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海区活水畅流一期工程(I标段)河道整治施工方案浙江鸿翔水利建设有限公司瓯海区活水畅流一期工程(I标段)项目部二〇一六年三月一、工程概况:瓯海区活水畅流一期工程主要由雷峰引水渠工程,活水泵站工程,焦下河泵闸及配套工程和焦下河整治工程等各子项工程组成,主要分布在瓯海三溪平原片,仅雷峰引水渠工程一项位于戌浦江流域。
本工程的建设范围为焦下河泵闸和焦下河整治工程,焦下河泵闸站布置在焦下河连运港路三桥北侧100处,焦下河泵站主要由泵房(闸室),上下游连接段翼墙,进出水池和护坦组成,泵房布置在北侧,水闸布置在南侧,闸2孔,单孔净宽5m,泵站装机流量50m³/s,潜水贯流泵2台,流量2.50m³/s*2。
焦下河整治工程南起连云港三桥(K0+000.00),北至河庄交叉口(K2+130.00),对上述全河长进行清淤,清淤底高程 1.0m,并对焦下河K0+000.00~K0+800.00)段河道进行护岸支护,0+000~0+150段为焦下河泵闸段,其中泵闸上游50m和下游36m采用C20砼生态砌块挡墙护岸,K0+150.00~K0+800.00段河道采用密排松木桩护脚,松木桩顶压以景观块石。
二、施工方案:1、土方开挖土方开挖前先填筑围堰并将围堰闭合区水抽排完毕后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基础土方开挖,土方明挖应从上至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严禁自下而上或采取倒悬的开挖方法,施工中随时作成一定的坡势,以利排水,开挖过程中应避免边坡稳定范围形成积水。
本项工程的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辅以人工进行,基底必须预留开挖保护层,待基础施工前采用人工后退法挖除,基础土方开挖时必须做好施工排水工作,开挖导流沟和集水井,将积聚水体及时排除。
开挖前,测放人员根据开挖图将开挖边线标出,以木桩石灰白线标志,开挖过程中,测放人员根据开挖图控制开挖,以保证开挖的准确性。
开挖过程中,应经常校核测量开挖平面位置、水平标高、控制桩号、水准点和边坡坡度等是否符合施工图纸要求。
土方开挖过程中,应密切注意开挖边坡的稳定,如出现裂缝和滑动迹象时,应立即暂停施工,采取应急抢救措施,并通知监理人,必要时,应按监理人的指示,设置观测点,及时观测边坡变化情况,并做好记录。
在开挖边坡上遇有地下水渗流时,应在边坡修整和加固前,采取有效的疏导和保护措施。
开挖产生土方在回填土方施工完毕后开挖的多余弃土,一律通过运输汽车运至业主指定地点。
土方水力冲挖在施工过程中我们计划土方冲挖由水力冲挖机组同时作业的方法,组织流水作业。
各工序之间合理交叉,减少施工干扰,提高工作效率,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
突出河道河底及边坡的施工质量及进度,力求一步到位。
作好备用机械及劳动力,视工程进度情况,调节投入使用。
水下土方由施工单位抽水后进行,先进行边坡及高程放样,用石灰撒出样线,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应不断检查和修正,防止超挖和欠挖。
常水位以下土方用高压水枪冲挖,修整边坡及河底,分别按照各段的设计标准施工。
土方冲挖用水从附近支流河道内提取,冲挖后的泥浆用泥浆泵打至指定泥塘内排放,距离较大时配备接力泵。
水力冲挖机组施工(1)开挖前,应按批准的施工措施计划要求,修筑围堤、断流、断航、分段截流,将河湖内积水排干,再布设水力冲挖机组。
(2)水力冲挖机组所需电源应按批准的施工措施计划进行架设。
电源与施工区距离应不小于400m,线路电压应为380V(±10%)。
(3)电缆线路接头必须用防水胶带扎紧密,并全部架空,距地面高度不应低于0.5m,沿河湖边电缆线路距地面高度不得低于 2.5m,较宽河面的过河电缆宜采用密封防水大型号电缆线。
(4)开挖时根据开挖深度、挖槽宽度和机型,确定是否分层、分段开挖。
一般开挖深度超过2m 时,应采取分层开挖措施,以防止塌坡。
(5)宜采用逆向拉行冲挖的施工方法,使冲挖水流的方向与排水管的方向相反,可使冲挖过程中杂物滞留,便于人工检拾,并有效地防止杂物进入管道造成堵塞。
(6)运距超过500m 的长距离输泥,可在沿途设立接力池或接力泵站,通过管道多次接力,输泥至指定地点。
排泥管架设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⑴排泥管线应平顺,避免死弯。
排泥管的连接应采用柔性接头。
⑵出泥管口应伸出排泥场围堰一定距离(约5m),并应高出排泥面50cm,以保证围堰安全。
⑶排泥管接头应紧固严密,整个管线和接头不得漏水,一旦发现应及时进行修补或更换。
排泥管支架必须牢固,布置应尽量避免破坏已有公路、堤防等设施,必须穿越时,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
⑷排泥管线应平坦顺直,避免死弯。
出泥管口伸出排泥场围堰坡脚外的距离不小5 m,并应高出排泥面0.5 m 以上。
水下排泥区的管口应伸出排泥区标志线外30 m,且应高出水面0.5 m。
⑸排泥管的布置不得破坏既有公路、堤防等设施,必须穿越时,应报请监理人与有关管理部门协调解决。
⑹应采取措施确保水上航运和陆上交通。
当浮式排泥管碍航时,应采用潜管。
潜管的架设和拆除期间的碍航问题,应由监理人会同承包人与交通部门协商解决。
⑺潜管敷设前,必须对潜管进行加压试验,各处均无漏水、漏气时,方可敷设。
⑻潜管的敷设和拆除应按SL17-2014 第 4.3.3 条的规定实施。
排泥场围堰及隔埂施工⑴围堰设计应经监理人批准后方能进行填筑。
应确保施工中的围堰稳定。
⑵围堰的取土和填筑应满足SL 17-2014 第条的规定,使用的土料应经监理人批准。
筑堰前,应将堰墓上的杂草、树根、腐殖土层等清除干净,将表土翻松,并予压实。
围堰填筑须分层压实,筑堰过程中的堰顶填筑高差应小于15 cm。
⑶对于长度较大的排泥场,每隔400~500 m 加筑中间隔埂,隔埂应交叉布置,以防泥浆串流冲刷堰基。
⑷利用现有堤防作为围堰的一部分堰体时,围堰不得占用堤防顶宽,并不得因设置排泥场而损坏堤防,一旦堤防受损,应立即修复至监理人同意为止。
排泥场泄水口施工⑴泄水口必须满足排泥区退水需要,每个排泥区的泄水口不少于两个。
⑵泄水口应设置排水通道,当附近无排水通道时,泄水口应设置在利于开挖排水渠的部位。
⑶应防止泄水口的泄流冲刷附近的山坡、田地和建筑物,必要时应加设防冲设施。
排水渠与截水沟⑴在地下水位高的地区设置排泥场,承包人必须确保周边农田不产生次生盐碱化。
⑵应在排泥场区周边,平行于围堰外边线 6 m 处开挖截水(渗)沟,其断面应满足截留围堰渗水的需要,并保持边坡稳定。
⑶排水渠的尺寸应满足排水要求,引导水流排入附近水域的排水渠应有一定坡降,其出口水流应不淤积航道、不影响相邻建筑物和不污染水源为原则。
⑷完工验收前,应负责清除所有排水渠的淤泥,并按本技术条款第4节的规定和监理人指示进行环境恢复。
质量控制要点土方开挖必须开挖到设计高程,并且表面平整,顺直,断面尺符合设计要求。
河道疏浚过程中,应会同监理人,按施工图纸指定的疏浚断面,定期测量河道的开挖深度和宽度,测量结果应达到以下标准:⑴河道开挖断面宽度,每边计算超宽及最大允许超宽值应符合SL17-2014 规定。
挖槽深度,计算超深及最大允许超深值应符合SL17-2014表2规定。
⑵河道的欠挖极限值小于设计水深的5%,且不大于0.3m,横向浅埂长度小于挖槽设计底宽的%,且不大于2m,纵向浅埂长度小于2.5m。
施工排水施工排水是本工程施工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施工排水包括排出内河积水或由于下雨汇集于内河、排水沟及基坑内的积水。
根据内河积水和施工经验为保证排水工作顺利进行,固选用4寸潜水泵流量为100m3/h,安装需要排水的积水区。
同时考虑到25%的备用,排水水泵共安排10台,随时准备使用。
2、碎石回填在河底淤泥清除后,保持底面基本平整,坡度控制在1:5以上,在基础部位按设计厚度铺设宕渣垫层,宕渣需级配良好,铺设时采用机械辅以人工进行作业。
(1)碎石铺设前,应对基础处理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
(2)铺设时经测量放样打木桩并在其上拉线,控制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3)碎石铺设时,碎石渣卸在路边,用挖掘机翻入工作面人工平整。
挖掘机翻料时需控制落料高度,以免造成级配分离;宕渣用工程车运抵施工现场,挖掘机将碎石料挖运至基槽,人工配合挖掘机整平密实。
3、打松木桩(1)材料木桩主要在当地木材市场采购,采用汽车运到工地现场仓库;木桩采购时应注意木材质地,桩长应略大于设计桩长。
(2)松木桩的制作1)桩径按设计要求严格控制,且外形直顺光圆;2)小端削成30cm 长的尖头,利于打人持力层。
(3)施打1)按图纸要求放样;2)选择机械:打桩机、挖掘机进行施打。
经基础开挖后,按设计图纸尺寸要求布设桩位,进行打桩作业。
松木桩选用木桩应顺直,无裂纹,木质密实,无蛀虫、空洞,直径、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1)木桩(原地面以上的木桩采用沥青防腐处理)制作应去皮去枝,将桩尖削成对称的三棱或四棱,长度为直径的1.5倍,土质较硬时配铁桩靴,并进行表面沥青防腐处理。
(2)打桩采用2-4T柴油打桩机沉桩,沉至设计标高。
在不适合布置打桩机的施工地段用挖掘机抓斗下压木桩直接送桩。
(3)为防止打桩时将木桩打裂,可用4-8mm厚扁铁焊制桩箍套在木桩顶部。
4、土工格栅施工方法1.工作面:已有部分坡面已满足要求,坡面修复施工正在进行,工作面将陆续提供,坡面平整度关系到土工格室植草防护的成败。
坡面凹凸不平时铺设土工格室易产生应力集中,使格室焊点开裂,造成格室跨踏等。
因此,必须整平坡面至设计要求,并采用人工修坡,清除坡面浮石,危石等。
2.铺装格室的边坡应设主排水沟系,相邻两条沟之间保持4m的距离,排水沟与公路边沟相连通,使路面积水顺边沟流入排水道进入公路边缘,以免路面积水,防止冲刷格室护坡。
3.对坡面进行顶平整处理,清除不利于格室铺设的一些杂物,使坡面保持平整,结实,亦可先洒一层优质土壤,以利植物生长。
4.格室应以主受力方向,由上向下铺设,使格室片材重垂直于公路路基。
绝不可横向铺设。
5.充分张开格室组件,并在顶部每格钉入一个钩形铆桩,要求铆桩的长度为格室本身高度的2倍加30cm,如5cm格室,它的铆桩应为2×5cm+30cm,为40cm 长度,10cm格室它的铆桩应为2×10+30为50cm长,两边顺排水沟边钉入铆桩,可用竹木类桩状物,主要起到张开格室的作用,中间及底部亦可用竹木类桩状物张拉格室,顶部铆桩主要起到悬挂和铆结格室的作用,应使用较好的材料,如钢杆等。
钢杆必须垂直于坡面,其它的主要起到施工时张拉格室的作用,可用材料相对简单。
6.格室张拉开并铆紧后,用适合种植草皮或草籽的优质泥土由上往下填充格室空间,填充上应以格室高度的1.2倍为佳,并拍打结实,及时种上植被。
7.用于公路下边坡时,排水沟应与路肩挡水沟造物联接以利排泄路面积水,且不冲刷护坡,用于公路上边坡时,应在上边坡顶线上设立阻水沟,使上边坡高处的积水阻水沟流入排水沟,避免积水直接冲刷护坡,上边坡应尽量使用高度较高的土工格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