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一:我的乐园教学目标:1.明确“我的乐园”的写作内容。
2.写出乐园的特点,以及乐园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3.运用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的方法,表达对乐园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写出乐园的特点,以及乐园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教学难点:运用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的方法,表达对乐园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了欢乐,同学们,你们的乐园是哪里呢?(引入)2.组织同学交流介绍。
(学生各抒己见)现在,让我们以“我的乐园”为题开始这次习作之旅吧!(板书课题)二、启发思路,讨论交流。
1.打开思路。
你的乐园都有哪些呢?是“满是玩具的房间”“村头小河边的草地”,还是“班级图书角”“自己家的院子”?或者是“学校的篮球场”“爷爷的菜地”?……(学生自由讨论)2.汇报交流。
(1)引导学生先说出自己最喜欢的乐园是哪里。
(2)乐园有什么特点?(此处可作细节描写)三、习作指导。
1.阅读感受。
先来读一读表格中的内容。
指名读。
读后交流:“村头小河边的草地”上都有什么?小朋友喜欢在这里做什么?2.整理思路。
你的乐园是什么样子的?在那儿你最喜爱干什么?这个乐园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快乐?让我们把自己的乐园介绍给同学吧。
开始小组交流。
3.写作提示:写之前可以仿照课本中的样子,做一个表格。
写完后把习作读给同学听,让他们来感受你的快乐。
4.学生自由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习作点评。
1.选出两篇比较优秀的作文,在班级进行点评。
2.习作的重点在于讲清楚所写的乐园是什么样子的,在那儿你最喜爱干什么,这个乐园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快乐。
注意语言通顺、用词恰当等。
五、习作小结。
我们通过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园,抓住乐园的特点,写出了乐园里做的事情和获得的快乐。
六、延伸活动。
将你的作文与你的同桌交换,看看你们能不能根据对方的文字描写,画出对方作文中所刻画的具体场景。
(看看是否刻画到位)板书设计我的乐园乐园有哪些乐园有什么特点带给你怎样的快乐教学反思:通过这次习作,我让学生懂得了,生活是快乐的,这些快乐的事情就是写作的材料,只要留心观察生活中值得记录的小细节,善于去发现,你就会把自己的乐园写得更加迷人。
通过同学们的讨论交流、小组互相点评,同学们受益匪浅。
我也发现,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需要重视对写作技法的指导以及文词的积累,这样学生的文章才能更加丰富多彩。
习作二:我的奇思妙想教学目标:1.合理想象,能用通顺、具体的语言写下自己的奇思妙想。
2.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在生活中你有没有想过发明一种东西?2.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让以前的许多幻想变成现实。
牛顿说过: 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
3.正是由于一个个小小的奇思妙想,莱特兄弟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诺贝尔发明了炸药,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4.这节课,就让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畅谈自己的奇思妙想,并把它记录下来。
二、明确要求。
1.写文章首先要审题,只有明确习作要求,才能按要求选材。
同学们,请打开课本翻到第30页,读要求,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2.交流小结。
(1)想象既要丰富,又要合理;内容既要新奇,又要具体。
(2)要突出事物的特点,介绍它的样子及功能。
(3)语句要通顺,表达要有个性。
3.齐读习作要求。
三、启发思路。
1.老师也有些奇思妙想,你们想知道吗?(课件出示:会飞的汽车、雾霾处理器、神奇的轮椅。
)2.你们的奇思妙想是什么?你们的奇思妙想真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看似不可思议,但只要你们努力学习,这些终有一天会变成现实的。
3.根据大家的交流,我们把这些奇思妙想归纳一下:生活用品:衣服、鞋子、家具、伞、扫地机器人……学习用品:书包、书、文具盒、笔、学习机……公共设施:医院、学校、公路、社区健身器材……4.请你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样东西,展开想象,可以画一画,也可以写一写。
四、习作指导。
1. 请你先想一想:拟一个什么样的题目,才能吸引读者呢?学生交流题目。
(自动调节温度的衣服,带人飞的鞋子……)2.我们这篇习作可以怎样写?可以列一个提纲。
开头:写你为什么要发明这个东西。
中间:详细介绍它的特点,如样子、结构、特性、功能、使用方法等。
结尾:写你发明这个东西后生活有什么改变。
3.大家可以把你要写的东西画出来,也可以参考课本上“会飞的木屋”的提示,做一个思维导图,在小组内交流,互相补充。
4.学生自由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习作点评。
1.教师选出在巡视中发现的优秀习作,让作者读一读。
2.全班进行点评。
他的习作好在哪里?3.根据刚才的交流,修改自己的习作, 修改之后,同桌交流。
六、拓展延伸。
同学们,你们的这些奇思妙想,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也会成为伟大的发明创造,老师希望由你们来把它们变成现实。
板书设计我的奇思妙想样子结构特性功能使用方法教学反思1.启发思维。
在课堂上,为了启发学生的写作思路,先给出了三个“奇思妙想”——会飞的汽车、雾霾处理器、神奇的轮椅,然后把学生交流的内容进行归类,从而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路。
2.先说后写。
这节课用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交流,自己说、同桌交流、全班交流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为学生自己给奇思妙想拟定题目和写作内容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习作四:我的动物朋友教学目标:1.观察一种动物的外形和生活习性,抓住它的特点写下来。
2.写出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激发热爱动物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播放视频,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这样一群朋友:他们有的在天上飞,有的在地上跑,有的在水里游;他们有的高大强壮,有的小巧玲珑;有的凶猛,有的温顺。
它们与我们共同生活在这个美丽的地球上,你们知道它们是谁吗?(动物)2.在这一单元里,我们认识了老舍笔下性格古怪可爱的猫、“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母鸡,丰子恺笔下高傲的白鹅,叶·诺索夫笔下具有“海军上将派头”的白公鹅。
3.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更多的动物朋友,首先大家一起来看个视频,观看过程中注意观察它们的特点。
(播放动物视频)4.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写我们的动物朋友,让更多的人来认识它们,了解它们。
二、明确习作要求。
1.写文章首先要审题,只有明确习作要求,才能按要求选材。
2.学生读要求。
提问: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突出这种动物的特点。
)3.习作内容:齐读课题“我的动物朋友”,突出“朋友”。
4.联系实际,说说你的动物朋友是谁,你为什么把它当作朋友。
三、习作指导。
1.大家想知道我的动物朋友是谁吗?(出示小狗的图片)你们想了解我的动物朋友的哪些方面呢?(外形特点、生活习性等)2.观察小动物的外形时,我们可以按照什么顺序?(从整体到部分、从部分到整体、从上到下、从头到尾等)3.我们要怎样介绍小动物的外形才能更加生动形象?(介绍外形时要多运用各种形容词,如油光发亮的毛、大大的眼睛、尖尖的牙齿、灵敏的鼻子等;还可以运用比喻手法,如眼睛圆溜溜的,像两颗黑珍珠等。
)4.观看小狗吃食、嬉戏、休息的视频。
在描写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时,要抓住什么来写才能突出它的特点?(动作,准确的动作描写可以很好地突出小狗的特点。
)5.小结:动物的生活习性包括很多方面,同学们在描写时可以抓住某一个方面来写具体,也可以写两到三个方面,写多个方面时要注意分清主次、有详有略。
6.观察动物的活动情况,想象会发生哪些事情?7.通过刚才的介绍,你对这个动物朋友产生了什么感受?四、自由表达。
1.通过刚才的交流,我觉得我的动物朋友更可爱了!每一种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各不相同,介绍不同的动物要抓住不同的特点。
你能像刚才介绍我的动物朋友这样介绍一下你的动物朋友吗?2.小组交流:可以拿着你的动物朋友的照片来介绍。
3.小组内可从以下方面进行交流:(1)你的动物朋友是谁?(2)为什么喜欢这个动物朋友?(3)它有什么与众不同的特点?(4)它有哪些生活习性?(5)你和它之间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情?4.学生自主习作,把自己喜欢的动物朋友写下来。
五、习作点评。
1.欣赏自己的作品。
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在觉得自己写得好的地方画上波浪线。
2.选出两篇优秀习作,集体点评,再次强调习作要求。
3.引导学生根据习作要求进行修改完善。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介绍自己熟悉的动物朋友,从外形、生活习性和共同经历的事情等方面来写,突出了动物的特点,表达了对动物朋友的喜爱之情。
七、拓展延伸。
1.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朗读自己的习作。
组员之间,互相评一评,看谁写得更精彩,哪个地方值得大家学习,哪个地方还要修改。
2.小组推选写得好的习作读一读,读出感情来。
板书设计我的动物朋友外形生活习性经历事情顺序特点教学反思1.指导学生写好动物的外形。
在课堂上,先出示一种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有序观察:从整体到部分、从部分到整体、从上到下、从头到尾等。
再运用优美恰当的形容词和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动物的外形特点。
2.学生平时对动物的观察不够仔细,词语积累不够丰富,所以在描写动物特点时,显得不那么清楚、具体。
习作五:游_________ 教学目标:1.按照游览顺序,写一写自己游览过的一个地方。
2.能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丰富的想象,具体生动地进行描写,表达自己热爱自然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哪几篇文章?(《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颐和园》《七月的天山》)2.它们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按照游览顺序描写景物,描写时抓住景物特点。
)3.我们的祖国有很多美丽的地方,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把自己喜欢的地方介绍给大家。
二、明确习作要求。
1.写文章首先要审题,只有明确习作要求,才能按要求选材。
2.学生交流:要按游览顺序写;要把印象深刻的景物作为重点来写,写出景物的特点;可以用过渡句,使景物转换自然。
3.习作标题:游三、启发思路。
1.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片。
(出示: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世人瞩目的天安门广场,一望无边的大海,闻名遐迩的黄山……)2.刚才老师展示的这些地方,你去过吗?有什么印象?3.同学们在假期里还游览过哪些地方呢? 哪个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在那里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4.如何才能把你游览过的地方清楚地介绍给大家,使别人也对这个地方感兴趣呢?请小组成员讨论交流。
(1)要抓住景物最吸引你的地方来介绍,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记录下来。
(2)要按一定的顺序介绍:由远及近、由近及远、游览的顺序、从整体到部分、由上到下等。
(3)要用上过渡段或者过渡句。
(4)要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写出景物的特点(形状、颜色、大小等)。
(5)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四、习作指导。
1.补充题目。
在横线上填上游览的地方名称,可以是小区附近的公园、果园、田野,也可以是各地的风景名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