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中调研试卷ēn huì zhà yóu ài mùɡāo bǐnɡ lǎn duòù二、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答案的序号。
(6分)1. 下列带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A.便.宜(pián)搭乘.(chènɡ) B.强.逼(qiánɡ)间.隔(jiàn)C.召.集(zhāo)垂蔓.(màn) D.挨.近(āi)石榴.(liú)2.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B.在学习上就应该不耻下问....,有不懂的问题就主动问老师。
C.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
3.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老师推荐大家阅读“草房子”这本书。
B.屈原、白居易和杜甫等……都是大家熟悉的诗人。
C.我们的班主任——马老师是我们敬仰的老师。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开展包粽子,赛龙舟活动,使屈原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
B.共享单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大街上骑共享单车的人越来越多。
C.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三、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4分)1.《落花生》一文作者借花生朴实无华、用处很多的特点说明做人的道理。
( )2.《将相和》这篇课文是根据司马光《史记》中《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
( )3.《我的妈妈是精灵》中陈淼淼的妈妈是靠喝小白兔的血来保持原形的。
( )4.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时,如果遇到不懂的词语可以停下来回读。
( )四、按照词语的不同意思写句子。
(4分)成熟有两种意思:①植物的果实完全长成;②人或事发展到完善的程度。
①②五、联系课内外积累填空。
(17分)1.居高声自远,。
柴门闻犬吠,。
2.“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
那是,而且具学校:班级姓名:学号.....................................................................................................................................................................................................................有。
”这种画面会让我们想起张志和《渔歌子》一词中的“,桃花流水鳜鱼肥。
”2.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一排排搭石,既联结着,也联结着。
3.《将相和》是由、、三个故事组成。
其中我最敬佩的人物是,因为。
4.两条腿的动物里面,跑的最快的是;在陆地上,跑的最快的动物是;在地球旅行,的速度绝对是够快的了;可是如果要到月球上去旅行,我们必须搭乘。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8分+11分)(一)《搭石》(节选)(8分)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
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
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
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对“紧走搭石慢过桥”一句正确的理解是()。
A.人着急时就走搭石过河,不急时就过桥。
B.走搭石时要走的快,过桥可以慢一点。
2.文中“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是一句,把比作,突出人们走搭石的动作。
(用文中词语概括)3.文中画波浪线句子写的是()。
A.看的见的具体的美。
B.看不见的心灵的美。
一、本段主要写的是什么?(正确的打“√”,错误的打“×”)①乡亲们走搭石动作的协调美。
()②搭石的作用。
()(二)人生无乞丐(11分)朋友从外地办事回来,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那天正是中午,又下小雨,车厢里的乘客稀稀落落的。
车子行驶至一个小站时,上来了两位一老一小惹人注目的乘客。
从近似的容貌很容易看得出,他们两人是父子,而且都是残疾人。
中年男子双目失明,而那大约八九岁的男孩则是一只眼紧闭着,只有另一只眼能微微睁开些,小男孩牵引着他父亲,一步一步地摸索上车来,进而走到车厢中央。
当车子缓缓前行时,小男孩的声音也随之响起:“各位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你们好,我叫王小明。
我现在唱几首歌给大家听。
”这时候,音质很一般的电子琴声响了起来,小男孩自弹自唱,孩子的歌声有天然童音的甜美。
唱完了几首歌曲之后,男孩走到车厢一头,正如人们所预料的那样,他开始“行乞”了。
他没有托着盘子,也没有直接把手伸到你前面,只是轻轻地走到你的身旁,叫声“叔叔阿姨”什么的,然后默默地站立着。
所有人都知道他的意思,但都装出不明白的样子,或干脆把头转向另一侧……当男孩空着小手走到车厢尾部时,坐在我身旁的一位中年妇女很气恼地尖声大叫起来:“怎么搞的,这么多的乞丐,连车上都有?”顿时,所有冷漠的目光都集中到他俩的身上。
没想到,小男孩小小的脸上竟显现出与年龄极不相称的冷峻,他声音不大不小不紧也不慢地说:“阿姨,我不是乞丐,我是卖唱的。
”霎时间,所有冷漠的目光都变得生动起来,不知是谁带头鼓起了掌,片刻,车厢里掌声连成一片。
说到这儿,朋友的声音变得很低沉:“一个没有生存能力的小男孩却已经不屈地承受生命,他怎么可能是乞丐呢?”那一刻,我的眼睛亦漂浮一层雾水。
有一天,我路过广场,一阵悠扬的乐声飘来,是一位少年在拉二胡。
当我把微薄的人民币以完全没有施舍者的心态郑重地放在小男孩的手心时,我相信它同时还伴随着一个沉甸甸的信念——人生无乞丐。
1.“所有人都知道他的意思。
”中的“他的意思”是指(1分)2.判断正误,对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
(2分)(1) 小男孩在车上给大家边拉二胡边唱歌。
( )(2) “冷漠”和“寒冷”中的“冷”都是“温度低”的意思。
( )(3) 作者认为,这个小男孩顽强地承受着生命,不是乞丐。
( )(4)“我相信它同时还伴随着一个沉甸甸的信念——人生无乞丐。
”中的破折号起解释作用。
( )3.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句中的“我”分别指的是谁?(3分)(1 )朋友从外地办事回来,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4)阿姨,我不是乞丐,我是卖唱的。
()(3) 坐在我身旁的一位中年妇女很气恼地尖声大叫起来。
()4.用“”画出与“所有冷漠的目光”相对应的句子。
(1分)5.“我的眼睛亦漂浮一层雾水。
”中这层雾水有什么不平常的意义?(2分)6.写出你对“人生无乞丐”的理解。
(2分)七、习作。
(35分)题目:我得到了要求:1、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如“表扬”“锻炼”“关心”“教训”等把题目补充完整。
2、通过一件事来写,注意语句通顺,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书写工整,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二、基础(36分)1.看拼音写词语,把句子补充完整。
(8分)(1)这首小诗构思jīng qiǎo(),但měi zhōng bù zú()的是情感表达不够细腻。
(2)家乡有句sú yǔ():“紧走搭石慢过桥。
”。
一排排搭石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qíng gǎn()。
(3)这些雕塑品富有shī qíng huà yì(),不禁让人拍手chēng zàn ()。
2.辨字组词。
(6分)嫌()慕()浸()嘱()悔()销()谦()幕()侵()瞩()诲()消()3.用“然”字组成不同的词填在下列句子中的括号里。
(5分)(1)这么难的一道奥数题,小亮()没用三分钟就做出来啦。
(2)()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但是我()喜欢它。
(3)电灯()灭了,屋子里变得黑漆漆的。
(5)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身临其境一看()名不虚传。
4.把下面句子中画“”的部分换成合适的成语。
(3分)1.我喜欢那套房子,虽然很好,但还有缺陷的是离上班的地方太远。
()2.我们是班级干部,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以身作则。
()3.我们先要自己以身作则,然后才能很有道理,底气十足地指出别人的缺点。
5.判断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4分)(1)他做事情很武断..,化解了许多危险。
()(2)这篇文章观点十分新颖,见解也很深刻,的确不同凡响....。
()(3)今天是博物馆开馆的第一天,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4)只要我们理所当然....,就没什么好怕的。
()6.根据句子的意思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4分)虽然……但是……只有……才……即使……也……无论……都…(1)()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觉得大了一些。
(2)它们在树上做窝、生活,()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到地上来。
(3)小时候,我()对什么花,()不懂得欣赏。
(5)花生()不好看,()它很有用。
7.按要求改写句子。
(6分)(1)大树爷爷看到了孩子们幸福的笑容和欢乐的歌声。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鸵鸟奔跑的最大速度是七十千米每小时。
(写个句子,用上列数字的说明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家的门前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积累运用。
(12分)1.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5分)(1)少年易老学难成,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牵牛织女渡河桥。
(3)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湖歌舞几时休?(5)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3分)(1)《牛郎织女》是我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
()(2)“暖风熏得游人醉”中的“熏”字可改为“吹”“刮”“掠”等字。
()(3)《落花生》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许地山。
()3. 口语交际。
(4分)我和小东正在排队买票进动物园,时不时有人插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