.短篇D.微型5.小孩第一次与老人出海时有多大?()A.5岁 B. 6岁 C. 7岁D.8岁6.老人出海时准备的钓绳长到可以让鱼能游出多远?()A.75海寻 B.300多海寻 C.40海寻 D.125海寻7.老人晚上在海上航行,经常靠()来确定自己的航向?A.灯光 B.星位 C.月亮 D.太阳8.当老人的鱼饵被大鱼吃到时,老人一时难以将它拉上来,总会念叨着小孩,请问他一共念叨了()次?A.5次 B.7次C.9次 D.11次9.老人能根据鼠海豚的什么特征来辨别雌雄的?()A.体形B.体色C.叫声 D.喷水10.在老人把鱼骨拖回家的第二天早上,孩子来看望老人,见到他疲倦得熟睡不醒时,不禁()。
A.流下眼泪 B.微微一笑 C.皱起眉头 D.放声大哭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6分)留守儿童近半因父母外出打工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精神上和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为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某校团委开展了“走近留守儿童”的主题活动,通过同学之间结对子的形式,帮助留守生走出心灵阴影,健康快乐成长。
请你参加本次活动,并完成下列任务。
⑴下面是学生拟写的活动主题词,作为主持人,你选用哪一个更贴切?请简要说明理由。
①让世界充满爱②明天更美好③手拉手,心连心选项:(只填序号)(2分)理由:。
⑵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某高校研究机构对我省留守儿童的情况调查表,请你从中提炼两则信息。
(2分)福建省留守儿童抑郁情绪调查表抑郁频度经常有时很少没有百分比 5.9% 52.9% 35.3% 6.7% 解决方式对父母说对同学说对老师说不说百分比23.6% 35.5% 5.9% 35%①②⑶为了开展好这次活动,请你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2分)示例:给留守生集体过生日①②七、阅读理解。
(16.5分(一)(6分)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
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注释]①曾子:孔子的弟子;②女:通“汝”;③顾:回来;④彘:猪;⑤特:只不过。
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1分)A.①曾子之妻之市②听父母之教B.①其子随之而泣②今子欺之C.①汝还②顾反为汝杀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1分)A.曾子妻之市之:往B.顾反,为女杀彘反:同“返”C.妻适市反适:往D.特与婴儿戏耳特:特别3.解释加点的词。
(1分)(1)妻止.之止.()(2)遂.烹彘也遂.()4.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2分)(1)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2)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5.读了这个故事后,你认为曾子有必要杀彘吗?为什么?(1分)(二) 花灯(10.5分)节日往往最能集中地表现一个民族的习俗和欢乐。
西方的圣诞、复活、感恩等节日,大多带有宗教色彩,有的也留着历史的遗迹。
节日在每个人的童年回忆中,必然都占有极为特殊的位置。
多么穷的家里,圣诞节也得有挂满五色小灯泡的小树。
孩子们一夜醒来,袜子里总会有慈祥的圣诞老人送的什么礼物。
圣诞凌晨,孩子们还可以到人家门前去唱歌,讨点零花钱。
我小时候,每年就一个节一个节地盼。
五月吃上樱桃和粽子了,前额还给用雄黄画个“王”字,就是为了避五毒。
纽扣上戴一串花花绿绿的玩意儿,有桑葚、有老虎什么的,都是用碎布缝的。
当时还不知道那个节日同古代诗人屈原的关系。
多么雅的一个节日呀!七月节就该放莲花灯了。
八月节怎么穷也得吃上块月饼,兴许还弄个泥捏挂彩的兔儿爷供供。
九月登高吃花糕。
这个节日对漂流在外的游子最是伤感,也说明中国人的一个突出的民族特点:不忘老根儿。
但最盼的,还是年下,就是现在的春节。
哪国的节日也没有咱们的春节热闹。
我小时候,大商家讲究“上板”(停业)一月。
平时不放假,交通没现在方便,放了假店员也回不去家。
那一个月里,家在外省的累了一年,大多回去探亲了,剩下掌柜和伙计们就关起门来使劲地敲锣打鼓。
正月里欢乐的高峰,无疑是上元佳节——也叫灯节。
从初十起就热闹,一直到十五。
花灯可是真正的艺术品。
有圆的、方的、八角的,有谁都买得起的各色纸灯笼,也有绢的、纱的和玻璃的。
有富丽堂皇的宫灯,也有仿各种动物的羊灯、狮子灯。
羊灯通身糊着细白穗子,脑袋还会摇动。
另外有一种官府使用的大型纸灯,名字取得别致,叫“气死风”。
这种灯通身涂了桐油,糊得又特别严实,风怎么也吹不灭,所以能把风气死。
纽约第五街的霓虹灯倒也是五颜六色,有各种电子机关,变幻无穷;然而那只有商业上的宣传,没什么文化内容。
北京的花灯上,就像颐和团长廊的雕梁画栋,有成套的《三国》《水浒》或《红楼梦》。
有些戏人儿还会耍刀耍枪。
我小时最喜欢看的是走马灯。
蜡烛一点,秫秸插的中轴就能转起来。
守在灯旁的一个洞口往里望,它就像座旋转舞台:一下子是孙猴,转眼又出来八戒,沙和尚也跟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