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专题片解说词

小学专题片解说词

小学专题片解说词“浩浩松江,东流北逝,催生灿烂的小城文化;处处生机,欢语满园,章显特色的二校教育。

” 这里是学生的乐园,这里是教师的舞台,这里是文化的圣土,这里是文明的顺延。

在这片充满希冀的田野上,一只只雏鹰茁壮成长,一代代名师倾情奉献,一曲曲教育之歌,谱写了“办好教育为人民”的壮丽篇章。

(奋进的第二小学)第二小学位于同江城北,空气清新,环境优雅。

始建于1949年,是一所有着悠久文化与特色传统的学校。

经过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已独具风格。

校园占地面积18050平方米,绿树成荫。

校舍是一幢四层教学楼,建筑面积4058平方米。

现设1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900人,教职工45人。

第二小学抓住各种机遇与积极争取,在市委、市政府的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全力改善办学条件。

现已变成了“校园建设配套、教学手段先进、育人环境优美”的学生乐园。

踏进校门,就会立刻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生机与活力:现代化的安全管理手段,全自动的伸缩电子门;平坦干净的校园场地,活跃着孩子们的身影;整齐化一、摆放有序的自行车篷;别具一格专业水准的四室(声乐舞蹈室,展现孩子特长与自信的舞台,图书阅览室,放飞理想成就未来,劳技室,动手动脑从小做起,美术室,艺术从此发源);高大洁白的教学楼,雄伟壮观;造型别致、内容丰富的校外宣传橱窗,图文并茂地记述着二校的辉煌。

学校树立超前意识、现代意识,在加大“项目工程”建设的同时,加快了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

投资10万多元,装备多功能教室,更新微机,开通二校网站,更换学生桌椅。

每一个走进二小的人,都会有一种强烈的感受,校园内每地、每处别具匠心,每景、每物都会说话。

苍翠欲滴的松柏频频点头,向师生问好;教室内外古诗警句、名言条幅井然有序;围墙护栏像白衣战士,时时护卫师生安全;镶嵌在办公楼上“文明勤奋、乐学向上”八字校训,在阳光下羿羿生辉。

第二小学坚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这一办学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确立了“以管理求质量,以质量求信誉,以信誉求效益,以效益求发展”的发展思路。

学校以经典古诗文教育为载体,特色办学,科研兴校。

学校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遵守德育工作原则。

树立整体、载体、主体观念,使德育工作真正成为学生发现自我,认识社会,探索人生真谛的育人工程。

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

校园体育节,“我参与,我尝试,我努力,我能行”;校园艺术节,“七彩童年我争光”。

学校在教学上不断创新,坚持以“稳、准、严、实”为准则,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意志品质为出发点,努力营造愉悦学习、和谐工作的良好氛围。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同时,学校注重对教师的个性培养,积极参加各类竞赛活动,从其所好,良性引导。

几年来,第二小学先后获得全国第二届书信活动最佳组织奖,第十九届“双龙杯”全国少年儿童书画大赛优秀奖,佳市“三育人”先进集体,佳市师德师风建设先进集体,佳市课改先进集体,2005年度全面工作先进单位,“控辍”先进集体,第三届“创新杯”课堂教学竞赛最佳组织奖等。

第二小学佣有一支敬业爱生,严谨治学,精心育人的教师群体。

其中同江唯一的基层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3人;省级骨干教师2人,佳市骨干教师5人,佳市学科带头人2人。

教师学历达标率和参与继续教育率达100%。

一年间,二校教师共获得各级荣誉和奖励105项,发表文章13篇,有40名教师被吸收为同江教育学会会员,人人参与课题研究。

这些丰硕的成果向大家展现:二校教师思想素质优良,业务能力过硬;二校教师个个都是出色的。

校长王秀红曾骄傲的说:“学校就是一个大舞台,校长只是剧目的编导,教师才是演员。

二校能聚集这些良将,何愁不发展?但我们需要不懈努力!”正如王校长所说,二校的每一位教师也是这样做的。

在这里,马上62岁的李淑云老师,还在奋斗;有多少中年教师,冷落了家人;有多少青年女教师,产后忘记了回家送奶;记不得多少次,校长夜半才归家;记不得多少次,教师们为了探求一个答案秉烛夜谈。

在这里,二校教师有五六十个孩子,个个视为珍宝,而自己家中的孩子却还在忍饥挨饿,无人辅导。

这难道不是一种奉献?教师辛勤耕耘,桃李满园芳菲。

荣誉室里那一面面锦旗,一只只奖杯,一个个证书,像无言的诗,诉说着二校辉煌的历史。

崇尚一流,追求卓越是二校人的目标,团结拼搏、争优敢先是二校人的精神。

我们二校950名师生将全力打造幸福小区、温馨校园,以更优质的服务,以更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社会和人民。

紫阳小学专题片解说词被誉为茶乡的紫阳,位于巴山之麓、汉水之滨,灵山秀水孕育了勤劳纯朴的紫阳人,也孕育了茶乡之花——紫阳小学。

紫阳小学始建于1906年,其前身为“东来书院”,取“紫气东来”之意。

百年古校几经迁址更名,2004年定名为“紫阳小学”。

紫阳小学占地7505平方米,建筑面积12030平方米。

现有教学班24个,在校学生1356人,在岗教师64人。

紫阳小学长期以“抓管理、提质量、创特色、塑形象”为工作思路,以硬件搭平台,用管理创效益,倡导“学有特长、教有个性、校有特色”,致力于建设质量高、有特色、现代化的基础教育名校,赢得了学生、家长、社会的赞誉。

改革开放以来,先后荣获县以上荣誉46项,成为紫阳县重点小学、安康市素质教育先进校、安康市电化教育先进单位、陕西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陕西省红旗大队示范校、陕西省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全国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双学活动先进集体。

2002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陕西省文明校园,2003年被安康市教育局命名为安康市示范小学。

各种荣誉的取得,标志着紫阳小学已跻身于陕西名校行列!已成为紫阳县小学教育的窗口学校!成为紫阳县教育战线的排头兵!透过荣誉看发展。

紫阳小学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承载着发展紫阳县基础教育的重任,承载着“科教兴紫”的基础工作,百年古校欣逢改革开放盛世,迎来了一个又一个发展高潮。

上世纪九十年代,学校从优化育人环境入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先后修建了教学楼、综合楼、教师住宅楼,彻底使校园旧貌换新颜。

建起了图书室、美术室、音乐室、舞蹈室、微机室、广播室、校展室、职工之家、少先大队部等十室一部,实现了“四机”进课堂,更新了教学设备,绿化美化了校园,极大地改善了师生工作学习环境,初步建成了“家园、学园、花园、乐园”式的四园学校。

基础设施的改善给营造育人氛围提供了物质条件。

为了营造“校园无小事、处处有教育”的校园文化,学校充分利用空间和时间,悬挂校训标语,张贴文明警句,布列名人挂像,展示学生作品,开办“校园晨风”广播,开通校园电视台,建立学校网站,构建起自然和谐的教育环境,为学生的腾飞搭起了硬件平台。

然而,紫小人深知:优美的环境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才会产生效益。

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紫阳小学以人为本,把制度管理与情感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既重视过程管理,又重视终端管理,制定了《紫阳小学管理规范》,建立了以校委会为龙头的学校管理体系,以教导处为龙头的教学管理体系,以总务处为龙头的后勤保障体系,形成了以级科组为依托、以班级为重点的分项负责、分层管理、分线协作、分块考核的管理模式,使学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

2003年被紫阳县教育督导室评为两项常规管理优秀学校,年年在紫阳县教育系统综合考评中荣获一等奖。

2002年《陕西教育》第五期专题介绍了紫阳小学。

优美的环境、科学的管理给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也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老师们把学校作为实现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舞台,自觉加强职业道德、提高教学素养、增强责任意识,主动进行教育法规、时事政治、教学艺术、教育理论的学习。

同时,学校对教师工作实行全程管理,日有值周检查、周有科组检查、月有教导检查、年有总评检查,形成了“严谨、求精、敬业、爱生”的教风。

为了优化师资队伍,学校实施了《跨世纪园丁工程》,通过基本功训练、校内教学“十佳”评赛、继续教育、教育科研、鼓励学历进修等形式,极大地提高了教师业务水平。

通过竞争上岗、聘约管理,形成了“能者上、庸者下、勤者奖、懒者罚”的激励机制,优化了师资结构,师资综合素质得到大幅提升。

截止2004年在职进修获得本科学历15人、专科学历32人,专科以上学历占教师总数的74﹪。

近三年来学校涌现出县级教学能手27人次、市级教学能手20人次、省级骨干教师4人;承担了陕西省“十五”重点课题《基于多媒体环境下的教与学》的研究;省级发表论文28篇,国家级发表论文12篇;2002年被安康市教育局评授为教师综合素质团体一等奖。

教师的良好素质为民主治校打下了基础。

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工会、教代会、校务公开工作有声有色。

定期召开教代会,对学校发展建设和群众关心的重大事项进行提议和审议;定期进行校务公开,让教职工全面了解学校发展方向、改革目标、管理方法、工作程序,增强了教职工主人翁意识,促进了学校廉政建设;规范建设“职工之家”,为教职工耕读之余的休闲娱乐提供了场地;经常开展教职工文体活动,促进了解,增进友谊,创设了和谐的人文环境。

“团结、竞争、务实、创新”的校风蔚然形成。

2004年学校党支部被紫阳县委授予规范化党支部称号,2003年校工会被安康市总工会命名为先进职工之家,目前正在创建省级模范职工之家。

一流的设施、一流的管理、一流的师资只有通过一流的质量才能体现出价值。

紫阳小学本着“一切为学生着想”的教育理念,道德教育为首,素质教育为重,以“合格+特长”为质量目标,促使学生会做人、会求知、会劳动、会生活、会健体、会审美,为他们终生学习打基础。

育人先育德。

紫阳小学的德育工作以活动为载体,月有中心,周有主题。

通过升国旗仪式、主题班队会、中心月活动,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文明礼貌、行为规范、革命传统教育,形成了“十育人”活动系列:学科渗透育人、班务工作育人、少队活动育人、养成教育育人、课外实践育人、优美环境育人、乡情校史育人、校园广播育人、文体竞赛育人、校训学风育人,润物无声,文明之花开遍校园。

2001年陕西省第四次少代会,龚丽娜同学获“陕西省十佳少年提名奖”,龚丽娜、李文卓同学获“陕西省优秀少先队员奖”。

2004年《陕西人大特刊》专题介绍了学校德育工作,2005年被评为安康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德育经验向全市推广。

素质教育一直是紫阳小学关注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学校把课堂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教学观、个性突出的人才观、素质全面的质量观、主动参与的学习观,精心设计,充分实施,学生个性得到张扬,能力得到发展,知识得到拓展,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深受高一级学校好评。

学校连年被评为县教育教学先进单位,2004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先进教育单位”称号。

着眼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着力培养学生艺术体育专长,紫阳小学形成了以少儿版画、少儿书法、少儿合唱、少儿跳绳为主要内容的艺教特色。

学生在社会实践、自然体验、才艺培养、特长展示中提高艺术素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