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管道酸洗钝化操作规程
编号:
不锈钢管道酸洗钝化操作规程
1.0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管道、公用管道部分的不锈钢管道酸洗与钝化工艺。
2.0主要编制依据
下列文件为本标准的引用文件,若有新版本规范及标准,以其最新版本中对应条文要求为准。
2.1 SH/T3547-2011《化工设备和管道化学清洗施工及验收规范》
2.2 HG/T2387-2007《工业设备化学清洗质量标准》
2.3 GB8978-2002《污水综合排放的标准》
2.4其他现行有关标准、规范、技术文件。
3.0工艺原理及目的
3.1酸洗钝化原理:
金属经氧化性介质处理后,其腐蚀速度比原来未处理前有显著下降的现象称金属的钝化。
其钝化机理主要可用薄膜理论来解释,即认为钝化是由于金属与氧化性介质作用,作用时在金属表面生成一种非常薄的、致密的、覆盖性能良好的、能牢固地附在金属表面上的钝化膜。
这层膜成独立相存在,通常是氧和金属的化合物。
它起着把金属与腐蚀介质完全隔开的作用,防止金属与腐蚀介质直接接触,从而使金属基本停止溶解。
为确保钝化处理的效果,在钝化前先对被钝化表面进行酸洗处理。
整个处理过程就称为酸洗钝化处理,简称酸洗钝化。
3.2常见的酸洗钝化液工序使用配方:
(1)(3%-5% NaOH脱脂)+(5-8%硝酸+23氢氟酸)(酸洗钝化)
(2)(3%-5% NaOH脱脂)+(18%i肖酸+2%氢氟酸)(酸洗钝化)
(3)(1% NaO H脱脂)+ (65%-68%肖酸)(酸洗钝化)
(4)(3%-5% NaOH脱脂)+斯福特3050配液(主要成分:柠檬酸)
4.0酸洗钝化前准备工作
4.1熟悉待酸洗钝化的管路系统流程图(P& ID)及现场,将需要酸洗钝化的管道和需要移除、待替、封堵和增加的部件进行标注。
标注过的待酸洗钝化的管路系统流程图附在《管道清洗和钝化记录》后。
在待酸洗钝化的管理系统流程图上的标注做如下规定:
(1)在管道清洗和钝化过程中需要清洗和钝化的管道和开启的阀门标注绿色;
(2 )在管道清洗和钝化过程中需要关闭的阀门在管路系统流程图上标注“关闭”;
(3)需要移除、待替和封堵的部件用红色标注,如:压力探头、温度探头等精密仪器。
(4)需要增加的部分或管道用蓝色标注。
注意点:
a.管道酸洗钝化应在压力试验合格后进行;
b.管道酸洗钝化影子啊保温前进行;
5.0酸洗钝化
5.1酸洗钝化作业流程:
卷测合恪样品拾测合IS
鬲_H ~*1殊 -------------- H酸摄钝化一-----------
-------- 检眦招j ---------------------------------- T
郴| ___________ 二掾水儼注锂化完成]
5.2冲洗
为了去除管道内的颗粒和碎片,需要在钝化前用去离子水进行首次冲洗。
使用原有的储罐及泵或临时的清洗装置,在常温状态下清洗管道至少15分钟。
5.3脱脂
步的关键前提。
(2)配制NaOH溶液,按照质量百分比3°%^ 5沱间的要求来配制;
(3)依据已标注的P&I D图拆分需要清洗的管道系统,连接临时管道和设备;
(4)在常温下使用循环泵将氢氧化钠溶液在管道系统中进行循环,检查所有的主管道和分支管道,来确保有溶液流出。
如果没有溶液流出,则提高循环泵频率,或者缩短清洗的管路。
对于因现场实际情况确实不能组成循环管路来进行碱洗的管路系统,可以使用临时清洗及钝化装置将氢氧化钠溶液注入管路系统中,让氢氧化钠溶液按照循环管路碱洗的持续时间驻留在管路系统里。
(5)记录开始时间(T1)和结束时间(T2),碱洗持续时间不能低于60分钟 (即:T2-T1 >60 分钟)。
(6)碱洗结束后,将废液从管道系统中吹进收集罐,酸碱中和后排放。
(7)废液排放后,在收集罐中注入去离子水,并将去离子水用循环泵注入管路中对管路进行冲洗。
使用PH试纸在每一份支管口测量PH值,直到PH值显示为中性时才停止去离子水的冲洗。
(8)目测检查管道内表面没有颗粒或碎屑为碱洗合格。
5.4酸洗钝化
(1)为了提高管道系统的抗腐蚀性,下一步需进行酸洗钝化工艺,去除管道内表面游离的铁离子,形成完整的钝化膜。
(2)准备酸洗钝化液:根据需要酸洗钝化的管路系统长度、管径等计算所需酸洗钝化液的量,按照5-8%的配比,混合配制成所需酸洗钝化溶液。
(3)在常温下使用循环泵将配制好的酸洗钝化液在管道系统中进行循环,检查所有的主管道和分支管道,来确保有溶液流出。
如果没有溶液流出,则提高循环泵的频率,或者缩短钝化管路。
对因现场实际情况确实不能组成循环管路来进行钝化的管路系统,可以使用临时清洗及钝化装置将酸洗钝化溶液注入管路系统中,让溶液按照循环管路钝化的持续时间驻留在管路系统里。
(4)管路系统酸洗钝化的同时,取同一材质的焊接管段做小样,浸入酸洗钝化液中进行酸洗钝化,观察小样焊缝的变化,目测到达酸洗钝化的效果后,停止管路系统的酸洗钝化作业,用去离子水清洗干净小样并用洁净布擦干小样,检查焊缝酸洗钝化质量,检测合格即酸洗钝化完成。
(5)记录开始时间(T3)和结束时间(T4),酸洗钝化持续时间不能低于60分钟(即:T4-T3 > 60分钟)。
(6)酸洗钝化结束后,将废液从管道系统中吹进收集罐,酸碱中和后排放。
(7)废液排放后,在收集罐中注入去离子水,并将去离子水用循环泵注入管路
中对管路进行冲洗。
使用手持式电导率检测仪及PH试纸在每一份支管口测量出水
的电导率及PH值,直到电导率与进水的电导率基本一致且PH值显示为中性时才停
止去离子水的冲洗。
电导率检测如图:
5.5钝化检测方法-硫酸铜试验
(1)原理
在管道内表面刷上酸化的硫酸铜溶液。
检查到明显的铜色沉积和(或)铜色斑点则表明有游离铁产生。
⑵试剂
硫酸铜溶液由1.6g分析纯五水硫酸铜溶液溶解于100ml蒸馏水中和0.4ml质量比96%的硫酸一起配制而成。
(3)方法
用一个棉签,把试验溶液涂抹在待试验的一个干净已钝化表面上,确保表面保持湿润6分钟,检查表面铜色沉积和(或)铜色斑点。
(4)要求
产生的铜色沉积和(或)铜色斑点不明显。
5.6系统复位
管路酸洗钝化测试合格后,排净管路的水,移除临时连接并根据P&ID图重新
安装系统,至此为管道系统的酸洗钝化工作结束。
6.0酸洗钝化工序注意事项
6.1酸洗钝化需在通风良好的室内进行操作;
6.2酸洗钝化液:
(1)盛装容器应为不锈钢或塑料制品;
(2)如有少量沉淀,摇动使其回复凝胶状态,可继续使用;若有大量沉淀,则不予使用。
6.3操作时需佩戴劳保用品:防护眼镜、橡胶手套、口罩。
6.4配制酸洗、钝化液时,一定要遵守先放水后注酸的原则
6.5酸洗、钝化液或酸洗、钝化液膏应按配方要求进行配制,不得随意改动配方。
6.6不得穿凉鞋、拖鞋、薄布鞋,防止烧伤。
6.7酸洗钝化膏不得与皮肤直接接触。
如若滴溅到皮肤上,少量则立刻用大量清水冲洗,大量则立刻用干净抹布擦除,并用大量清水冲洗。
7.0验收标准
管道酸洗钝化各步骤的验收标准:
(1)首次冲洗持续时间不能少于15分钟。
⑵碱液浓度结余2°%^ 5沱间。
⑶碱洗持续时间不能低于60分钟(即:T2-T1 > 60分钟)。
(4) 碱洗结束后,目测检查管道内表面无颗粒或碎屑残留。
(5) 酸洗钝化液配比5-8% (酸洗钝化液:去离子水=5-8%)。
⑹酸洗钝化持续时间不能低于60分钟(即:T4-T3 >60分钟)。
(7) 钝化后通过显色反应(即10分钟内每个测试点上出现的蓝点总数不超过8
个)。
(8) 最终冲洗持续时间不能少于15分钟。
(9) 管道冲洗PH值为中性,最终冲洗出水的电导率应与进水的电导率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