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牛和鹅》教学设计

《牛和鹅》教学设计

《牛和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体会“我”由怕鹅到不怕鹅的思想转变过程,明白要站在正确的角度看事物,看到自己的力量,不盲目恐惧,也不盲目欺负别人。

2、体会课文中生动形象的描写。

教学重点:体会课文中生动形象的描写。

教学难点:明白要站在正确的角度看事物。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课文。

1.课文讲了怎样的故事?
概括主要内容要注意全面简洁,这两点你都做得很好。

2.根据老师的提问,用朗读回答问题。

二、根据刚才概括的内容,你有什么问题产生?出示内容。

(预设:为什么怕鹅?为什么又不怕?他怎样怕鹅?)
过渡:问题提得真好!今天这节课咱们就围绕你们提的问题进行教学。

三、精读课文,感知品味。

1.围绕刚才提的问题,默读课文,画一画,作批注。

2.汇报。

首先咱们来看看他是怎么怕鹅的?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到相
关句子。

出示句子。

学生读句子,用词概括出我被鹅吓得怎么样?有感情地读出我害怕。

3.我为什么怕鹅?同学们都回答的很好,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个补充资料,了解一下牛和鹅的眼睛看人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不同。

出示材料。

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是学问,只要大家刘新生活什么都可以成为我们作为的素材。

4.鹅真的可怕吗?找出句子说一说。

5.小结:看来是因为我从鹅的角度看人??
过渡:后来“我“却不怕了,这是为什么呢?
6.金奎叔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学生勾画)
7.出示金奎叔的做法。

你体会到什么?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鹅老爷此时的表现。

有感情的朗读。

8.出示金奎叔的话。

对于这段话你有什么看法?作者听了此话有什么看法呢?
9.出示“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小结:作者小时候从怕鹅到不怕鹅的经历,告诉我们,改变看问题的角度,可能改变对待事物的态度,最后改变事物的结果。

二、作业。

请用上“角度”一词,写一写你学了“牛和鹅”的故事后的感悟。

板书:
牛和鹅
怕——不怕
角度
反思:
这篇课文作者以孩子的眼光写了他小时候的一件事,语言生动、童趣十足,又蕴含一定哲理,与小学生的生活较贴近,很容易产生情感共鸣。

但学生阅读课文时,对于课文的深意理解可能会仅仅局限于本课点明的看待“鹅”和“牛”的不同认识,很难将其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教师的适度指导是相当重要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