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运气学的重要理论(精)

中医运气学的重要理论(精)

第三章 中医运气学的重要理论
一、亢害承制 二、升降出入 三、标本中气 四、气化理论 五、六淫致病 六、运气病机 七、运气治则 八、运气制方 九、五味用药 十、司岁备物
一、亢害承制
亢害承制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
中医运气学的重要内容。自然界一切事物都在不 断地运动和变化,无一例外。所以生化和制约现 象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生物界,从而保证世间万 物及其相互间的相对平衡。如果某一方面发展过
《素问· 六微旨大论》中所论:“气之升
降,天地之更用也。”
(一)自然界升降出入运动是自然界生物生命的普遍 规律,万物的运动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升降出入的运 动,它贯穿于万物运动的始终。 升降,是指内环境的升降运动。 出入,是指内环境与外环境之间的气交运动。 升降的实质是阴阳气化的升降,升降出入是气的运 动形式,可以说升降出入运动是运气的集中表现形 式,在自然界表现为阴阳气交运动。由于阴阳互根, 阴之所以生,是因为阳之温升;阳之所以降,是因 为阴之凉降。有升始有降,有降方有升;降中寓升, 升中寓降。
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
(一)五运阴阳是气化的总纲
五运阴阳,指在阴阳气化的基础上所产生的五
运,五运即:木运、火运、土运、金运、水运。
《素问•天元纪大论》:“夫五运阴阳者,天地
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神明之府也。”指出了有阴阳气化才有五运五行, 才有气化物化和一切变化,说明五运阴阳是气化 的总纲,气化是物化产生的基础。
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
此段原文明确指出,一年之中六气的变化分属 于五行,并受五行的制约。 一方面强调六气不亢是由于受到下承者的制 约,另一方面阐明亢则害物、制则生化的自然规 律。 说明自然界存在着一种自稳调节,因而自然 界中的物化现象才能长期地保持着相对稳定,也 就是“承乃制,制则生化”之意;而自然变化过 于亢盛,若超过了极限,就会成为自然灾害,自 然气候变化及物化现象就会出现反常,也就是 “亢则害,害则败乱,生化大病”之意。
(二)六化是气化的基本内容
所谓六化,是指风化、热化、火化、湿化、燥
化及寒化。在六化的基础上再产生各种气化。如
《素问· 至真要大论》指出:
厥阴风木司天为风化,在泉为酸化,司气为苍 化,间气为动化。 风化:风高气远,云飞物扬,风之化也。 酸化:木司地气,物化从酸。
亢或不及,便会破坏这种平衡,而产生出一系列
变乱。人体生命的整个过程同样也存在着这种生 化制约现象。

正如《素问· 六微旨大论》所论:
“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 土位之下,风气承之;风位之下,金气承之;金 位之下,火气承之;君火之下,阴精承之。帝曰: 何也?岐伯曰: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
四、气化理论
运气学的基本原理是气化原理,气化理论是
中医运气学基本理论的核心。运气学说的一切基
本理论无不产生于气化,中医的一切理论无一不 和气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所谓气化,指气的运动变化。运气学说强调 气化渊源于宇宙天体的运动变化,正如《素问· 天
元纪大论》所论:“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九
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
(二)升降出入的主要内容是升清降浊
升降,是升清阳,降浊阴; 出入,是出浊阴,入清阳。 清阳,是指清阳升发之气,为精微物质的清轻部 分; 浊阴,既可指精微物质的浓厚部分,在某种概念 上也可指糟粕。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出上窍,浊 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 肢,浊阴归六府”的论述。
三、标本中气
标本中气理论是运气理论的重要内容, 与运气学的其它理论一样,离不开日月五星运
动的天文背景。在《素问· 天元纪大论》、
《素问· 六微旨大论》、《素问· 阴阳离合论》、 《素问· 五运行大论》、《素问· 至真要大论》 等篇中均有阐述。
(一)标本中气的基本原理
标本中气理论是六气理论,是六气变化规律 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它从标本中气的角度概括 了六淫对人体病机影响的规律,在中医病机分析 及辨证论治方面有一定意义。 本,指风寒暑湿燥火六气;标,指三阴三阳 。中,为中气。 标本中气从化关系,实际上也就是六气之间 的气化关系,体现着三组承制关系。即:燥湿调 和,水火既济,风火相助,从而维持着六气的自 我调节机制。
亢害承制理论在运气学说中占有重要 的地位,历代医家对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
研究及发挥,并作了极其精辟的阐发。这
对于探讨异常气候变化对疾病影响及其规
律性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具有深刻的指导
意义和参考价值。
二、升降出入
升降出入原理也是运气学的重要基本
理论之一。无论是天体,还是人体,其气
化都是以升降出入为气化形式的,正如




(三)运气气化升降及其病机 运气气化升降是指客气六步位置的升降。升,指 客气六步的上移。降,指客气六步的下移。表现 为: 迁正:指上一年的司天左间气下一年迁移为司天 之气,上一年的在泉左间气,下一年迁为在泉之 气。 退位:指司天和在泉的退移,即上一年的司天退 居为下一年的司天右间,上一年的在泉退居为下 一年的在泉右间。 不迁正:指左右间气不能轮升为司天、在泉之位。 大多发生于岁运不及,即阴干之年,属于“至而 未至”的年份。



不退位:指前一年的司天、在泉之气滞留不降位 于左右间气。大多发生于岁运太过,即阳干之年, 属于“未至而至”。 升降不前:正常情况,司天右间应降,在泉右间 应升,升降不前则指左右四间气当升不升,应降 不降,这种情况又被称为“刚柔失守”。 运气气化升降不前,主要导致“暴郁”(指暴烈 的郁气,其结果是气化反常,轻则使人体脏腑气 机升降失常,重则导致郁气。)以及温疫的发生。
(二)标本中气理论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1、病机分析方面:根据六气的三条从化规律,结 合症状表现,确定其病在本、在标,还是中见, 从而决定治疗方向。如太阳表寒证就可分析病机 为出于本,而太阳表热证则为病出于标,阳明病 出现太阴湿证者就可分析为病在中。 2、确定治疗方向:根据病机分析,病生于本,则 求之于本;病生于标,则求之于标;生于中气, 则求之于中气;而病生于标本者,则标本兼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