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突发性公共事件

突发性公共事件

公共管理的短板之突发性公共事件——以贵阳公交纵火案为例课程名称:行政案例分析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年级:政治131学号:1303010178学生姓名:饶乃进指导教师:王松老师2016年10月27日公共管理的短板之突发性公共事件——以贵阳公交纵火案为例摘要突发性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处理突发性公共事件,需要政府及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是对政府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能力的考验,是社会公众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反应。

突发性公共事件的预防,考验政府的未雨绸缪的能力,如果能防患于未然,一切损失都可以避免。

突发性公共管理事件的事中处理,如果事件发生已不可避免,若政府能快速启动紧急预案,把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损失降至最低,最大限度挽回和避免不必要的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也是政府积极的表现。

事件突发发性公共管理的善后管理,也是突发性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有效的安抚善后处理,有助于恢复社会情绪,直接影响着政府公信力。

因此,政府公共管理突发性事件的处理,关乎国家长治久安。

关键词突发性公共事件紧急预案管理缺位案例陈述事故回顾2014年2月27日12时37分,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一辆至油榨街方向的237路公交车在云岩区金阳南路野鸭塘小学附近突然起火。

事故造成6死35伤。

目击者王涛是贵阳市一家汽车维修站的员工。

事发时,他正在距事发地不足40米的站内看报纸,“听到了好多女人的哭喊声,声音很大很尖利。

”王涛循声望去,看到一辆公交车停在了金阳南路的超车道上,尾部已经起火,“当时明火不大,但浓烟滚滚”。

王涛随即叫两位同事拿上维修站内的灭火器灭火。

“我们走到公交车前挡风玻璃前,刚想灭火的时候,车厢内的火势突然变大了,烟也变得更多。

隔着挡风玻璃,里面什么也看不见,全都是烟。

”为安全起见,王涛和两位同事只能退到安全地带。

从王涛提供的一段客车燃烧的视频中可见,火势高约四五米,大火夹杂着黑烟从车窗不断往外蹿出。

王涛称,在汽车燃烧后15分钟左右,消防车赶到了现场实施救援。

“这时候,火已经变小了,但汽车早已经烧成了一个空壳,面目全非”。

政府回应当天下午,贵阳市人民政府网站上发布了一则名为《通报》的消息。

这则只有93个字的消息写道:2014年2月27日12时37分,贵阳市一辆237路公交车在云岩区金阳南路发生燃烧,伤者已全部送达医院进行救治。

同时,市委市政府已组成工作组开展现场处置工作。

燃烧原因正在调查中。

当天下午15时34分,新浪认证信息为贵阳市委宣传部的微博“@微博贵阳”编发信息,全文转发了这条93个字的消息,结尾加上了#贵阳公交车自燃#的话题框。

这是不少人最早从用户较广泛的公共信息平台上看到官方对这一突发事件发布的权威信息,此时距离事发已经过去将近3个小时。

公交车到底因为什么燃烧?究竟有多少人死亡?司机有没有自顾自逃生?在公众一连串的疑问面前,官方发布的93字信息并没有给出答案。

28日上午10时许,不少记者接到了贵阳市将针对这起公交车燃烧事件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消息,新闻发布会11时在贵阳市行政中心召开,此时距离事件发生,已经过去了22个半小时。

在新闻发布会现场,贵阳市政府秘书长、市应急办主任安九熊面色凝重,他不止一次表达了政府对不幸遇难者的哀悼。

在他大约12分钟的信息发布中,通报了遇难者人数从5人增加到6人,较昨天新增的一名遇难者,是在清理现场时发现的一名婴儿。

同时通报了遇难者的个人基本信息。

从事发起,公安等相关部门组成专门的调查组,对沿线的视频监控进行调取,对伤者及其他现场目击者进行调查取证,并开展技术鉴定工作。

安九熊还介绍了35名受伤乘客的救治情况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以及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情况。

在安九熊介绍完情况后,主持人随即宣布新闻发布会结束,没有给现场记者提问的机会。

事实上,公众通过这场新闻发布会清楚地知道了遇难者和受伤者的情况,但不了解事件调查的最新进展。

网友“岩磊”直言:公众关心的是尽最大限度还原现场,而不是领导多忙。

事故调查根据贵阳消防提供的现场照片可知,此次发生自燃的公交车为厦门金龙客车生产的LNG清洁能源XMQG119G2车型。

金龙客车官方网站显示,该车型为柴油、天然气双动力,辅助配置有2个4KG灭火器,发动机舱配有3个自动灭火装置,安全锤5个(后挡处1个)。

当地市民称,目前贵阳的7、11、25、19、311、237等线路都用的是这款车。

昨日下午,记者致电金龙公司董事长秘书办公电话,但截至发稿无人接听。

据报道显示,2013年1月,贵阳市宣布当地已完成全部1850辆公交车的“油改气”工程,拖着“黑尾巴”的公交车在贵阳成为历史。

贵阳也成为当时国内使用液化天然气公交车数量最多的城市。

2014年2月28日13时20分许,贵阳市公安局官方微博@贵阳公安发布消息称,“2.27”贵阳公交车燃烧案犯罪嫌疑人已经锁定。

相关调查取证查明,苏大华因家庭矛盾纠纷,迁怒于社会,产生在公交车上放火的恶念。

2014年2月27日上午,苏大华购买白色塑料桶,加注汽油,并装进其事先准备的红色口袋后,乘坐牌照为贵AU3176的贵阳市237路公交车。

当天中午12时许,公交车行驶至金阳南路野鸭小学附近路段时,苏大华在公交车后门用随身携带的打火机点燃汽油,公交车起火剧烈燃烧,造成车上6名乘客死亡,30余名乘客不同程度受伤,公交车被烧毁。

苏大华在放火过程中亦被烧伤,后翻窗逃离。

案件审理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15日对“2·27”贵阳公交车放火案进行一审宣判,被告人苏大华因犯放火罪被判处死刑。

庭审中,被告人苏大华对公诉机关指控其犯放火罪的事实无异议,当庭表示认罪。

贵阳中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人苏大华目无法纪,无视公共安全,因个人家庭矛盾而迁怒社会,在行驶中的公共交通工具上放火,致使公交车上的6名乘客死亡、30余人不同程度受伤,公交车被完全烧毁,其主观恶意极大,手段极其残忍,情节极其恶劣,社会危害极其严重,应依法予以严惩。

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放火罪判处被告人苏大华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苏大华故意伤害他人身体,构成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宣判后,苏大华当庭表示不上诉。

案例分析一、政府管理的缺位政府管理的缺位或错位是导致此次纵火事件的重要原因,权利的寻租导致悲剧的发生。

据报道显示,2013年1月,贵阳市宣布当地已完成全部1850辆公交车的“油改气”工程,拖着“黑尾巴”的公交车在贵阳成为历史。

贵阳也成为当时国内使用液化天然气公交车数量最多的城市。

此次发生自燃的公交车为厦门金龙客车生产的LNG清洁能源XMQG119G2车型,金龙客车官方网站显示,该车型为柴油、天然气双动力,辅助配置有2个4KG灭火器,发动机舱配有3个自动灭火装置,安全锤5个(后挡处1个)。

对此我不禁发问,公交车安全防护装置是由客车厂自己随意安装?还是官方给了一个标准,每辆车必须安装多少防火装置,须要多少瓶二氧化碳灭火器,多少个逃生窗口?这些安全生命线有没有划定标准?然而在官方的事故调查报告中没有提及这些装置,公交车起火后,这些灭火装置能不能正常启动?是故意回避还是觉得无关紧要?总之,这是公共管理的缺位,如果政府通过考察,科学规划设置公交车安全装置,定期检查公交安全装置,对驾驶员进行定期安全救援培训,加大安全宣传,提高群众安全急救意识。

如此,便可减少公共突发事件。

二、公共危机处理应急机制缺乏(一)快速反应机制缺失危机一旦发生,时间因素最为关键,直接关系着损失的大小。

对于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管理者需要快速决策,果断采取措施,动用各种所需社会资源,迅速控制危机局势,尽快回复社会秩序,而且越快越好。

“2.27”公交案发后15分钟,救援火警才赶到现场,此时公交车燃得只剩下空壳,如果公共管理者能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及时扑灭大火,也不至于导致多死多伤的局面。

(二)沟通机制的缺乏,信息严重滞后首先,政府应尊重公众的知情权。

公交纵火事件发生后,贵阳市人民政府网站上发布了一则名为《通报》的93字消息,这则消息写道:2014年2月27日12时37分,贵阳市一辆237路公交车在云岩区金阳南路发生燃烧,伤者已全部送达医院进行救治。

同时,市委市政府已组成工作组开展现场处置工作。

燃烧原因正在调查中。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公民的权利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再加上自媒体的广泛使用,信息的传递速度和范围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但事实上,在面对公共危机多元化的信息传播渠道中,政府依然是最具能力的掌控权威。

政府应该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及时有效的针对此次公交纵火案发布正确信息,说明实际情况,制止不良传闻,以正视听,缓解大众的恐慌心理,而不是敷衍了事。

贵阳市政府的一则仅98字的消息,对于公众巨大的信息需求来说简直于事无补。

三、危机处理问责机制缺乏公共危机发生可能涉及多个事故主体,有政府的疏于防范和监管,也有犯罪主体的客观因素。

在公共危机管理问责机制中,必须对公共危机管理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明确界定,对权利进行监督,防止权利的滥用和渎职,保证公共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转。

同事追究主要责任主体,此案中被告人苏大华因犯放火罪被判处死刑,而其他主体呢?难道说监管不力等都不用追责吗?因此,建立健全危机问责机制,明确责任主体,让公共管理在制度下运行。

参考文献1、薛兰,张强,钟开斌。

防范于重构:从SARSA看转型期中国的管理,20032、唐均,从国际视角谈公共危机管理的创新,20033、王玉凯,公共危机与管理,200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