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能萧山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土建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土建工程施工部分)批准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 编写___________消除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一)土建工程1、消除模板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1)、柱模板容易产生的问题是:截面尺寸不准,混凝土保护层过大,柱身扭曲。
防治办法是:支模前按图弹位置线,校正钢筋位置,支柱前柱子做小方盘模板,保证底部位置准确。
根据柱子截面尺寸及高度,设计好柱箍筋尺寸及间距,柱四角做好支撑及拉杆。
(2)、梁、板模板容易产生的问题是: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梁侧面鼓出,梁上口尺寸偏大,板中部下挠。
防止办法是:梁、板模板按施工方案所确定龙骨、支柱的尺寸及间距,使模板支撑系统有足够的强度及刚度,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模板变形。
模板支柱的底部应支在坚实地面上,垫通长脚手板,防止支柱下沉,梁、板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防止挠度过大。
梁模板上口应有拉杆锁紧,防止上口变形。
(3)、模板支撑不牢,刚度不够,经振捣截面变形、移位。
主体结构施工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对于支撑系统:要考虑模板、支撑的自重、钢筋的自重、新浇混凝土的自重以及施工人员的重量和设备的重量,支撑系统应由足够的力量满足上述要求;对于模板系统应考虑:混凝土的侧压力、混凝土倾倒时产生的荷载、振捣时产生的荷载。
模板应由足够的力量满足上述要求;首层支模时要将基土夯实,并在支柱下垫木板。
现浇板的支柱接搓应牢固、错开口钉好拉接条,确保模板牢固。
(4)柱肩跑模(柱子在梁侧面的小膀)在现浇框架中,柱肩跑模是较为广泛的现象。
因为这个小角常用木模配合使用,很不容易加固。
为此,我们按照设计尺寸,加工了20套柱头定型模板解决这一问题。
(5)柱子的混凝土常出现蜂窝及露筋现场。
主要是振捣不密实。
柱子较高时,应在中间开设进料口。
进料约50cm高时就应振捣一次。
每次振捣时,四角和中间各振一棒,这样就可以避免柱子混凝土振捣不密实的现象。
2、消除钢筋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1)通病表现:1)位置偏离,保护层厚度失控;2)绑扎结点松扣,易变形;3)墙拉筋漏放。
(2)产生原因:1)固定钢筋措施不可靠;2)浇筑砼时,未及时将碰歪的钢筋校正;3)不熟悉料单及图纸。
(3)防治措施:1)使用专用钢筋保护层垫块,并在伸出钢筋的根部加一道扫地箍,如发生位移应及时校正;2)浇筑砼时,应注意尽量不要碰到钢筋,并派专人检查矫正;3)熟悉施工图纸及钢筋翻样料单。
3、消除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主要表现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蜂窝、麻面、振捣不实、养护不周,起防治措施如下:(1)、浇筑混凝土前准备工作浇筑混凝土前,在对模板位置、尺寸、垂直度以及支撑系统进行检查的同时,应把模板的缝隙和孔洞堵塞严密。
把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以及钢筋上的油污等清理干净,并在模板上浇水润湿。
(2)、浇筑混凝土时,应重点控制浇灌的自由高度、分层厚度、间歇时间和施工缝四个环节。
1)、自由高度的控制浇筑时,为避免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混凝土自卸料口倾落入模的高度,也就是自由下落高度不应超过2m。
2)、分层厚度的控制为了使混凝土能够振捣密实,浇筑应分层进行。
每层浇筑厚度取决于捣固方法。
当采用插入式振捣时,浇筑层厚度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采用表面振动时,浇筑层最大厚度为200mm。
浇筑柱等竖向构件混凝土时,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分段进行,采用窜筒、溜管将混凝土导入。
3)、施工缝的控制:柱的施工缝应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有主、次梁的楼板顺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在次梁跨中三分之一范围内。
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必须做到三点:第一点,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清除水泥薄膜、松动的石子及软弱的混凝土层,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但不得有积水。
第二点,浇筑混凝土前,宜先铺一层水泥浆或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第三点,浇筑后应细致捣实,使新旧混凝土结合的更为紧密。
4)、振捣的控制:A、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时注意以下事项:a、插点:可按行列式和交错式均匀排列。
插点间距不宜大于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振动器距模板不应大于振动器作用半径的二分之一。
b、插入深度:振捣器端部应插入下一层混凝土,以结合成整体。
c、插拔速度:操作时要“快插慢拔”。
如果慢插则会先把表面混凝土捣实,导致下部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
如果快拔,振捣棒抽出后形成了空洞,达不到密实的要求。
d、振捣时间:每一插点一般为20s~30s。
现场检查时,以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就可以换个插点振捣了。
B、平板振动器振捣时:表面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住已经振实部分的边缘,前后位置搭接30mm~50mm为宜。
在每一位置上连续振动时间一般为25~40s.现场检查时同样是以表面均匀出现浮浆为宜。
C、浇筑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情况。
发现模板有变形、移位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终凝前修好。
(3)控制好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将其外露的表面加以覆盖并进行保护,通常可在浇筑完毕12h以内加以覆盖并浇水,浇水的养护日期一般情况下不得少于7昼夜。
每天的浇水次数以能保持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润湿状态为准。
4、消除门窗安装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门窗框四周同墙体间产生裂缝、窗框结露a、现象:门窗框四周同墙体间缝隙,用水泥砂浆填嵌,水泥砂浆砼门窗框直接接触,日久产生裂缝;严冬气候,窗框在室外面与墙体结合处局部有结露。
b、原因分析:门窗框同墙体间的缝隙,未填嵌软质材料作弹性连接,阴水泥浆自收缩及温度影响下,周边产生裂缝,严寒天气又使窗框四周形成“冷桥”,产生结露。
c、预防措施:门窗外框同墙体之间的缝隙应安国家规范施工,作弹性连接。
一般采用软质材料如矿棉条或玻璃毡条分层填嵌密实,用密封胶密封。
用弹性接头是为了保证在振动、建筑物沉降或温度影响下,窗受到挤压不至损坏,延长使用寿命,确保隔音、保温性能的重要措施。
嵌填软质材料时,应分层嵌填,使其饱满密实。
目前采用的棉毡条、矿棉条等填嵌物,不易填嵌饱满采用PU发泡剂作安装填充材料,因其能发泡膨胀,快速地填充缝隙,操作方便,且具有防水止漏作用,使用效果良好。
(2)门窗框不方正a、现象:单肩玻璃窗的上下冒头,一头宽,一头窄;双肩玻璃窗的上下冒头,在截口处一头宽一头窄,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b、原因分析:框在安装过程中卡方不准,框的两个对角线有长短,造成框不方正。
c、预防措施:安装时,框用木楔临时固定好,测量工调整对角线达到一样长,然后用铁脚固定牢固。
(3)门窗渗漏a、现象:室内窗盘或墙体局部滢水潮湿i,粉刷脱皮剥落。
b、原因分析:窗框直接押入墙体,经过建筑物变形或温度影响,型材同砂浆接触界面产生裂缝,形成渗水通道;窗框下冒头料阻水边太低,遇风雨大作时,雨水顺边缝隙溢向室内;窗框安装时下冒头料向内倾斜,形成倒泛水;框下冒头无泄水孔;窗框与墙体结合处的防水密封膏嵌填不密实、有空隙;镶嵌玻璃的密封橡胶条或阻水的毛刷条,局部松动脱落或短头不到位,局部造成空隙;框扇构件镶接节点有缝隙;组合窗拼接点有缝隙;外露的链接螺丝未作密封处理。
c、预防措施:门窗框同墙体应作弹性连接,框外侧应留设5m m×8mm的槽口,防止水泥砂浆同窗框直接接触,槽口内注密封胶至槽口平齐,注胶前应仔细清楚杂物,保证密封胶粘结牢固,注胶应自下而上连续进行,避免遗漏、脱胶、粘结不牢等情况;合理选料,下冒头的阻水边不低于25mm;安装窗框时要注意下冒头料的水平度,稍微向外倾斜,避免倒泛水;推拉窗下滑槽距两端头约80mm处开设排水孔,排水孔尺寸宜为4mm×30mm,间距500~600mm;门窗框同墙体连接处内外均填嵌防水密封膏,并填嵌密实;镶嵌玻璃的密封橡胶条要根据周长再适当放长20mm,使其呈自由状态,切不可拉紧,毛刷条长度要到位;框扇构件镶接点处要满涂防渗硅胶;组合门窗的竖向或横向组合杆件,不得采用平面同平面组合的做法,应采用套搭搭接形成曲面组合,搭接长度应大于10mm,连接处应用密封胶作可靠的密封处理;尽量减少外露的连接螺钉,如有外露连接螺钉时,应用密封材料掩埋密封。
(4)推拉窗启闭不灵活a、现象:安装后的推拉窗经使用,发生推拉不灵活;b、原因分析:窗扇切点构造不牢固,平面刚度差,推拉启闭时窗扇发生晃动变形;滑轮位置错位不准;滑轮轧死不转。
c、预防措施:窗扇四角的节点连接必须牢固,平面稳定不晃动;两滑轮之间的位置调整在一直线上;卡死的滑轮要检修或调整。
5、消除涂料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6、消除抹灰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抹灰面不平、阴、阳角不垂直、不方正的防治措施:(1)按规矩将房间找方,挂线找垂直和贴灰饼(1.5m~2m的间距)。
(2)冲筋宽度为10cm左右,其厚度应与灰饼相平。
为了便于作角和保证阴、阳角垂直方正,必须在阴、阳角两边都冲筋一道,抹出的灰筋应用长靠尺依照灰饼标志上下刮平,靠尺受潮变形后要及时修正。
(3)抹灰时宜冲软筋,但也不宜在灰筋过干后进行抹灰,以免灰筋高出抹灰表面。
(4)抹阴、阳角时,应随时用方尺检查角的方正,不方正时及时修正。
抹阴角砂浆稠度应稍小,要用阴角上下顺直顺平,尽量多压几遍,避免裂缝和不垂直,不方正。
(二)安装工程1、消除排水管道易堵塞的防治措施(1)及时堵死封严管道的甩口,防止杂物掉进管膛。
(2)卫生器安装前认真检查甩口,并掏出管内杂物。
(3)管道安装时认真疏通管膛,除去杂物。
(4)保证管道安装坡度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不得有倒坡。
(5)合理使用零部件,地下管道使用Y型三通,水平横管尽量避免使用四通,排水出墙管及地面清扫口需两个45度弯头,以便流水通畅。
(6)施工时,卫生器具的返水弯丝堵最好缓装,以减小杂物进入管道内。
2、消除管道离墙距离不一致的防治措施(1)管道安装时,安装人员应搞清楚墙体的抹灰厚度,管离墙定位尺寸以抹灰厚度再加上管外皮离墙净距。
(2)管道离墙尺寸要考虑到土建上下层建筑隔间的允许偏差和墙身厚度的不同。
防止管道离墙距离不统一。
(3)立管垂直度必须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3、消除管道接口处渗漏的防治措施(1)对加工的螺纹质量应进行检查,螺纹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非螺纹密封的管螺纹》(GBJ386-87)规定,螺纹加工长度应包括完整螺纹,不完整螺纹及螺尾,其长度应符合下表规定,螺纹应清洁规整,断丝或不大于螺纹全扣数的10%。
(2)填料应顺时针方向薄而均匀地紧贴缠绕在外螺纹上,上管件时应使填料吃进螺纹间隙内,不得将填料挤出。
(3)应使用合适的管钳,使螺纹的连接紧密牢固,螺纹应一次上紧,不应倒回,拧紧后螺纹根部应有外露螺纹一般管径50mm以下为2-3牙,管径65mm以上为4-5牙。
(4)法兰接口时,法兰与管子中心线保持垂直,两片法兰间应平行,垫片不得采用斜垫或多层垫,法兰密封面要清理干净,拧紧螺栓时应对称均匀,松紧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