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物理专题物理方法知识点难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高考物理专题物理方法知识点难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高考物理专题物理方法知识点难题汇编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三个物块A 、B 、C 叠放在斜面上,用方向与斜面平行的拉力F 作用在B 上,使三个物块一起沿斜面向上做匀速运动.设物块C 对A 的摩擦力为A f ,对B 的摩擦力为B f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如果斜面光滑, A f 与B f 方向相同,且A B f f >B .如果斜面光滑, A f 与B f 方向相反,且A B f f >C .如果斜面粗糙, A f 与B f 方向相同,且A B f f >D .如果斜面粗糙, A f 与B f 方向相反,且A B f f <2.如图所示,bc 为固定在小车上的水平横杆,物块M 穿在杆上,靠摩擦力与杆保持相对静止,M 又通过轻细线悬吊着一个小铁球m ,此时小车以大小为a 的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运动,而M 、m 均相对小车静止,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小车的加速度逐渐增大,M 始终和小车保持相对静止,当加速度增加到2a 时A .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增加到原来的2倍B .细线的拉力增加到原来的2倍C .横杆对M 弹力增大D .横杆对M 的摩擦力增加到原来的2倍3.如图所示,三个重均为100N 的物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各接触面水平,水平拉力F =20N 作用在物块2上,三条轻质绳结于O 点,水平绳与物块3连接,竖直绳悬挂重物B ,倾斜绳通过定滑轮与物体A 连接,已知倾斜绳与水平绳间的夹角为120o ,A 物体重40N ,不计滑轮质量及摩擦,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则物块3受力个数为( )A .3个B .4个C.5个D.6个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直角劈B放在水平面上,在劈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物体A,用一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于A上,使其沿斜面匀速上滑,在A上滑的过程中直角劈B 相对地面始终静止,则关于地面对劈的摩擦力F f及支持力F 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 f向右,F N<Mg+mg B.F f向左,F N<Mg+mgC.F f=0,F N=Mg+mg D.F f向左,F N=Mg+mg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球置于斜面上,被一个竖直挡板挡住。

现用一个恒力F拉斜面,使斜面在水平面上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忽略一切摩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斜面对球的弹力大小与加速度大小无关B.若加速度足够大,斜面对球的弹力可能为零C.若加速度足够小,竖直挡板对球的弹力可能为零D.斜面与挡板对球的弹力的合力等于ma6.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叠放着质量相等的A、B两块木板,在木板A上放着质量为m的物块C,木板与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A、B、C之间以及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现用水平恒力F向右拉木板A,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B间的摩擦力大小不可能等于F B.A、 C间的摩擦力大小一定等于μmg C.不管F多大,木板B一定会保持静止D.A、B、 C有可能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7.在固定于地面的斜面上垂直安放了一个挡板,截面为圆的柱状物体甲放在斜面上,半径与甲相等的光滑圆球乙被夹在甲与挡板之间,乙没有与斜面接触而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现在从球心处对甲施加一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F使甲沿斜面方向缓慢地移动,直至甲与挡板接触为止.设乙对挡板的压力为F1,甲对斜面的压力为F2,在此过程中A.F1缓慢增大,F2缓慢增大 B.F1缓慢增大,F2缓慢减小C.F1缓慢减小,F2缓慢增大 D.F1缓慢减小,F2保持不变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A放在质量为M的三角形斜面B上,现用大小均为F,方向相反的水平力分别推A和B,它们均在地面上静止不动,则( )A.B与地面之间可能存在摩擦力B.A与B之间可能存在摩擦力C.B对A的支持力一定大于mgD.B对A的支持力一定小于mg9.如图所示,两个质量都是m的小球A和B用轻杆连接,斜靠在墙上处于平衡状态。

已知墙面光滑,水平地面粗糙。

现使A球向下移动一点,B球离墙再稍远一些,两球再次达到平衡状态。

移动后的平衡状态与原来的平衡状态相比较,地面对球B的支持力N和轻杆上的弹力T的变化情况是()A.N不变,T变大B.N变小,T变大C.N不变,T变小D.N变大,T变小10.如图所示,物体B放在物体A上,正一起沿光滑的斜面向下滑动,已知A的上表面水平,下列对A、B两物体受力情况分析正确的是()A.B只受重力和支持力两个力作用B.A对B一定有沿斜面向下的静摩擦力C.A对B一定有水平向向左的静摩擦力D.B对A的压力大小应等于B的重力11.如图所示,斜面体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B在外力F1和F2的共同作用下沿斜面体表面向下运动.当F1方向水平向右,F2方向沿斜面体的表面向下时,斜面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同时撤去F1和F2,滑块B的加速度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下B.若只撤去F1,在滑块B仍向下运动的过程中,A所受地面摩擦力的方向可能向右C.若只撤去F2,在滑块B仍向下运动的过程中,A所受地面摩擦力的方向可能向右D.若只撤去F2,在滑块B仍向下运动的过程中,A所受地面摩擦力不变12.如图所示,重为G的光滑球在倾角为θ的斜面和竖直墙壁之间处于静止状态.若将此斜面换成材料和质量相同,但倾角θ稍小一些的斜面,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球对斜面的压力增大B.球对斜面的压力减小C.斜面可能向左滑动D.地面受到的压力变小1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A放在倾角为θ=37°的斜面上时,恰好能匀速下滑,现用细线系住物体A,并平行于斜面向上绕过光滑的定滑轮,另一端系住物体B,物体A恰好能沿斜面匀速上滑,(g取10m/s2,sin37°=0.6,cos37°=0.8)则()A.μ=0.65 B.μ=0.5 C.m B=1.2m D.m B=1.6m14.用控制变量法,可以研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如图所示, O是一个带电的物体,若把系在丝线上的带电小球先后挂在横杆上的P1,P2,P3等位置,可以比较小球在不同位置所受带电物体的作用力的大小,这个力的大小可以通过丝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θ显示出来。

若物体O的电荷量用Q表示,小球的电荷量用q表示,物体与小球间距离用d表示,物体和小球之间的作用力大小用F表示。

则以下对该实验现象的判断正确的是()A.保持Q,q不变,增大d,则θ变大,说明F与d有关B.保持Q,d不变,减小q,则θ变小,说明F与q有关C.保持Q,q不变,减小d,则θ变大,说明F与d成反比D.保持q,d不变,减小Q,则θ变小,说明F与Q成正比15.在物理学的探索和发现过程中,科学家们运用了许多研究方法.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微量放大法B.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是理想模型法C.根据速度定义式v=,当△t→0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维法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再把各小段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微元法16.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B.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并发现了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的规律C.库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扭秤实验研究得出了库仑定律D.法拉第通过实验得出了欧姆定律17.下列关于物理学史和物理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根据速度的定义式v=,当Δt取不同的值时,v都可以表示物体的瞬时速度B.牛顿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得出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牛顿运动定律C.伽利略借助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得出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D.用比值定义的物理概念在物理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例如加速度a=就是采用比值定义的18.一同学用双手水平夹住一叠书,他在这叠书的两端施加的最大水平压力为F=200 N,每本书质量为0.5 kg,手与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4,书与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5,则这个同学最多能夹住多少本书(设最大静摩擦力约等于滑动摩擦力,g =10m/s2)()A.12B.14C.32D.3019.如图所示,置于粗糙水平面上的物块A和B用轻质弹簧连接,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A、B以相同的加速度向右运动.A、B的质量关系为m A>m B,它们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为使弹簧稳定时的伸长量增大,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仅减小B的质量B.仅增大A的质量C.仅将A、B的位置对调D.仅减小水平面的粗糙程度20.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等等。

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以及在力的合成过程中用一个力代替几个力,这里都采用了微元法B .根据速度定义式x v t ∆=∆,当t ∆非常小时,就可以用x t∆∆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这是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C .玻璃瓶内装满水,用穿有透明细管的橡皮泥封口.手捏玻璃瓶,细管内液面高度变化,说明玻璃瓶发生形变,该实验采用转换思想D .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21.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伽利略开创了运用逻辑推理和实验相结合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B .卡文迪许在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测量万有引力常量时,应用了“放大法”C .电场强度是用比值法定义的,因而电场强度与电场力成正比,与试探电荷的电荷量成反比D .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用的是“等效替代”的方法22.向心力演示器如图所示.转动手柄1,可使变速塔轮2和3 以及长槽4和短槽5随之匀速转动.皮带分别套在塔轮2和3上的不同圆盘上,可使两个槽内的小球分别以几种不同的角速度做匀速圆周运动,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横臂6的挡板对小球的压力提供,球对挡板的反作用力,通过横臂的杠杆使弹簧测力套筒7下降,从而露出标尺8,标尺8上露出的红白相间等分格子的多少可以显示出两个球所受向心力的大小.现分别将小球放在两边的槽内,为探究小球受到的向心力大小.....与半径..的关系,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 .皮带分别套在塔轮2和3大小不同的圆盘上,用质量不同的钢球做实验B .皮带分别套在塔轮2和3大小不同的圆盘上,用质量相同的钢球做实验C .皮带分别套在塔轮2和3大小相同的圆盘上,用质量不同的钢球做实验D .皮带分别套在塔轮2和3大小相同的圆盘上,用质量相同的钢球做实验23.定滑轮连接两个质量分别为A m 、B m 的小球A 、B ,它们都穿在一根光滑的竖直杆上,两球静止时,OA 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2θ,OB 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及滑轮的重力.则( )A .两个小球的质量关系为A m :2cosB m θ=:1B .两个小球的质量关系为A B m m =C .定滑轮受到细绳的合力等于()A B m m g +D .两个小球受到绳子的拉力关系为OA OB T T >24.在物理学习中,概念、模型、方法需要同学们理解与掌握,如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质点、点电荷均为理想化模型B .合力与分力,合运动与分运动为等效替代关系C .位移、速度、磁感应强度,电流强度、功均为矢量D .电场强度、速度、密度等概念的引入均利用了比值定义法25.物理学中建立概念运用许多科学方法,下列概念的建立有三个用到了“等效替代”的方法,有一个不属于这种方法,这个概念是( )A .平均速度B .点电荷C .合力D .总电阻【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AB 、如果斜面光滑,先以A 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m sin A A f g θ,A f 沿斜面向上,即C 对A 的摩擦力大小为A f ,方向沿斜面向上.根据牛顿第三定律A 对C 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以C 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sin BA C f f m g θ'=+,且可以看出AB f f <'且A B f f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C 对B 的摩擦力B f 方向沿斜面向下,即与A f 的方向相反且大于A f ,故AB 都错.CD 、同理,如果斜面粗糙,先以A 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m sin A A f g θ,即C 对A 的摩擦力大小为A f ,方向沿斜面向上.根据牛顿第三定律A 对C 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以C 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sin B A C C f f m g f θ'=++,其中C f 是斜面对C 的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B f '沿斜面向上,且可以看出A Bf f <',即A B f f <,牛顿第三定律知C 对B 的摩擦力B f 方向沿斜面向下,即与A f 的方向相反且大于A f ,故C 错,D 正确.【点睛】本题的关键是能正确灵活的选择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进而列方程求解;同时也要注意牛顿第三定律在受力分析中的应用.2.D解析:D【解析】【分析】以小球和物块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横杆对M 的摩擦力、弹力与加速度的关系.对小球研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采用合成法研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细线的拉力与加速度的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