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班语言活动家

中班语言活动家

挂牌课
中班语言活动《家》
执教:陈玉兰
教学目标:
1.在看看、说说、听听的活动中理解儿歌内容,能结合生活经验帮“小客人”找家,感受诗歌的画面美和语言美。

2.引导幼儿仿编诗歌,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尝试精神。

3.让幼儿知道幼儿园是个大家庭,每个小朋友要关心爱护幼儿园。

活动准备:
1.画有蓝天、树林、草地、河水、花儿、幼儿园的大幅背景图。

2.制作好的白云、小鸟、小羊、小鱼、蝴蝶、小朋友的磁性教具。

活动过程:
一、出示“家”的背景图。

1.师:看看,这幅图漂亮吗?(漂亮)
我们仔细来看一看,图上都有些什么呢?
(请幼儿们大胆地说说自己看到的事物)
2.师:刚刚小朋友们说道图片上有树,看一看,是一棵树吗?(不是,有
很多树)是的,图片上有许多的树,密密麻麻的,密密麻麻的树,我们
就可以说成是“树林”。

(还可说得更好听些)导出“密密的树林”。

幼儿跟着教师一起说说“密密的树林”。

3.师:这是一条长长的小河,还有一座小桥诶。

看看小河里的水怎么样啊?
(蓝蓝的)但可以看到水草、水底的石头了,我们可以说水是“清清的”。

导出“清清的河水”。

4.师:天空是什么颜色的呢?(蓝色的)可以说成“蓝蓝的天空”。

看看怎么样的草地?“绿绿的草地”
那花儿呢?“红红的花儿”
5.师:看看,这边有什么啊?(跷跷板,滑滑梯)
这里可能是什么地方呢?(幼儿园)
小朋友们上幼儿园心情怎么样(快乐吗)/玩的怎么样?(快乐)是的啊,我们可以说成“快乐的幼儿园”。

二、找出每一对事物的关系,引出诗歌。

1.师:用小鸟的语气说:妈妈,你在哪啊,我找不到家了……(边说
边出示图片)
看看,谁来了?(小鸟来了)它怎么了?(找不到家了)
这可怎么办啊,什么地方才是小鸟的家呢?(树林)
师导出“密密的树林是小鸟的家”。

(谁也来说给小鸟听听/教师送
小鸟回家,幼儿朗诵诗歌句子)
幼儿一起练习两遍,请个别幼儿站起来说说。

2.师:呦!小朋友们已经帮助小鸟找到家了,真棒!
诶,今天啊,还有好多小客人也来了我们中(4)班,看看,他们都是谁?(白云、小羊、小鱼、蝴蝶、小朋友)
师:这些小客人啊跟小鸟一样,都有自己的家,(难过的口吻)可是
什么地方才是它们的家呢?下面就要请你跟旁边的好朋友一起帮这
些小客人找找家了。

幼儿讨论,教师参与幼儿的活动中。

(什么地方才是小羊、白云、蝴蝶、小鱼、小朋友的家?)
3.交流讨论的结果,把其他的小客人送回家。

一位一位的送,要求幼儿
结合前半部分所学的说说小客人的家在哪?(谁愿意送小羊回家的,就站起来说说相应的句子。


(谁会说好听的话把小羊送回家去的?)
4.师:老师把刚刚小朋友送小客人回家的事啊编成了一首好听的诗歌,
诗歌的名字叫《家》。

配背景音乐,教师完整地朗诵诗歌一遍。

5.提问:诗歌的名字叫什么?
6.幼儿跟着教师完整地朗诵诗歌一遍,分角色朗诵。

(可以边做动作边
朗诵。


三、仿编儿歌。

1.提问:蓝蓝的天空除了是白云的家,还可以是谁的家?
师:说的真好!小朋友们一起来说说:蓝蓝的天空是太阳的家。

除了太阳呢?还可以是谁的家?(星星,月亮)连起来说说。

2.提问:那密密的树林除了是小鸟的家,还可以是谁的家?
(蝴蝶,兔子,梅花鹿……)
3.提问:那绿绿的草地除了是小羊的家,还可以是谁的家?
以此类推,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积极参与到仿编诗歌的活动中来。

4.快乐的幼儿园还可以是老师的家。

四、小结。

师:学了这首好听的诗歌后,我们知道了,原来每一种小动物都有自己的家,但是我们小朋友和老师啊还有一个共同的家,那就是快乐的幼儿园了,所以我们要好好的关心、爱护幼儿园,让我们的幼儿园变的更漂亮,这样我们才会生活的更快乐。

五、结束。

师:诶,我们幼儿园的草地上,还有那迷宫树林里面又会是谁的家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附:诗歌内容
蓝蓝的天空是白云的家,
密密的树林是小鸟的家,
绿绿的草地是小羊的家,
清清的河水是小鱼的家,
红红的花儿是蝴蝶的家,
快乐的幼儿园是小朋友的家。

反思:幼儿们能理解根据图片理解诗歌的内容,理解了每一对事物之间的关系,感受了诗歌的画面美和语言美。

整节课条理很清晰,幼儿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但在帮助幼儿理解每一对事物之间的关系时,我不敢放手让幼儿讲,帮助幼儿重点理解了前面两句诗歌后,可以让幼儿大胆的尝试说说,这一部分的时间可以适当的缩短些了。

在仿编部分,可以放开幼儿的手,让幼儿大胆想象,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要是先帮助幼儿明确图上的事物(草地,树林,小河,天空,幼儿园,花儿),再来学习叠词内容就更清晰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