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含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0世纪50年代,北大荒一片荒凉,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了全国闻名的“北大仓”。
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
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开荒,退耕还荒。
这说明()A.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B.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B.C.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D.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正确答案】C2.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水果同苹果.梨.香蕉.桃子等的关系属于()A.全体和部分的关系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正确答案】B3.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出发点是()A.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B.理论和实践的关系C.实践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正确答案】C4.同是由碳原子构成,只是由于原子间的排列结构不同,就可以形成金刚石.石墨和碳三种不同的物质。
这说明()A.事物数量的增减能够引起质变B.量变和质变是事物运动发展的两种状态C.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D.事物的构成成分的排列组合和结构形式上的变化也能引起质变【正确答案】D5.“祸福相倚”,“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说法表明祸与福的()A.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B.矛盾双方是相互渗透的C.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D.矛盾双方是相互贯通的【正确答案】ABCD6.反映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公式是()A.剩余价值/可变资本B.剩余价值/全部预付资本C.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D.年剩余价值量/预付可变资本7.资本主义政治制度()A.建立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之上B.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C.反映了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的要求D.作为上层建筑,为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提供政治保障8.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采取(AB)A.人民当家做主享有充分广泛民主权利的国体B.民主共和国形式的政体C.人民当家做主享有充分广泛民主权利的政体D.民主共和国形式的国体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CA工人阶级的解放与全人类的解放是完全一致的B工人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使自己最后得到彻底解放C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是工人阶级得到彻底解放的标志D工人阶级的解放就是建立起工人阶级政权,人民当家作主二、单选题10.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A.永恒性B.客观性C.不变性D.终极性正确答案:B,11.《物不迁论》中,僧肇说:“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
”,这个观点是A.否认绝对运动,夸大相对静止B.承认动中有静,静中有动C.否认相对静止与绝对运动的统一D.承认静即含动,动不舍静正确答案:A,12.老子说:“治大国如烹小鲜”,也就是说要注意火候。
这说明A.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B.要重视内因的作用C.要坚持适度原则D.要重视量的积累正确答案:C,13.对联的上联是“橘子洲,舟旁洲,舟行洲不行”,下联“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
这形象地说明了运动和静止相互依存。
静止是A.运动的衡量尺度B.运动的内在原因C.运动的普遍状态D.运动的存在形式正确答案:A,14.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提出“白马非马”之说:“言白所以名色,言马所以名形也;色非形,形非色也。
夫言而形不当与;言形则色不宜从。
今合以为物,非也。
”这一观点错误在于割裂了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B.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正确答案:D,15.在市场上,一台笔记本电脑的标价是12000元,此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是A.实在的货币B.信用货币C.观念上的货币D.现金正确答案:C,16.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正确答案:C,17.资本家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A.单个资本家采用先进技术降低商品个别价值的结果B.单个资本家压低劳动力价值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C.资本家延长工人劳动时间增加工人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D.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正确答案:D,18.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A.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D.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正确答案:C,19.《醉翁亭记》开头一段写成后,作者欧阳修觉得没能准确反映景象。
于是再赴滁州城外,最后把开头改为“环滁皆山也”。
这一写作修改过程生动地体现了一个A.参加实践的过程B.抽象思维的过程C.获得经验的过程D.寻求真知的过程正确答案:D,20.真理是没有阶级性的,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这是因为A.真理就是客观规律,与人的阶级地位无关B.真理具有客观性,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C.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是不断发展的D.真理是具体的,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正确答案:B,21.测度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A.劳动工具的状况B.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C.劳动者的主体素质D.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正确答案:A,22.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A.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B.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D.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体正确答案:C,23.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A.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D.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正确答案:C,24.人的思想动机和目的实现的程度,取决于它们A.是否正确地反映事物发展的规律B.是否在一定的阶段上得到广泛的传播C.是否形成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D.是否被全体人民所接受正确答案:A,25.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观点是A.现代辩证唯物主义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C.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庸俗唯物主义正确答案:B,26.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关系本质上是:()标准答案:CA.人与自然的关系B.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C.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D.人们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27.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对社会存在起促进作用,在于:()标准答案:DA.它不完全受具体的社会存在和社会实践的制约B.它有相对独立性C.意识形态诸形式之间的相互协调D.它符合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28.两种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相互交换的原因,在于他们:()标准答案:DA.有不同的使用价值B.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C.对人们有共同的效应D.在生产中都耗费了一般的人类劳动29.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超越空想社会主义,是因为把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建立在:()标准答案:BA.科学的思想体系上B.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C.批判空想社会主义上D.共产主义者同盟上30.“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这是:()标准答案:AA.《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B.《共产主义原理》中的一段话C.《哥达纲领批判》中的一段话D.《资本论》中的一段话31.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在真理观上的对立在于是否承认A.真理具有相对性B.真理具有客观性C.真理具有主观性D.真理具有绝对性正确答案:A,32.科学家尼葛庞蒂说:“预测未来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
”从实践和认识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C)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B.实践和认识互为先导C.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33.经济全球化的内容有许多,但不包括A.生产全球化B.贸易全球化C.殖民体系全球化D.资本全球化正确答案:C,34.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是指c:v中A.c的比重扩大B.v的比重扩大C.c与v同比例上升D.c与v同比例下降正确答案:A,35.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
”这句话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正确答案:C,36.真理的内容是A.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B.以全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C.以某些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D.以统治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的正确答案:A,37.《礼记·中庸》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这个“预”就是有备无患.遇事不慌。
这是古人对“底线思维”高度凝练的概括。
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底线思维”体现的是A.量变质变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物质决定意识正确答案:B,38.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A.认识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正确答案:B,39.《传习录》记载:“先生(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这一观点的错误是:()标准答案:CA.承认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B.承认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C.认为人的意识是万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D.认为人对花的感觉是主观与客观的同一40.实践基础上的(A)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A.理论创新B.制度创新C.技术创新D.社会创新三、多选题41.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会导致(2.0分)A.唯物主义决定论B.经验论C.唯理论D.相对主义诡辩论正确答案:BC,4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是(2.0分)A.社会意识脱离社会存在独立发展B.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同社会存在变化的不平衡性C.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正确答案:BCD,43.唯心史观的错误在于(2.0分)A.认为社会历史是精神发展史B.否认社会历史发展有客观规律C.认为英雄人物创造社会历史D.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源在于人们的思想动机正确答案:ABCD,44.成语“指马为鹿”讽刺了一些人(2.0分)A.否认了矛盾具有特殊性B.犯了相对主义诡辩论的错误C.违背实事求是的原则D.不懂得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正确答案:ABC,45.在产业循环中处于流通领域的资本包括(2.0分)A.固定资本B.流动资本C.商品资本D.货币资本正确答案:CD,46.生产力的客观性在于(2.0分)A.它是在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物质力量B.它是前人实践活动的客观结果C.它是人们当前生产实践的既定前提和物质基础D.它是一种纯粹的自然力量正确答案:ABC,47.中国共产党的第十八代表大会报告指出: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