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制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制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第一部分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与要求一、专业基本信息(一)专业名称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代码:550204(二)招生对象高中或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三)标准学制全日制三年(四)教育类型和学历层次普通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二、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牢固掌握必需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能从事制冷设备和空调工程安装、调试与维护管理,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等技术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能胜任家用空调器与电冰箱的安装、调试与维修;食品、化工、制药、纺织等工业中制冷设备的安装、调试及维护管理工作;超市、医院、机场、车站及智能化楼宇空调装置的安装、调试、维护及运行管理工作;制冷与空调设备制造单位的生产与管理等工作。

(二)人才规格1、职业知识①学习并掌握高等职业教育必须的基础理论知识,如:邓小平理论、法律基础、高等数学、大学英语;②学习和掌握本专业必须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如: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热工基础、流体力学、热工测量与仪表、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应用等基本知识;③学习和掌握本专业必须的专业知识,如:专业英语、制冷原理、空气调节技术、制冷与空调设备、制冷与空调装置的自动控制、小型制冷空调装置、制冷与空调装置的施工与管理、冷库设计等知识。

2、职业能力①达到大学英语(3-4级)水平,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本专业的一般技术资料;②能掌握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在制冷、空调、供热、通风等领域的应用;③具有对制冷空调系统及设备进行维修、运行管理、参数分析和工况调整的能力;④具有参与制冷空调工程设计、材料设备选用与工程预决算的能力;⑤具有使用、管理、维护智能化仪表和电气设备的能力;⑥具有较高的计算机操作和应用能力;⑦掌握电工、焊工、钳工等操作技能。

3、职业素质①具有提高自身素质和遵守职业道德的能力。

②具有适应岗位工作的身体能力。

③具有计算机操作能力。

④具有人员间协调和管理的能力。

三、就业岗位1)制冷与空调设备制造单位的生产与管理等工作;2)空调装置的安装、调试、维护修理及运行管理工作;3)制冷与空调工程设计与施工。

四、职业能力分析(一)基础能力(二)岗位能力(三)拓展能力五、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包括课程简介、学时要求、学习目标等)(一)通识教育课程1)基础、概论 (102学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是高职院校大学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

本课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制观教育为基本内容,使大学生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和成才目标,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健康成长。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是高职院校大学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

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主题;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线;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重点,使当代大学生深刻认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分析、解决现实问题。

2)形势与政策(40课时)是高职院校大学生重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本课程通过了解国际、国内形势,使学生正确认识世情、国情、党情,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高大学生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自觉性。

3)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32课时)本课程通过对学生的专业适应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等教育过程,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创业观,自觉地提高生涯管理能力。

4)高等数学(82学时 )使学生在高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高等数学和函数微积分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能应用数学概念、思想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5)军事理论(24学时 )通过军事课教学,使大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理论与技能,达到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6)计算机应用(56学时)讲授微型计算机和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具有利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讲授单片机基本工作原理,为学习轮机自动化打好基础。

7)体育(116学时)根据交通系统航海类专业体育的教学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力量、耐力素质和水上工作的适应能力,游泳达到1000米,培养自救及救生的能力。

8)大学英语(198学时)在高中英语知识的基础上,巩固和扩大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达到大学英语国家等级考试四级的要求。

(二)专业平台课程1)计算机应用(56课时)讲授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操作系统、文字处理、主要应用软件,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汉字输入、编辑方法、常用应用软件的操作使用。

了解网络及网络应用等基本知识。

2)机械基础(含工程力学)(70课时)了解典型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和方法。

掌握铜、铜合金及其他金属材料的牌号、性能、应用方面的知识;掌握隔热材料及橡胶、塑料等其他工程材料的种类、性能及应用;掌握常见机构的工作原理;掌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基本理论。

3)流体力学(60课时)掌握流体的性质,流动的基本概念,流动方程式,管内流动阻力计算及两相流动的基本知识。

4)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75课时)掌握热力学过程,热力学定律及工质的相态变化、基本热力过程在温熵图和压焓图上的表示,热力学基本理论在制冷技术中的应用,掌握热量传递的基本形式、特点与计算。

5)电工与电子技术(75课时)掌握电路知识并能进行电路计算。

掌握磁场、电磁感应的基本概念。

掌握交流电路概念并能进行交流电路的分析计算。

掌握二极管、晶体管、晶闸管、场效应管、单结晶管等器件的作用及在电路中的应用。

熟悉数字、逻辑电路的常用元件,能设计简单的逻辑电路。

6)机械制图及CAD(96课时)熟练正确使用制图仪器及工具;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对制冷及空调工程进行测绘制图,能识读制冷及空调工程图样。

熟练运用CAD制图软件制作简单工程图样。

7)电工与电子实验(30课时)根据电工与电子基本理论,开展相关内容的实验。

(三)专业职能课程1)制冷原理(60课时)掌握制冷剂与载冷剂的分类、命名、性质要求等知识;掌握单级、双级、复叠式压缩制冷循环、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混合制冷剂及其他方式的制冷循环原理;熟悉润滑油的性质与选用。

2)工业通风与空气调节(76课时)掌握通风、空调系统的特点、分类、组成、设备的构造及其工作原理、通风、空调系统的测试与管理;湿空气的性质,焓湿图的运用,空气调节装置及空气处理,空气调节热、湿负荷计算及送风量的确定,空气调节系统的全年运行调节,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等知识;熟悉空气调节系统的消声减振、测试和运行调节方法;了解楼宇空调装置的结构特点、运行及维护管理的要点。

3)制冷与空调设备(76课时)学习热交换器的传热特性、作用、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与安装要求,分层贮存和防护设备、阀件、泵、风机、空气湿热设备、制冷辅助设备、组合式空调机及一般空气净化器等设备的原理、工作特点及应用;制冷与空调设备的检修等。

4)冷库设计(76课时)掌握冷库设计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冷库施工及施工过程管理等内容。

5)制冷与空调专业英语(90课时)掌握制冷空调工程中的专业英语词汇,能看懂专业英文资料,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专业交流。

6)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116课时)掌握自动调节基本知识,制冷与空调系统参数检测和调节仪表;掌握自动调节执行机构,能运用单片机、PLC技术对制冷机、制冷与空调系统进行自动控制和调节;熟悉制冷、空调系统自控部件的安装、调试和系统的运行管理与维护。

7)空调工程施工与运行管理(78课时)掌握制冷、空调设备的安装调试技术及操作管理方法,制冷压缩机的辅助设备维修知识及压力容器操作的安全知识,制冷、空调装置经济指标分析,掌握制冷和空调系统的常见机械、电气故障的判断、分析方法及维修技能;掌握空调通风设计与原理的基本理论,施工管理等内容。

8)冷藏运输制冷技术(78课时)了解和掌握运用于冷藏运输工具中的制冷技术基本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的相关知识,初步具有小型制冷系统极其相关知识的综合分析、设计能力,为其以后独立从事专业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奠定基础。

(四)专业拓展课程1、限选课1)小型制冷空调装置(57课时)掌握家用电冰箱、商用电冰箱、房间空调器的结构、制冷系统特点、电气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常见故障分析及检修技术;了解汽车空调器的工作原理、维护及检修。

2)供热与给排水(45课时)了解供热系统的热负荷,掌握热水供热、蒸汽供热、集中供热系统的组成、布置、运行与维护管理;掌握给排水系统的组成,给排水处理,给排水常用设备与设施,给排水管网设计与布置,空调用水与消防用水等给排水基本知识。

3)制冷工艺设计(57课时)了解冷库的建筑、隔热、冷库容量确定和热负荷计算,冷却方式及系统的选择,机器设备的选择计算,管道设计,制冰贮冰设计、管材选择、机器设备布置、冷库维护管理。

4)电气控制与PLC技术(45课时)了解电动机与基本电气控制线路、PLC基本指令的应用、PLC步进指令的应用、PLC功能指令的应用、PLC通信、PLC模拟量扩展模块的使用、变频器的使用、触摸屏的使用。

2、任选课(56课时)(五)专项实训1)钳工实习(3周)熟悉钳工常用工具、量具、机具设备的操作方法,掌握划线、度量、凿削、挫削、锯割、钻孔、刮削等基本工艺,了解金属切削加工的方法和设备使用。

2)电、气焊工实训与考证(4周)了解焊接的原理、分类与方法,掌握电焊、气焊的工具使用和一般工艺,达到初级焊工水平,通过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考核。

3)电工工艺实训与考证(3周)熟悉中小型电机的保养,电器设备修理,电器安装,常用工具和仪表使用的基本操作,达到中级维修电工水平,通过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考核。

4)制冷与空调装置自动控制课程设计(1周)要求学生通过根据案例对制冷与空调装置自动控制原理及实际控制线路、环节进行设计,提升学生对制冷与空调装置自动控制课程专业理论的实际应用能力。

5)空调工程施工与运行管理课程设计(1周)要求学生通过对空调工程施工与运行管理课程根据案例进行空调工程施工设计,提升学生对空调工程施工与运行管理课程专业理论的实际应用能力。

6)顶岗实习(4周)通过学生顶岗实习,将是学生在专业学习上,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对专业理论的综合应用能力,为毕业实习打好基础。

7)毕业实习(18周)安排在家用空调器与电冰箱的安装、调试与维修;食品、化工、制药、纺织等工业中制冷设备的安装、调试及维护管理工作;超市、医院、机场、车站及智能化楼宇空调装置的安装、调试、维护及运行管理工作;制冷与空调设备制造单位的生产与管理等企事业单位,进行毕业实习,并完成毕业实习专题报告及专题论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