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交安三类人员机考模拟真题(共19套第3套)机考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适用于A、B、C证结合2020年11月四川考试题型排版说明:1、机考120分钟内系统可以无限交卷,建议最多做两次,60分过关;2、所有模拟真题均摘抄于交安考试题库,虽说有近1500道的真题题库,但四川交安考试过关率很低,其难度不低于注安考试,光看书不练题不起作用,请认真做完19套模拟真题;3、根据编者考试经验,先做完该模拟考试卷再对答案效果更佳;4、最后祝您成功通过交安三类人员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共28题每题1分)1.台阶法施工应根据围岩条件和初期支护钢架间距确定台阶上部开挖循环进尺,上台阶每循环开挖支护进尺IV级围岩不得大于()钢架间距。
A.2榀B.3榀C.4榀 D.5榀2.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的,该协议无效;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个人经营的投资人给予()。
A.责令停止生产B.责令停产整顿C.责令限期改正D.罚款处罚3.机构是生产经营单位中专门负责()的内设机构,其工作人员是()人员。
A.;专职或兼职B.;专业C.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专业D.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专职4.现场供电系统的()处须做重复接地。
A.分闸箱B.开关箱C.分配电箱D.总配电箱5.以下属于高速公路外场设备用于直击雷防护的是()。
A.避雷针B.电涌保护器C.易击穿间隙D.阀型避雷器6.不良地质隧道地段应遵循()的原则进行施工。
A.早预报,预加固,强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快衬砌B.早预报,预加固,弱爆破,长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快衬砌C.早预报,预加固,弱爆破,短进尺,弱支护,早封闭,勤量测,快衬砌D.早预报,预加固,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快衬砌7.长度1km以上的隧道,隧道洞内起爆站距爆破位置不得小于()。
A.150mB.200m B.250m D.300m8.长度小于300m的隧道,起爆站应设在洞口侧面()以外。
A.40mB.50mC.60mD.80m9.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隧道的二次衬砌应及时施作,二次衬砌距掌子面的距离:IV级围岩不得大于(),V级以上围岩不得大于()。
A.150m;100mB.110m;90mC.100m;80mD.90m;70m10.以下隧道排水作业的规定中,错误的是()。
A.隧道内反坡排水方案应根据距离、坡度、水量和设备情况确定,抽水机排水能力应大于排水量的10%,并应有备用台数B.隧道内顺坡排水沟断面应满足隧道排水需要C.膨胀岩、土质地层,围岩松软地段应铺砌水沟或用管槽排水D.遇渗漏水面积或水量突然增加,应立即停止施工,人员撤至安全地点11.以下关于洞口开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先开挖后支护B.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分层支护C.不得掏底开挖D.不得上下重叠开挖12.以下关于明洞施工的规定中,错误的是()。
A.明洞开挖前,洞顶及四周应设防水、排水设施B.明洞应自下而上开挖C.开挖松软地层边、仰坡应随挖随支护D.明洞槽不宜在雨天开挖13.安全生产管理的最高境界是()。
A管理安全 B规范安全 C操作安全 D本质安全14.隧道双向开挖面间相距()时,应改为单向开挖。
A.15〜30mB.30〜45mC.45〜60mD.60〜75m15.台阶法施工应根据围岩条件和初期支护钢架间距确定台阶上部开挖循环进尺,上台阶每循环开挖支护进尺V、VI级围岩不应大于()钢架间距。
A.1榀B.2榀C.3榀D.4榀16.生产经营单位违规提取和使用安全费用的,政府()应当会同财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予以警告。
A.公安部门B.质量技术监督部门C.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D.工商行政管理部门17.施工企业的()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负总责。
A.技术人员B.项目经理C.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D.法定代表人18.我国现阶段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坚持()的方针。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B.事中控制与事后控制相结合C.经济效益第一D.技术先进19.王某为某国有矿山的主要负责人,下列关于王某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职责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组织制定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B.组织制定本单位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C.亲自为职工讲授安全生产培训课程D.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人的有效实施20.关于安全生产领域有关协会组织发挥的作用,表述错误的是()。
A.为生产经营单位提供安全生产方面的信息服务B.为生产经营单位提供安全生产方面的培训服务C.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D.发挥自律作用21.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定,公路等施工企业作业人员有权()。
A.拒绝接受施工交底B.修改施工交底和施工方案C.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D.修改工艺规格22.保证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人的主体是()。
A.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B.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C.生产经营单位的财务部门D.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23.张某在脚手架上施工时,发现部分扣件松动而可能倒塌,所以停止了作业。
这属于从业人员在行使()。
A.知情权B.拒绝权C.紧急避险权D.检举权24.根据《建设工程条例》,公路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情况应()。
A.由培训单位保存B.由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部保存C.由业主保存,交城建档案管理部门D.记人个人档案25.职业病防治工作应当坚持()的方针。
A.预防为主、安全第一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C.分类管理、综合治理D.预防为主、综合治理26.在某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其中符合《消防法》规定的是()。
A.将工地食堂建在木模板仓库的一个角落里B.因工期紧张,让从未接触过电焊工作的王某与其他工人一起焊接钢梁C.组织防火检查时,指派维修工李某更换灭火器中的化学药品D.对工人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和考核,并将考核不合格的工人赵某辞退27.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倍的工资。
A.2B.3C.4D.528.应急管理的四个阶段依次为()。
A接警、响应、准备、恢复 B.预防、准备、响应、恢复 C启动、响应、准备、救援 D准备、响应、救援、恢复二、多项选择题(共46题每题1分;少选、多选均不得分,每题有2~5个正确选项)29.安全理念发展的主要动力是()。
A.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B.生产自动化、信息化水平的提升C.科学技术的进步D.人类生命与健康意识的增强E.人类生产力水平的提高30.迄今为止,安全理念经历的三大转化是()。
A.从宿命理念向可控理念转化B.从关注单一安全因素向关注系统安全转化C.从关注财产安全向关注生命安全转化D.从关注安全向关注生命与健康并举转化E.从“物本”安全向“人本”安全转化31.下列费用可以在安全生产费用中列支的有()。
A.购买消防车的费用B.设置围挡的费用C.购买用电专用开关的费用D.施工单位组织对重大隐患进行评估的费用E.施工单位的招待费用32.以下属于较大安全生产事故的是()。
A.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的事故B.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的事故C.造成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的事故D.造成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E.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事故33.特种设备出厂时,应当随附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相关技术资料和文件,并在设备显著位置设置产品铭牌、安全警示标志及其说明。
A.设计文件 B.产品质量合格证明 C.安装及使用维护保养说明D.监督检验证明E.使用说明书34.新《安全生产法》建立了严重违法行为公示和通报制度,以下表述正确的有()。
A.要求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建立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信息库,如实记录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信息B.对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社会公告C.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必须在主流媒体公开做出检查D.通报行业主管部门、投资主管部门、同土资源主管部门、证券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金融机构E.通报新闻媒体和工商部门35.工会有权对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进行监督,提出意见。
A.工程进度B.工程质量C.同时设计D.同时施工E.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36.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健全(),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
A.作业人员岗前培训制度B.安全生产责任制C.安全生产规章制度D.安全检查机制E.应急预案37.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并制订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A.整改B.检测C.检查D.评估E.监控38.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并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
A.责任B.权力C.权利D.规定E.义务39.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当明确各岗位的()等内容。
A.责任人员B.责任范围C.考核范围D.考核标准E.责任时限40.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做出涉及安全生产的经营决策,应当听取()的意见。
A.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B.安全生产管理机构C.当地安全监管部门D.安全生产管理人员E.专业咨询机构41.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
A.技术要求B.危险因素C.防范措施D.事故应急措施E.环境评估42.()在有关环境服务活动中弄虚作假,对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负有责任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还应当与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其他责任者承担连带责任A.环境影响评价机构B.环境监测机构C.从事环境监测设备和防治污染设施维护、运营的机构D.从事环境保护产业的单位E.环保组织43.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
A.生产B.销售C.转移D.使用E.淘汰44.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等主管部门不依法履行职责的,有权向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举报。
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D.国有企业单位E.国有事业单位45.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责令其采取()等措施;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A.限制生产B.停产整治C.停止排污D.限期转产E.吊销执照46.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确认劳动合同无效的机构有()。
A.工商管理部门B.劳动行政部门C.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D.人民法院E.县级人民政府47.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