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名著及作者简介
的学生。周赧王三十五年(前280年)生于新郑(今 河南省新郑市),卒于秦王嬴政十四年(前233年) 。是战国末期韩国国君之子,中国古代著名的 思想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作为客居秦国 的法家代表人物,备受嬴政赏识,但遭到李斯 等人的嫉妒,最终被下狱毒死。他被誉为得老 子精髓最多的二人之一(另一人为庄周)。
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
盐 铁 论
是中国西汉桓宽根据汉昭帝时所召开的盐铁会议 记录“推衍”整理而成的一部著作。书中记述了当时 对汉武帝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 的一场大辩论。该书共分六十篇,标有题目,内 容是前后相连的。
桓宽,西汉后期散文家。字次公。汝南(今河南 上蔡西南)人。生卒年不详。汉宣帝时被举为 郎,后任庐江太守丞。著有《盐铁论》十卷六 十篇。
。为当时纵横家〔即策士〕游说之辞的汇编。 其中所包含的资料,主要出于战国时代,包括 策士的著作和史臣的记载,汇集成书,当在秦 统一以后。原来的书名不确定,西汉刘向考订 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策》。
的著作之一。
礼 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 记 著作之一。该书编定是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 【战国】 礼仪著作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是一部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的故事小说 干宝(?~336年),字令升,祖籍河南新蔡。
搜 集,搜集了古代的神异故事共四百多篇,开创了 初为著作郎,以平杜弢功,封关内侯,是一个
神
我国古代神话小说的先河,其中大部分故事,在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集我国
有神论者,他在《自序》中称,“及其著述,亦 足以发明神道之不诬也。”后迁至梅园(今海盐
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 。孔子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 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 尊为孔圣人、至圣、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文
宣皇帝、文宣王,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 首。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
作品
作品简介
作者简介
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是国别体史书,
又称《国策》,也称《短长书》。主要记载战国
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全书按东周、西 《战国策》是汇编而成的历史著作,作者不明
国 策
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 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 策,33卷,共497篇。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公元前 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公元前221年高渐离以筑 击秦始皇。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
记 古代神话传说之大成的著作。全书搜集了古代神 通元),自此,海盐成为干氏子孙繁衍的居住
异故事共四百多篇。
地。
诗
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论专著,写作时间,根据有 钟嵘,字仲伟,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人, 关材料推断,大约是在梁武帝天监元年(502)至十 生卒年不详。他在齐梁时代曾作过参军、记室
品 二年(513)间。
韩 非 子
提供了理论根据。 韩非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也比较突出,他首先提 出了矛盾学说,用矛和盾的寓言故事,说明“不 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的道理。 值得一提的是,《韩非子》书中记载了大量脍炙 人口的寓言故事,最著名的有“自相矛盾”、“ 守株待兔”、“讳疾忌医”、“滥竽充数”、“ 老马识途”等等。这些生动的寓言故事,蕴含着
《礼记》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 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名正则,字灵
均,一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
代。东周战国时期楚国(今湖北秭归县)人,他
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诗 是一个黄老之学的传播者。
歌史上一首最长的政治抒情诗。诗人从自叙身世 他创立了“楚辞”,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
材料,是《荀子》一书的主体。
山东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
倡性恶论,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
说’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
著的贡献。
《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
结合的法治理论。
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
供了理论武器,同时,也为以后的封建专制制度 韩非,尊称韩非子或韩子,韩王歇之子,荀子
离 骚
、品德、理想写起,抒发了自己遭谗言被害的苦 闷与矛盾心情,揭露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与朝 政日非的政治现实,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 理、
传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 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主张对内举贤能, 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因遭贵族排
不附和邪恶势力的自爱精神及对楚国至死不渝的 挤,被流放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
深隽的哲理,凭着它们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
合,给人们以智慧的启迪,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
三 国 志
记载中国三国时代历史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 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三国志最早以《 魏志》、《蜀志》、《吴志》三书单独流传,直 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书已合为一书。全 书一共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 五卷,《吴书》二十卷。 上海古籍出版社译《白话三国志》 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三国志》分 册)
十 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艺术上 有枚乘、傅毅、曹植、王粲等人的创作,例如
九 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 其中八首《玉台新咏》题为汉枚乘作,后人多
首 艺术风格。
疑其不确。
孔
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 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是汉乐府叙事
《孔雀东南飞》为乐府诗集,创作时间大致是 东汉献帝建安年间,作者不详,相传是当时民
中国古典文学
文学是用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语言艺术,是文化中极具强烈感染力的重要组成
部分。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 中令人瞩目的瑰宝。中国古典文学有诗歌、散文、小说以及词、赋、曲等多种表现形式,在各种文 体中,又有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从而使中国古典文学呈现出多姿多彩、壮丽辉煌的图景。几 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 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书 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 幼聪敏,“九岁能属文,诵诗赋”,成年后博 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 览群书,“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著有
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 《白虎通德论》六卷,《汉书》一百二十卷,
共八十万字。
《集》十七卷。
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 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 编纂而成。全书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章。首创语
封为“亚圣公”,被后世尊称为亚圣。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
况,字卿,赵国郇(今河北邯郸)人[1-5]
荀 子
为战国末期赵人荀况及其弟子所著。荀况本为孙 氏,故此书又称《孙卿对书》或《孙卿子》。西 汉刘向整理时定为32篇,它们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类是荀子亲手所著的22篇,一类是荀子弟子所 记录的荀子言行,共5篇,一类是荀子及弟子所引
,一说山西运城临猗县人。时人尊而号为“卿 ”,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 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华夏族(汉族),东 周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 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曾
用的材料,共5篇;前两类是研究荀子思想的直接 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
雀 诗发展的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 间为纪念“焦刘”的爱情悲剧而创作的,我们今天
东 发展中的重要标志。它原名为《古诗为焦仲卿妻 看到的版本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可能经过后人
南 作》,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全诗357句, 的修改。《孔雀东南飞》目前最早见于南朝陈
飞
1785个字,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与《木 国徐陵(507-582)编著的《玉台新咏》一书中
陈寿(233-297),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 (今四川南充北)人。西晋史学家。师事同郡 学者谯周(蜀国天文学家),在蜀汉时任观阁 令史。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 。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入 晋以后,历任著作郎、治书侍御史等职。280 年,西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陈寿当时 四十八岁,开始撰写《三国志》。
忠诚。
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汨
罗江(一说丹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
他的忌日。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在楚国民歌
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古 组诗名,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古诗 为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 诗 十九首》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 首编入《昭明文选》而成。曾有说法认为其中
等小官。
文 心 雕 龙
阳春 白雪
是中国第一部系统文艺理论巨著,也是一部理论 批评著作,完书于中国南北朝时期,分为“上、 下”两编,每编25篇,包括“总论”“文体论” “创作论”“批评论”“总序”等五部分。其中 总论5篇,文体论20篇,创作论19篇,批评论5 篇,最后一篇《序志》是全书的总序。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 月11日),华夏族,孔氏,名丘,字仲尼。祖
录之体,其书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 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共
籍宋国(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春秋末期 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孔子
论 语
二十篇。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 “义”、“礼”、“智”、“信”。《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 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 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 过重大影响。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约在两 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之一。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 等著。一说孟子弟子、再传弟子的记录。另一说 为孟子自著,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 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汉书· 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 。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86章。相传另有《孟子 外书》四篇,已佚(今本《孟子外书》系名姚士 粦伪作)。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各项活 动,及政治、教育、哲学、论理等学说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