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市东城区小升初语文真题及答案一、听老师读短文《胡杨,沙漠里最美丽的树》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1、短文介绍了胡杨的三个特点,分别是“特有的珍贵资源”“生命力顽强”和 ( )A、沙漠里往往见不到草木生长B、胡杨被称为“最美丽的树”C、是唯一能够生长成林的树种D、是一种非常年轻的植物2、短文开头描绘了胡杨树林在沙漠边缘( )A、早晨的景象B、中午的景象C、傍晚的景象D、深夜的景象3、最能体现胡杨生命力顽强的是( )A、胡杨把沙漠变成了梦幻般的世界B、关于胡杨的三个“千年”的传说C、胡杨起源不会早于200万年前D、你到了沙漠一定别忘了去看看胡杨二、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4、下列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凶悍(xiōng hàn)养尊处优(yǎng zūn chǔ yōu)B、敦厚(dūn hòu)卓有成效(zhuō yǒu chéng xiào)C、演绎(yǎn yì)积劳成疾(jī láo chéng jī)5、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百练成钢司空见贯B、异想不到与世隔绝C、触类旁通美不胜收6、下面词语中,带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万象.更新英雄形象.B、图.文并茂奋发图.强C、见微知著.著.书立说7、下面汉字笔画数相同的一组是( )A、旬麦B、乖炊C、蘸魔8、下面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五根手指同人群的全体一样,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B、为了把小学毕业典礼举办得更有特色,班里召开了讨论会,李嘉华同学积极踊跃,各抒己见地提出自己的看法。
C、很多事例证明科学并不神秘,只要善于发不发问并不断探索,解答了若干个疑问之后,你就能发现真理。
9、下面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是( )A、煮豆燃豆萁,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B、居里夫人从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了教科书里的新名词,变成了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变成了一条条科学定律。
C、这就是我们的总理。
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
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
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三、写词练习。
10、看拼音写词语,要把字写工整、匀称。
zhēng róng fěi cuì cán bào qīn shí()()()()chōu yē piě zuǐ róng yù róu zhòu()()()()gé gù dǐng xīn()四、根据句子的意思,用“思”字组成合适的词语,填写在句子里。
11、毛泽东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作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演讲,以此寄托对逝者的( )。
12、古人认为,心是( )问题的器官,所以《孟子》中有句话说“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13、请不要出声音,要保持安静,千万别打断他的写作( )。
五、根据提示按原文填空。
14、《囚歌》被称为用生命谱写成的雄壮乐章,饱含着诗人对革命必胜的信心。
正如诗中所写的那样: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15、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有句名言,一直激励着我做一个坚强的人。
那句名言就是: 。
你尽可以消灭他。
16、苏轼在游蕲水清泉寺时,看到兰溪的水向西流,有感而发,写下了《浣溪沙》。
其中“谁道人生无再少?!”抒发了自己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六、阅读短文《爸爸去哪儿了》,完成17-21题。
爸爸去哪儿了①前一段时间,《爸爸去哪儿》节目火爆荧屏,节目播出后,立即引来了强烈的追捧。
由此也引发了对于亲子问题的探讨,亲子问题是关系到祖国未来一代健康成长的大事,当前较为普遍的问题是,一些做父亲的往往忽视甚至放弃了自己教育子女的责任,致使孩子所受的来自父亲的教育严重不足。
中国的爸爸把养育孩子的责任都推到了妈妈身上!②新浪网曾对1988人进行了“你认为生活中孩子缺失父亲的教育吗”为话题的调查,呈现了这样的结果(图表1)。
图表1:“你认为生活中孩子缺失父亲的教育吗”调查结果③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也曾作过“心情不好时,谁最能理解、安慰你”的调查,也呈现了这样的数据(图表2)。
图表2:“心情不好时,谁最能理解、安慰你”调查结果④类似的调查很多,结果很相似,这些都是在向我们发问,中国的爸爸去哪儿了?⑤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调查结果呢?分析起来,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也是比较复杂的。
⑥原始社会中,爸爸会带孩子出门打猎,孩子很小就被爸爸带着去探索世界。
当今社会,爸爸则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工作上,母亲承担起了更多的教育子女的责任和义务。
⑦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一百多年前,孩子的生活技能是要向父亲学习的。
比如说木匠手艺是祖辈传下来的,孩子必须服从父亲的教育和管理。
但是现在,孩子接受的是学校教育,他们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学到知识,父亲的作用也就被削弱了。
⑧与外国相比,外国人更注重夫妻关系,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则是第二位的。
而中国第一位的关系是亲子关系,第二位的关系才是夫妻关系。
亲子关系中,显然母亲与孩子的关系更占优势,父亲与孩子的关系就被挤了一下,进而“退居二线”了。
⑨一个人的成长中,父亲的角色是重要的,是不可缺失的。
父亲的教育会使孩子在成长中变得坚毅、刚强。
这种品质是一个人成长中必备的。
在一个家庭里,不论是父亲还是母亲,都应该承担起教育子女的责任,都应该考虑到底怎么做,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出了多些乐趣,多些轻松,多些享受。
17、文章的题目《爸爸去哪儿了》,指的是18、新浪网关于“你认为生活中孩子缺失父亲的教育吗”的调查中,有人认为是缺失的。
19、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心情不好时,最能理解、安慰孩子的人是,而“父亲”与别人相比。
20、为什么会出现“爸爸去哪儿”的现象,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概括。
21、根据文章内容,请给“爸爸们”提出一两条忠告。
用一两句话写下来。
七、阅读短文《抱怨?行动!》,完成22-26题。
抱怨?行动!①是抱怨,还是行动?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不如意的、看不惯的事。
每到这个时候,有的人就会喋喋不休地抱怨。
其结果呢?如果选择用行动改变,会怎样呢?②我从小生活在农村,长大以后进城工作,定居下来。
一次,我接父亲来城里住。
父亲难得来一次城里,我就陪着他去公园游玩。
公园很美,芳草茵,鸟语花香。
可惜的是,有人把垃圾随手扔在草坪上,真是不堪入目。
我指着垃圾,摇头叹息:“这些人怎么这样,受没受过教育,素质太差了,让漂亮的公园大煞风景……”我边唠叨边继续往前走。
走了一会儿,我发觉父亲并没有跟上来。
我赶紧回头去找,看见父亲正弯着腰,仔细地捡拾地上的垃圾,他把饮料瓶一个一个地扔进垃圾箱,又蹲在地上把废纸、瓜子皮一点一点地捡到塑料袋里。
这时,走来一些路人,一位妈妈带着她的孩子,他们停下脚步帮父亲捡起来,几个和我年龄相仿的年轻人也过来了……捡完后,大家的脸上都露出了微笑。
父亲认真地对我说:“不要总是感叹世风日下,自己却始终不去动手。
有时候,我们只需举手之劳,就能改变许多。
”我听了父亲的话,心里火辣辣的。
与其抱怨,不如用行动去改变!是啊,有多少人像我一样,总是抱怨,却不愿意付诸行动去改变这一切呢?③看到眼前这一幕,我突然想起了澳大利亚的苍蝇。
一提起苍蝇,人们自然会生发出厌恶之情。
然而,在澳大利亚,苍蝇不但不会传播疾病,而且还是一种对人类有益的昆虫,并被印制到了50元面值的钱币上。
④很早以前,澳大利亚的苍蝇也喜欢生活在肮脏的场所,并且数量惊人。
为了避免苍蝇传播疾病,每个澳大利亚人都自觉地行动起来。
他们首先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认真地搞好个人卫生和家庭卫生。
然后,他们又不遗余力地将公共场所藏污纳垢的地方一个个清除。
最后,整个澳大利亚除了湛蓝的天空,悠悠的白云,遍地的鲜花,再也找不到什么可以让苍蝇寄生的地方。
苍蝇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沃土后,不得不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靠采食花蜜为生,并一代代地传袭下来,以致最后彻底改变了以往的生活习性,成了被人类接受的朋友。
行动多么重要,连天性离不开肮脏环境的苍蝇都能够发生巨大的转变。
⑤面对不如意的、看不惯的事,那种种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我们不妨学学澳大利亚人。
⑥不要只抱怨,抱怨解决不了问题。
而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看看自己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用行动去改变。
没有了污垢的立足之地,文明之花必然香飘四野。
⑦是抱怨,还是行动?我想,我有答案了。
你应该也有了自己的答案了吧!22、作者在文中表达的观点是23、作者用了两个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请你用比较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第一个事例第二个事例24、作者在文中写了两个事例,这样安排写作材料的目的是什么?请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在恰当的说法后面打“✔”,不恰当的说法后面打“✘”。
(1)作者先写一个事例,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再写一个事例进一步突出自己所要表达的观点。
( )(2)作者先写眼睛看到的事情,再写曾经了解到的事情,由看到再到想到,条理非常清晰,很有层次。
( )(3)作者先写一个中国的事例,再写一个外国的事例,告诉读者类似的事在哪里都有,是个普遍的现象。
( )25、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是对父亲的描写,这样写的目的是:突出了的做法。
26、文章的第①段与第⑥⑦段是的关系。
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
八、习作。
27、认真观察下面这幅漫画,你能体会到画家的用意吗?请你把漫画的内容、用意,以及你的想法写下来。
注意内容要具体,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别忘了给你的文章拟个题目。
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听力材料胡杨,沙漠里最美丽的树在沙漠里往往见不到草木生长,可是,在我国西部沙漠边缘,你会看到这样的景象:金色的余晖斜照着一片树林,树上树下的叶子连成一片,金光闪闪,把沙漠变成一个梦幻般的世界。
这就是胡杨树林,当地人称胡杨为“最美丽的树”。
胡杨是沙漠地区特有的珍贵资源。
在沙漠的恶劣环境中,它是唯一能够生长成林的树种,这是最好的证明。
胡杨也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树。
它耐寒、耐旱,抗风沙,而且木质很硬,不易腐烂。
传说胡杨有三个“千年”,活着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
这正是生动的写照。
胡杨还是一种非常年轻的植物。
科学家最近发现,胡杨起源不会早于200万年前,与很多千万年前的树种相比,胡杨还是非常年轻的。
假如你有机会到沙漠去,一定别忘了去看看胡杨,这沙漠里“最美丽的树”。
一、1、D 2、C 3、B二、4、A 5、C 6、A 7、B 8、B 9、C三、10、蒸融翡翠残爆侵蚀抽噎撇嘴荣誉揉皱革故鼎新四、11、哀思 12、思考 13、思路五、14、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15、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可就是打不败他16、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六、17、中国的爸爸忽视甚至放弃了教育子女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