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使学生积累更多优秀的古诗文。
2、引导学生走进李白的内心,体会诗人狂放不羁想象,浪漫、豪放的性格及乐观、旷达的胸怀。
过程与方法:通过听读、诵读、感知,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结合网络资源体会诗歌意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感受诗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宇宙观、激发积累古诗的欲望。
教学重点:诵读并积累古诗文,感受人物内心。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狂放不羁想象,浪漫、豪放的性格及乐观、旷达的胸怀。
教学流程:一、了解诗人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吟诵几首关于月亮的古诗,走近一个人。
千百年来文人们都喜欢望月抒怀,王安石望月时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李清照写道: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张若虚写道: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诗圣杜甫写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诗仙李白写道:月初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常相随。
师:知道李白吗?你了解李白什么?生:我知道李白字太白,著有《李太白集》师:传说妈妈生他时做了一个梦,天上的太白金星钻到了她的肚子里。
孩子出生后,妈妈就给儿子取名为白,字太白。
生:号青莲居士。
师:他还称自己是谪仙人,“谪仙人”是什么?就是天上的仙人被贬到了人间。
生:诗仙。
师:李白诗写得特别好,所以称他为“诗仙”。
李白除了诗仙之外,还有一个“仙”,谁知道?生:李白性格豪放,特别喜欢喝酒交朋友,他还是浪漫主义诗人。
生:他与杜甫称为大李杜是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和杜牧小李杜区分。
师:的确,李白性格豪放,喜欢饮酒作诗,难怪余光中在《寻李白》中这样写道: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中国历史上真正成为诗仙的,只有李白。
李白一生给我们留下了一千多首诗歌,其中378首写到了月亮,所以李白又称为“月亮诗人”。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群文阅读。
(板书:太白望月)二、初探眼中月,心中情1、检查预习情况师:课前要求大家朗读与预习群文阅读的资料,大家都预习了吗?(出示)——生(齐读):《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师:读得很熟练,学过这首诗吗?生:在一年级时学过前四句。
师:读一读.还在哪学过?生:在老师发的古诗积累里,学过前八句。
师:你来读一读?2、寻找诗人眼中月,心中情。
师:在这几句中诗人望到的是一轮什么样的月亮呢?(板书眼中月)生:读诗句汇报,白玉盘和瑶台镜。
师;表达诗人心中怎样的情感呢?(板书心中情)生读五六两句,表达了诗人喜爱之情。
是啊诗人之所以描写如此美轮美奂的仙境,实则是诗人追忆,开元盛世,国泰民安的社会景致。
但好景不长,接下来诗人又看到一轮什么样的月亮呢?3、探究眼中月,心中情。
请同学们画出描写月亮的诗句,并结合自己收集的资料在旁边批注诗人的心中情。
生:我从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了解到诗人此时看到的是一轮残月师:(板书:残月)是啊,诗人在写这首诗时,正置安史之乱前期,唐玄宗沉湎声色,宠幸杨贵妃,边疆擅权把国家搞的乌烟瘴气。
诗人写这首诗意在唤醒当朝皇帝。
同时他也多么希望有后羿这样的大英雄出现啊。
生:读“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从这句话中我多出了渴望英雄出现,拯救国家于水深火热之中。
师:而诗人当时被皇帝赐金还乡,报国无门,对于李白这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的侠义之士来说,是莫大的悲痛啊!读--生1:我从这句中还读出了诗人对当朝者的无奈: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师:是呀月亮都已沦没不清,还有什么可看的呢?还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呢?生2: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我从诗人这句话中看出诗人的担忧。
师;是呀,诗人不忍一走了之,内心依旧矛盾重重,忧心如焚。
(板书)师:我们一起尝试背诵一下这首诗的后四句,好吗?4、形成群文,小组探究师:在后面的两首诗中,诗人又会望到什么月亮呢?心中又有怎样的情感呢探究提示:1、先自读诗句,用横线画出后两首诗中写月亮的句子。
2、利用网络资源,小组探究:诗人的眼中月,心中情是什么?完成《太白望月》学习卡。
三、举杯邀月成三人1、巩固学法,汇报眼中月师:李白被称为“月亮诗人”,除了和我们一样“望月”,还会什么?一起看第二首诗歌(出示),谁来朗读?生:《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师:大家齐读一遍(生齐读)。
师:那句话是写月亮的?生:读写月亮的诗句师:此时诗人眼中的月亮还是白玉盘吗?还是那轮残缺不全的月亮吗?生;不是,我从这句话中体会到诗人已把月亮当成了自己的朋友,师:是呀,诗人已把他当成了活生生的人。
(板书:人)2、分享成果,体会心中情师:中国有句古话叫“一人不喝酒,二人不赌博”。
这首诗却写了什么?生:一个人喝酒,没人陪伴,感觉很孤独。
师:(板书:孤独)为什么感到孤独?生:我们组根据收集的资料汇报,李白在朝中不能被重用,加之权贵们的排挤,嫉贤妒能。
师:相机补充。
诗人天生我初四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情壮志。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的英雄气概师:还从哪里看出李白一人喝酒,与众不同?生: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我唱歌的时候,月亮在我身边徘徊;我跳舞的时候,月亮也伴随着我。
师:为什么李白喝着喝着,就要载歌载舞呢?生:想和月亮、影子欢愉,因为月亮是有生命、有情感、有心灵的,想和月亮倾诉。
3、走进诗人,读出情感师:李白把月亮邀请到自己身边,和自己同欢同乐。
那么读这首诗,你读出热闹,还是孤独?生1:李白很孤独。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没有亲朋好友陪伴。
生2:李白很孤独。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没有人陪伴,只能邀请月亮、影子。
生3:既孤独,又欢乐。
邀请了明月、影子以后,变得不孤独了。
师:李白一人喝酒,也能喝出情调、浪漫、快乐!这是一个伟大诗人给我们的启示。
(板书:浪漫)我们再读这首诗(教师示范,相机指导,学生诵读)师:读诗,怎样才算读好了?就是要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
李白既孤独,又欢乐。
孤独的是他的行,欢乐是的他的心。
李白和月亮之间的情缘,太深太深。
四、青天有月来几时师:李白虽然一生壮志未酬,打他一直笔耕不辍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出示《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1、形成方法,交流眼中月师:有哪些句子写了月亮?生:汇报读诗句2、分享心中情师:从这些写月亮的诗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青天有月来几时?诗人向月亮发问,所问的问题也是常人无法想象的,通过查阅资料,对于月亮什么时候有的?至今仍是个迷。
足以见得诗人旷达的胸怀。
师:(板书旷达)这首诗仅仅是在探讨这些问题吗?生:读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诗人感叹人生短暂就像流水一样稍瞬即逝,课明月却是永恒的。
3、升华情感,把握当下,珍惜时间师:说得多好啊!难怪诗人最后发出如此慨叹,读生读最后一句。
师:这是诗人惊醒后人珍惜今生点滴光阴,在瞬间把握永恒啊!这就是这位伟大的诗人的不同处,他在望月时不仅仅是在表达: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思乡情(手指黑板)此时跟诗人交流的还是那轮残月吗?还是与他载歌载舞的友人吗?师:(板书神)既能照古人,又能照后人的神啊。
一起诵读这首诗歌。
(生诵读全诗)五、拓展群文1、老师引导读其他关于李白写月亮的诗句。
李白咏月,不像别的诗人仅留下若干名篇名句,他还用多不胜计的篇句勾勒出了一个特殊的世界。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节选《唐诗别裁》谓“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此篇足以当之。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节选前代诗人还只是在看到明月之后联想到异地的亲友或进而想托明月寄去自己的一片深情,而李白在这里不仅要托月寄情,而且要让明月作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一直去到那夜郎以西边远荒凉的所在。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关山月》还有具体写到战争的景象,战场悲惨残酷;写征人望边地而思念家乡的情愫《子夜吴歌.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月朗风清,风送捣衣声,声声都是怀念玉关征人的深情。
同时表现出古代劳动人民冀求能过和平生活的善良愿望。
2、学生汇报读诗句。
《峨眉山月歌》《雨后望月》总结:一位名人说过: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伟人,是不可爱的;一个民族出了伟人而不知道崇拜,那就更加可悲。
我们民族有幸诞生了李白这样的伟人,就让我们走进李白、学习李白、崇拜李白!板书:眼中月心中情残月忧心如焚友人孤独浪漫神旷达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