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初中中考语文标点符号及使用训练及解析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标点符号及使用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当你细心聆听秩雨敲打着窗棂,那像弦乐奏出的均匀而美妙的声音;当你漫步在山间小路,流连于春天温馨的“花如绣,草如阴”之中,当记载了一生的风霜雨雪的面孔若隐若现地流露出笑意A当年轻的妈妈深情地一吻怀中那可爱的小脸蛋B似乎生活的每个角落都充分诗意。
或许,人们在无法诠释“诗意”的底蕴和悬机之前,就已经被弥漫着诗意的空间所包围。
(1)根据要求检索上面这段文字中划线的字。
①用音序检字法查“弦”:先查音序________ ,再查音节________。
②用部首检字法查“弥”:先查部首________ ,再查________画。
(2)找出并改正语段中的两个错别字。
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 , 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3)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正确的标点符号。
A处________;B处________(4)仿照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进行仿写。
(5)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把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
【答案】(1)x;xián;弓;五(2)阴;茵;悬;玄(3);;…(4)当你极目眺望白云拥抱着雄峰。
(5)似乎生活的每个角落都充满诗意。
【解析】【分析】(1)“弦”应读为“弦(xián)”,用音序检字法查,应先查其声母“x”,再查其音节“xián”。
弥:原意为满、补;也可作久、远解释。
其为形声字,从弓,尔声。
本义为放松弓弦。
用部首检字法,应先查其部首“弓”,“尔”为五画,因此,再查五画。
(2)阴,指昏暗;茵,指青草茂盛。
草如茵,意在形容草的茂盛。
因此“阴”应改为“茵”。
悬,指挂、不确定;玄,指奥妙。
玄机,意为深奥微妙的义理。
本题句子欲表达“诗意”的微妙含义。
因此“悬”应改为“玄”。
(3)本题考查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和运用。
解答时,要联系句子意思,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
分号:用来分隔单重复句中的并列成分。
省略号:表示行文的省略或说话断断续续。
被省略的语言单位可长可短,可以是字、词、短语、句子、诗行以至若干个段落。
“当记载了一生的风霜雨雪的面孔若隐若现地流露出笑意”和“当年轻的妈妈深情地一吻怀中那可爱的小脸蛋”为句意相似、句式相对的两句话,为并列成分,使用分号可以让句子分层明确,所以,A处应用分号。
根据文段可知,文段前面列举了几种不同的情景,最后说“似乎生活的每个角落都充满诗意”,由此可见,前面的种种都是诗意的诠释,这种诠释只是列举,并未穷尽,因此,B处应用省略号,既表示省略,又能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4)本题考查分析并仿写句子的能力。
仿写的句子既要与所给句子结构相同,形式一致,同时也要找准仿写点,写出流畅并有文采的语句。
题干所给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并且其句式结构为“当你…(8个字)着XX”。
结合上述要求,语句通顺,言之有理即可。
(5)本题考查病句的修改能力。
解答时,根据病句相关知识进行修改。
用词不当,“充分”使用不恰当。
应改为“似乎生活的每个角落都充满诗意”。
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1)①x xián②弓五(2)①阴茵②悬玄(3);…(4)示例:当你极目眺望白云拥抱着雄峰。
(5)似乎生活的每个角落都充满诗意。
【点评】材料用“当…”结构的四个句子,以排比句的形式,阐述了诗歌的意义和作用(“或许,人们在无法诠释“诗意”的底蕴和悬机之前,就已经被弥漫着诗意的空间所包围”)本题既考查了字词标点符号等基础知识,又考查了分析仿写句子的能力。
其中第(4)题属于能力型题目,学生解答时,既要找出所给例句的结构形式,又要有较强的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有人曾将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称为“智慧争夺战”。
(甲)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欧洲开启了“人脑项目”,集神经科学、医学和计算机等多领域为一体,试图从科学高地上把握技术。
这种“智慧竞争”不只是人类脑科学研究的自我赶超,更包括心理与情绪在内的自我认知。
让这场智能革命惠及所有的人群,使得人人可以享受智能的红利,这是时代付与我们的使命。
(乙)不管达到临界值,越过人类智能综合的“奇点时刻”能否到来,我们都应当从智慧的延伸中努力升华那独一无二的想象与思考,理性与善良。
(丙)这或许才是人类认识自己、激发潜力的关键所在。
(1)文段划线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启B.付与C.不管D.独一无二(2)文段中甲、乙、丙画线的三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甲B.乙C.丙【答案】(1)B(2)B【解析】【分析】(1)B付与:拿出,交给;赋予:是一个专有名词,指的是交给(重大任务,使命等)。
两个词意思相近,需细细揣摩其中不同之处。
“赋予”的对象比较形象,精神层面的。
比如赋予某某意义,赋予某某使命。
“付与”的对象比较具体,或者付与某人等。
根据语境,这里应用“赋予”。
故选B。
(2)解答此题时,首先要牢固掌握常用的标点符号及使用方法,其次要善于仔细分析题中语段的语境,最后运用平时积累的标点符号的作用去解答题目。
B“想象与思考”“理性与善良”这里是并列短语作“升华”的宾语,所以应将它们之间的“逗号”改为“顿号”。
故选B。
故答案为:⑴B;⑵B【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词义。
答题时应注意,联系上下文应该遵循“词不离句”的原则来理解,联系上下文字找出其正确解释,根据语境判断正误。
⑵本题考查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答题时应注意,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要做到结合语境,准确规范的使用标点。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有学者认为:①中国文化是一种“乐感文化”,无论是团圆结局的神话传说,还是祸福相依的哲学思想,无不映照出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对个人而言,给平淡生活增添不凡惊喜,源自汗水,也归功于乐观。
古人说“乐天知命故不忧”,逆境中保持豁达,才能抖撤精神、②渡过难关;平日里安然自得,才会内心充实、幸福满满。
在舞台上寻找趣味,在方向盘上发现诗行,乐观是出租车司机余波的生活写照。
“顿顿鲍鱼我吃不起,但顿顿带鱼我吃得起”,乐观是对生活的满足,不落欲望的陷阱;③“皱纹是从心里长的,不是从脸上”,乐观是对新鲜事物散开怀抱,永葆青春之心。
用响亮的歌声直抒胸脑,给工作解乏、④更给生活添彩。
(1)文段中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祸福相依B.映照C.源自D.敞开(2)文段中画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1)A(2)D【解析】【分析】(1)祸福相依: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与“积极向上”这一语境不符,应改为否极泰来。
故选A。
(2)考查表点符号的运用能力。
④顿号应为改逗号。
故选D。
故答案为:⑴A;⑵D【点评】⑴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能力。
解答此题要注意三点:1、要了解词语的意思;2、要注意词语的搭配习惯;3、要根据具体的语境进行判断。
⑵应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之一,考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就要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作文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和书写位置,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你们把屈原又未免估计得过高。
①他其实只会做几首谈情说爱的山歌,时而说些喧宾夺主的大话罢了,并没有什么大本领,②只要你们不杀他,老百姓就不会闹乱子。
何苦为了一个夸大的诗人,③要烧毁这样一座庄严的东皇太一庙?④我实在有点儿不了解。
(1)文段中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估计B.谈情说爱C.喧宾夺主D.庄严(2)文段中画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1)C(2)B【解析】【分析】(1)C项,喧宾夺主:客人谈论的声音超过了主人的声音,比喻客人取代了主人的地位,或外来的、次要的事物侵占了原有的、主要的事物的地位。
结合句中具体语境可知,应用“哗众取宠”,指用言论行动迎合众人,以博得好感或拥护。
(2)B错误,此处意思已表达完,后面“只要……”是另外一个句子,故此处应用句号。
故答案为:⑴C;⑵B【点评】⑴本题考查成语运用的正误辨析。
答题时应注意,学生对题中同义词辨析,应学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从词语含义、程度、对象、范围、色彩等方面加以比较辨别,选出正确的答案。
⑵本题考查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答题时应注意,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它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要做到结合语境,准确辨析正误。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位新锐设计师受凡·高名画《星空》①的启发,设计出一条“夜光自行车道”,路面上镶嵌着成千上万颗发着蓝绿色微光的小石头,如同银河洒落人间,令人叫绝。
设计师认为,技术不应是坚硬麻木的存在,而应“以一种更具交互性和诗意的方式强化我们的感受能力。
”②技术难道只具有实用价值吗?③技术亦可以是审美价值的摇篮。
中国的陶瓷闻名遐迩,丝绸远销世界,皆因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相得益彰。
技术满足人的物质需要,艺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技术与诗意融合,更能熏染出高雅的情趣。
当我们向科技的诗意一面投去更多关注,就不难发现,④技术也可以充满温度和情怀,饱含灵性和魅力。
(1)文段中划线的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A.洒落B.闻名遐迩C.相得益彰D.熏染(2)文段中画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1)D(2)B【解析】【分析】(1)D项“熏染”指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人的生活习惯逐渐产生某种影响(多指坏的)。
“熏陶”指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人的生活习惯、思想行为、品行学问等逐渐产生某种影响(多指好的)。
此处宾语为“高雅的情趣”,故应改为“熏陶”。
故选D。
(2)B项“以一种更具交互性和诗意的方式强化我们的感受能力”这句话不能独立成句,因此句号应放在后引号外。
故选B。
故答案为:⑴D;⑵B【点评】⑴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能力。
解答此题要注意三点:1、要了解词语的基本含义,2、要注意词语的搭配习惯;3、要根据具体的语境进行判断。
将相关词语带入句子理解,增强辨别的准确性。
⑵应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之一,考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就要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作文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和书写位置,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
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①在________知识、重视学习的今天,倡导和推广亲子阅读、家庭阅读乃至全民阅读已成为共识。
然而,家庭阅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怎么选择适合的图书,如何和孩子交流?②都是家长需要考虑的问题。
希望每一位父母都能悦享围炉夜话的亲子阅读空间,让它成为思想的会客厅、心灵的阅读所、亲情的避风港……③如果每个家庭都书香萦绕,我们的梦想——④“书香社会”,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