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Business Administration(双学位、双专业、辅修专业)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为导向,面向广东省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等组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懂经济、专管理、善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具有专业分析、决策和管理才能的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
双学位、双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工商企业管理的理论知识和能力,达到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基本要求,能适应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实际管理工作需要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辅修专业:培养掌握工商管理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能力,具备工商管理人员基本素质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二.毕业生具有的知识、素质、能力毕业生具有的知识1、工商管理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2、人文社科公共基础类知识;3、信息技术及管理软件知识;4、现代管理、经济理论知识;5、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及相关知识;6、经济法规及政策知识。
毕业生具有的素质1、现代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2、良好的身体素质;3、稳定的心理素质;4、管理伦理素质;5、职业道德素质;6、法纪素质;7、综合管理素质毕业生具有的能力1、中文及外文的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2、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3、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4、组织、协调和公共关系能力;5、对企业管理环境分析、判断及处理的能力;6、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企业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专业培养特色1.人才培养紧扣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实际需要教学内容及课程案例,教学模式根据广东经济发展需要,加强优势学科建设及特色品牌教材建设,鼓励教师加大对广东经济前沿问题研究,加强对本地企业实际问题的探讨,建立企业、学校、毕业生为主体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和人才适应能力动态跟踪体系,以适应广东省制造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2.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并重的师资队伍结构建立企业导师,组建专兼结合的理论水平高、企业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建立兼职教师参与专业课讲授、毕业论文指导的整个教学活动的互动机制,探索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机制;建立青年教师挂职锻炼制度,完善选派、考评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机制,提高教师实践知识的授课能力;建立专业教师出国交流制度,提高双语授课能力。
3、双专业、双学位和辅修都是利用周末和假期进行课程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主修专业课程的同时修读双专业、双学位和辅修课程,在有限的大学期间能获取第二专业和学位,实现拓宽学生专业领域和就业面。
四.专业主干学科经济学、管理学五.专业核心课程管理学、运筹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市场营销学、技术经济学。
六.毕业学分要求双专业、双学位课内总学分不低于67.0学分,实践教学环节学分不少于18学分。
辅修专业课内总学分不低于34.5学分,实践教学环节学分不少于4学分。
七.主要实践教学环节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及毕业设计(论文)。
八.课程设置类别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时集中周数各学期计划学分先修课程总学时含实验含上机四五六七八九理论教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 3.5 56 3.5微观经济学 3.048 3.0管理学 3.0 48 3.0*应用文写作 2.0 32 2.0基础会计 3.0 48 3.0经济法 3.0 48 3.0宏观经济学 3.048 3.0统计学 3.0 48 3.0运筹学 3.5 56 3.5*财务管理 3.5 56 3.5 基础会计市场营销学 3.0 48 3.0*管理信息系统 3.0 56 3.0*组织行为学 3.0 48 3.0 管理学技术经济学 3.0 48 3.0*生产与运作管理 3.5 56 3.5人力资源管理 3.0 48 3.0小计辅修专业31.0 6.0 9.0 6.5 3.0 6.0双专业、双学位49.0 9.5 11.0 10.0 9.0 9.5实践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2.0 2.0专业实习(假期分散进行)4.0 4.0毕业论文12.0 12.0 小计辅修专业 4.0 4.0双专业、双学位18.0 2.0 4.0 12.0 小计辅修专业34.5 6.0 9.0 6.5 3.0 10.0双专业、双学位67.0 9.5 11.0 10.0 11.0 13.5 12.0 注:辅修专业的学生不用修读带“*”的课程。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双学位、双专业、辅修专业)一、培养目标双学位、双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现代管理、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技术基础,具有较强的现代经营管理、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能力,熟练掌握英语,能在政府机关、各类企事业单位等从事信息系统与管理软件的分析、设计、实施、运行、管理与评价以及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的信息管理、经营管理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辅修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信息系统开发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从事企事业单位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开发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毕业生具有的知识、素质、能力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接受现代经营管理、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等方面原理、方法与技术的基本训练;并使之融合内化,形成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专业素质;从而具备综合所学专业知识,开发与运用信息与信息系统,分析解决经营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具有的知识:1、公共基础知识,包括英语、数学、哲学、经济法、人文社科类公共知识、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公共知识等;2、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包括经济学、管理学、运筹学、管理统计、管理博弈论等;3、信息技术与工具,包括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等;4、信息系统及信息管理理论、技术,包括信息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分析与预测、数据挖掘、电子商务等。
毕业生应具有的素质:1、现代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2、坚定的政治素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较强的法制观念;3、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扎实的职业素质,尤其具有信息管理行业所需的职业道德、职业品格;4、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毕业生应具有的能力:1、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从事经营管理的基本能力;2、信息组织、分析、传播与开发利用等信息管理的基本能力;3、开发与运用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解决经济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4、信息分析与开发、市场开拓能力。
三、专业培养特色1、基于技术的管理,实现有效复合突出以组织管理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为主线,发挥本校以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全面发展的优势,专业课程设置实现信息管理学、信息经济学和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三大类知识的融会贯通,强化融经济学、管理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于一体的“厚基础、宽口径、适应能力强”的专业特色,强调“基于技术的管理”,实现不同学科方法在同一管理问题背景下的有效复合。
2、高度重视实践,实践教学体系化强调实践教学环节,高度重视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
不仅安排大量的课程实验、实训,还有专门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相辅相成,形成体系,突出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创新精神以及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经济、商务、管理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传授不同学科知识根据经济管理类和信息技术类知识在问题解决能力上的不同特点,综合运用多媒体远程教育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广泛利用教师的纵、横向科研项目成果,以及往届学生的优秀作品,灵活采用技术规范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实现人才培养在质量和数量上的和谐发展。
四、专业主干学科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五、专业核心课程信息管理学、管理博弈论、信息分析与预测、管理信息系统。
六、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计算机文化基础。
七、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八、 课程设置类别课程 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各学期计划学分先修课程 总学时 含实验 含上机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双学位双专业基础课 03100826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C2.5 40 2.5 小计2.5402.5类别课程 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时 集中周数各学期计划学分先修课程 总学时含实验含上机四五六七八九理论教学50101930 管理学 3.0 48 3.0 3.0 50100540 *经济学 4.0 64 4.04.0 50102030 运筹学 3.0 483.053100220 信息管理学 2.0 322.052105530 *管理统计学 3.0 48 10 3.0 53101530信息分析与预测 3.0 48 8 3.020130925 数据库原理及设计 2.5 40 12 2.5 24123930 *计算机网络B 3.0 48 83.053100530 管理信息系统 3.0 48 8 3.0 01125725 电子商务概论 2.5 40 16 2.552109725 管理博弈论 2.5 402.5 24123225*数据挖掘2.5 40 12 2.5 小计辅修专业21.5 344 44 3.0 5.0 5.5 5.5 2.5 双专业、双学位 34.0 544 74 7.0 8.0 8.5 5.5 5.0 实践教学*数据库原理及设计课程设计1.0 16.0 16 1.0 53200120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2.032.032 2.0 052007C5 *毕业设计(论文) 10.0 160.010.0 小计辅修专业2.0 32 2.0 双专业、双学位13.0 208 481.02.010合计辅修专业23.5 376 3.0 5.0 5.5 7.5 2.5 0.0 双专业、双学位49.57929.5 8.0 9.5 7.5 5.0 10.0注:辅修专业的学生不用修读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双学位、双专业、辅修专业)一培养目标与要求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特别是广东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训练,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工程实践能力、具备从事计算机软硬件及网络系统研究、设计、开发、管理的跨学科的“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富创新、有个性”的新型人才。
双学位、双专业:1.较系统地掌握计算机软件的基本理论基础、具有软件开发和应用的基本技能。
2.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逻辑设计和软件开发能力。
3.具有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动态和获取新知识与信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