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剂提取法提取银杏叶中得黄酮实验报告
小组成员:周璟、胡静、左兵华、刘云飞
2014年5月一、实验目的
ⅰ)掌握传统的溶剂提取法并对银杏中的黄酮进行提取
ⅱ)掌握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应用,以及origin软件绘图的基本操作ⅲ)学会自主设计实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验原理
⑴关于黄酮:银杏中最具药用价值的成分,有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并且抗衰老、调节内分泌,还具有抗炎、抗真菌的作用;
⑵实验需设置空白参比液,由文献资料可知芦丁标准液的最大波长大概为510nm;
⑶本实验采用硝酸铝(氯化铝)法测定银杏叶总黄酮的质量浓度,因
为黄酮类化合物可以与铝盐发生络合显色反应。
其主要原理为:在中性或弱碱性及亚硝酸钠存在的条件下,黄酮类化合物与铝盐发生螯合反应,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溶液显橙红色,在510nm(左右)处有吸收峰,且符合定量分析的朗伯—比尔定律(即A=kbc)一般与芦丁标准溶液比较定量。
先用亚硝酸钠还原黄酮类化合物,再加铝盐络合,最后加氢氧化钠溶液使黄酮类化合物开环,生成2-羟基查尔酮而显色。
显色原理发生在黄酮醇类邻位无取代的邻二
酚羟基部位,不具有邻位无取代的邻二酚羟基的黄酮类成分加入上述试剂时是不显色的。
(如二氢黄酮类化合物就不发生该显色反应)
三、实验药品及仪器
⑴药品:银杏叶(阴干碾碎储藏备用),芦丁,无水乙醇,亚硝酸钠,氯化铝和氢氧化钠;
⑵仪器:电子天平,旋转蒸发仪,索氏提取器,uv-180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研钵,比色皿,容量瓶(10ml*6,50ml*1,100ml*2),移液管,量筒,烧杯,玻璃棒。
四.实验步骤
Ⅰ)配制60%的乙醇溶液(黄酮同时具有水溶和油溶性)。
Ⅱ)准确称取10g银杏叶粉末置于索氏提取器中,加入60%的乙醇溶液10ml,回流提取3h,然后用旋转蒸发仪浓缩并回收乙醇溶液,抽滤得到银杏叶黄酮粗提物。
再用60%的乙醇定容到100ml。
Ⅲ)芦丁标准液的配置:准确称取芦丁标准品0.005g,用60%的乙醇溶液加热溶解,并转移到50ml容量瓶内用乙醇溶液定容,摇匀,得质量浓度为0.1mg/ml的芦丁标准液。
Ⅳ)分别吸取上部配制的母液0.0,1.0,2.0,3.0,4.0,5.0ml于6只10ml容量瓶中摇匀,先加入5%的亚硝酸钠0.5ml摇匀,静置6min,再加入10%的氯化铝溶液0.31ml,摇匀,静置6min,再加入4%的氢氧化钠溶液4ml,用60%的乙醇溶液定容到10ml,放置20min。
其中,加入
0.0ml芦丁的溶液为空白参比组。
Ⅴ)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先在比色皿上加空白溶液,调零。
将上述6组溶液分别放到比色皿中,对其扫描,观察得到的色谱图并找到其最大吸收峰,记录其波长,实际测得的波长为516nm。
Ⅵ)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用516nm波长扫描各组溶液并测其吸光度,对应其芦丁的质量浓度使用origin做标准曲线,并得出其线性回归方程。
Ⅶ)上组中空白参比液保留。
取银杏样品液1ml于10ml容量瓶中,按步骤Ⅴ)中配制芦丁标准液的方法配制黄酮溶液,在分光光度计最大波长516nm处测定所配制的黄酮溶液的吸光度,代入线性回归方程,算出黄酮提取液中黄酮的质量浓度。
Ⅷ)用该式计算产率:
η=(M黄酮/M样品)*100%
五.数据处理与计算
Ⅰ)将标准溶液五组吸光度—浓度的值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用origin软件进行线性拟合
0.01 0.4058
0.02 0.4067
0.03 0.4075
0.04 0.4084
0.05 0.4092
Ⅱ)得到的曲线为
Y:吸
光度
X :浓度 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0.40497+0.085X
线性相关系数:R=0.99979
其中Y 为吸光度,X 为质量浓度(g/l )
Ⅲ)产率的计算
经检测,所配置的黄酮标准液吸光度为0.6197,带入得到的线性回归方程:
Y=0.40497+0.085X
解得:X=2.53(g/l)
由于配置了100ml 溶液,样品取量为10g ,易得黄酮含量为0.253g ,即25.3mg/g ,则产率为:
η=(M 黄酮/M 样品)*100%=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