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负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负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负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负数的认识》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有利于丰富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有利于中小学的衔接,为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成功之处: 1.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引入负数,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

在教学中,首先出示一组短语或句子,让学生用意义相反的量进行表述。

例如:向前走 200米;电梯上升15层;我在银行存入500元。

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表示的数来表示,当表示意义相反的量时,原来所学的数无法进行表述,由此引入负数。

然后通过不同城市的气温对比感受生活中出现负数的必要性。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负数的意义,体会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2.重点介绍温度计和海平面的的分界点,使学生明确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

在教学中,首先介绍温度计的单位°C 和°F,0刻度线表示0°C,也就是零上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从0°C往上数的刻度为零上度数,从0°C往下数的刻度为零下度数。

然后明确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m,把高于海平面的高度记为正数,低于海平面的高度为负数。

3.拓展数的范围,便于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在教学中,首先把整数的概念拓展为正整数、0和负整数;数拓展为正数、0和负数。

这样教学利于学生把在小学阶段所学的数进行归类、构建。

不足之处:由于课件内容量大,导致习题的处理不及时,没有完成当堂的任务。

再教设计: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