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果实
│
├─ 胞果
└─ 不裂果 ─┤
├─ 翅果
├─ 坚果
└─ 双悬果
2.3.1 肉质果 果实成熟后果皮肉质化的果实。包括:
① 核果 典型的由单心皮雌蕊形成的果实。外果皮薄,中果皮肉质,内果皮木质坚硬,包在种子之 外,形成果核,内有一粒种子,单心皮雌蕊,子房上位。食用的部分是发达的中果皮,外面的皮就是外果 皮。如杏、乌梅等。有时核果也常泛指有坚硬果核的果实,不论其心皮数、果核数、种子数及子房位置, 如把杨梅、枣、胡桃、苦楝、女贞等也称为核果。
坚果(使君子)
坚果(菱角)
坚果(龙眼)
小坚果(黃花鼠尾草)
⑤ 双悬果——由两心皮合生雌蕊发育而成,成熟后分离为 2 个分果,悬挂在心皮柄上,每个分果内
含 1 粒种子。(2 个分果的顶端分别与 2 裂的心皮柄的上端相连,心皮柄的基部与果梗的顶端相接)是伞形
科植物特有的果实类型,如小茴香、当归、胡萝卜、蛇床子。
核果 (李子、桃子)
核果(梅子)
核果(女贞)
核果(苦楝)
核果(荔枝)
核果(核桃)
② 梨果 由多枚结合的心皮与花托、花萼的基部共同形成,为一种假果。下位子房和花托愈合在一 起,食用的果肉是花托部分,肉质部分以内才是果皮部分。外、中果皮与花托的界线不明显,内果皮由木 质化的厚壁细胞所组成,呈皮纸状。由 5 心皮合生雌蕊一起形成,子房 5 室,如山楂、苹果。
双悬果(胡萝卜)
双悬果(蛇床子)
⑥ 胞果——子房上位,果皮薄而膨胀,疏松地包围种子,极易与种子分离,如藜、青葙、地肤子。
果实的类型与来源
果实类型
果皮
果实的来源,子房特点 主要的食用部分
举例
浆
子房上位或下位,1 心
番茄、葡萄、
果
柔嫩,肉质多汁
皮或多心皮,侧膜胎座
果皮或胎座
柿子
外果皮革质;中果皮疏
柑
子房上位,多心皮,中 子房内壁表皮毛发 柑橘、柠檬、
花柱和柱头宿存(泡桐)
花萼宿存(山竹)
花萼宿存(西红柿)
花萼宿存(茄子)
总之,果实的构造变化较大,假果的构造更为复杂。三层果皮比较分明的如桃子,外果皮薄而柔软, 中果皮多汁,即食用部分,内果皮呈凹凸不平的硬木质,即俗语称的核。但在许多植物的果实中,三层果 皮通常分辩不清,如茄子、辣椒等。
第二节 果实的类型
第八章 植物的果实
第一节 植物的果实
正确地识别植物的果实类型,对于认识植物是很有好处的,因为在许多植物的大类群中,都拥有同一 类型的果实,当我们看到某些类型的果实时,至少可以确定这种植物所属的科,然后进一步的鉴别就方便 多了。
果实是种子植物所特有的一个繁殖器官,是由受精后的子房或连同花的其它部分发育而成的,由果皮 和种子组成。花经过传粉、受精后,各部分发生很大的变化,花萼花冠一般脱落,雄蕊和雌蕊的柱头、以 及花柱先后枯萎,这时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逐渐增大,发育成果实。由子房发育形成的果实称真果,如 补骨脂、千金子(续随子)等。子房壁的组织经分化,发育成多层不同的组织,称为果皮,并分为外果皮、 中果皮、内果皮三层。
蓇葖果(罗布麻)
蓇葖果(梧桐果实)
② 荚果——由单个心皮发育而成的果实。一室,内含 2 个或 2 个以上的种子,成熟时沿腹、背两个 缝线同时开裂,为豆科植物特有的果实,开裂者——白扁豆、黄豆、绿豆;不开裂者——猪牙皂、紫荆、 落花生;节裂者——含羞草、山蚂蝗;螺旋状——苜蓿;念珠状肉质——槐角。
荚果(大豆)
真果(补骨脂)
真果(千金子-续随子)
外果皮在果实的最外面,通常较薄,由表皮及其下面的几层细胞组成,其表面常有角质层、毛茸、刺、 疣状突起、翅等附属物,如罗汉果外果皮上有毛茸,苍耳子、蒺藜的外果皮上有刺,荔枝表面有瘤状突起, 榆钱的外果皮上有翅等。
荔枝表面的瘤状突起
罗汉果外果皮上的毛茸
中果皮为果皮的中层,占整个果皮的大部分,多由薄壁组织构成,果皮的纤维束贯穿其中,如橘络、 丝瓜络。中果皮因植物种类不同而有很大变化,有的肉质肥厚,成为可食部分,如桃、大枣;有的在果实 成熟时呈干燥膜质,如白扁豆、板蓝根等。
果 松,有维管束;内果皮膜
轴胎座
育成汁囊,可以食用
橙子
质
浆
果
果皮
冬瓜、南瓜
瓠 肉质果皮由子房壁与花
果
托共同发育而来
子房下位,3 心皮
肉 果
胎座Βιβλιοθήκη 西瓜梨果由萼筒(花筒或花托筒) 子房下位,2-5 心皮
与子房壁发育而来
萼筒发育来的部分
梨、苹果
核果
中果皮肉质或纤维状,内 果皮由石细胞组成坚硬
的核
子房上位或下位,1-6 心皮合生或心皮离生
颖果(玉米等)
颖果(薏苡)
③ 翅果——单粒种子的果实,由单个或数个结合的心皮形成的一种不开裂的果实。果皮伸展成翅, 如榆树、械树的果实,可借助风力飞翔。
④ 坚果——常为单粒种子的果实,由 2 个或 2 个以上结合的心皮形成的一种不开裂的果实。果皮坚 硬,内含一种子。如板栗,外面褐色坚硬的部分是它的果皮。唇形科坚果特小,无壳斗包围称小坚果。
中果皮
(外)胚乳、乳状汁 液
桃、杏 胡桃、椰子
蓇 葖 果
裂 果蒴
果
子房上位,1 心皮或离
沿腹缝线或背缝线开裂
生心皮
纵裂、孔裂、周裂
子房上位或下位,多心 皮
八角茴香、 芍药、玉兰
紫花地丁、 鸢尾、牵牛
角
子房上位,2 心皮,边
沿腹缝线开裂,具假隔膜
果
缘胎座
萝卜、芥子、 荠菜
荚 沿背缝线和腹缝线开裂、
果
不裂或分节断裂
苍耳子外果皮上的刺
丝瓜络(果皮纤维)
白扁豆
板蓝根
内果皮为果皮的最内一层,在不同的果实中变化很大,有的由一层或多层细胞组成;有的主要由厚壁 组织的石细胞构成坚硬的果核,如杏核、桃核;有的在壁上生出许多囊状多汁的腺毛,成为可食部分,如 柑桔等。
内果皮 柑桔的囊状多汁的腺毛
内果皮 桃的果核
有些植物的果实,除子房以外,大部分是花托、花萼、花冠,甚至是整个花序参与发育而成的,这类 果实称为假果。例如木瓜、山楂、牛蒡子等,主要是花托发育而成,中部才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部分,所 占的比例很少,但外、中、内三层果皮仍能区分。内果皮以内是种子。也有少数植物的雌蕊不经受精作用 也能发育成果实,称为单性结实,这种果实里面不生种子,成为无子果实,如香蕉和某些无籽的葡萄、柑 橘等。
短角果(荠菜)
短角果的假隔膜(荠菜)
短角果(荠菜)
长角果(油菜)
长角果(油菜)
④ 蒴果——由 2 个以上合生心皮发育而成的果实,子房 1 至多室,成熟时有多种开裂方式。
成熟时开裂方式有纵裂、孔裂、盖裂、齿裂。
纵裂(瓣裂):室间开裂——沿心皮相接处(腹缝线)开裂——蓖麻、马兜铃、杜鹃、金丝桃等。
纵裂(瓣裂)蓖麻
聚合瘦果 多数瘦果聚生而成,如毛茛、白头翁、委陵菜、草莓。多数骨质瘦果聚生在凹陷的壶形 花托里,这种果实特称蔷薇果,如金樱子、蔷薇。
聚合蓇葖果(八角)
聚合蓇葖果(八角)
聚合瘦果(草莓) 聚合浆果 由多数浆果聚生而成,如五味子。 聚合核果 由多数核果聚生而成,如覆盆子。
聚合瘦果(玫瑰)
聚合浆果 南五味子
孔裂——顶端呈小孔状开裂——(罂粟、虞美人、桔梗)
侧膜胎座 室背开裂(堇菜属)
蒴果孔裂(罂粟)
盖裂——中或中上部环状横裂,呈帽状脱落(车前、)
蒴果 盖裂(马齿苋)
盖裂(莨菪)
齿裂——顶端呈齿状开裂(瞿麦、王不留行、女娄菜)
闭果 闭果的情况与裂果相反。闭果是成熟后果皮不裂开的干果,里面往往只含一枚种子。可分为 以下几种:
果,外果皮厚而革质,中果皮海绵状,内果皮膜质,内壁具毛囊,子房上位。柑果是芸香科植物所特有的 果实。
柑果(柑桔)
柑果(佛手)
⑤ 瓠果 葫芦科植物(瓜类)的果实由 3 枚结合的心皮所形成的一种特殊形态的浆果,它的外果皮非 常肥厚,特称为瓠果。为一种假果,花托与外果皮合成坚韧的外层,中、内果皮及胎座呈肉质,子房下位 与花托发育形成,为侧膜胎座,如瓜蒌、罗汉果。
梨果(苹果)
梨果(枇杷)
③ 浆果 由单心皮或数枚结合的心皮形成,果皮除外面几层细胞以外,其余部分都肉质化并充满液
汁,中内果皮肉质多浆,种子 1 至多数,雌蕊为上位或下位,如枸杞、葡萄、西红柿等的果实。
浆果(枸杞)
浆果(西红柿)
④ 柑果 柑桔类的果实也是一种浆果,特称为柑果。由多枚结合的心皮形成的一种特殊形态的浆
罗汉果
王瓜
2.3.2 干果 果实成熟时,果皮大量失水,变得干燥坚硬,叫干果。根根据果皮成熟后是否开裂,干果又 可分为裂果和闭果两种。
裂果 果实成熟后果皮裂开的果实叫裂果,裂果有四种类型: ① 蓇葖果——由单心皮或离生心皮雌蕊发育而成(即每个心皮发育成 1 个果实),成熟时沿腹缝线或 背缝线一侧开裂,即沿着生胚珠的一侧或另一侧开裂。一朵花中只形成一个蓇葖果的较少见,如淫羊霍; 常见的是一朵花中形成两枚蓇葖果,如罗布麻、杠柳、徐长卿等。有的成聚合蓇葖果如八角茴香、厚朴。 也有原为合生心皮,但在果实成熟时心皮彼此分离,形成蓇葖果,如梧桐。
纵裂(瓣裂)杜鹃
室背开裂——若沿着心皮背部(背缝线)开裂的称室背开裂——鸢尾、百合、紫丁香、泡桐、乌 桕、茶。
室背开裂(背缝线开裂)百合
室背开裂(背缝线开裂)百合
室轴开裂——若各心皮之间的隔膜保持联合,果瓣与隔膜分离而裂开的称室轴开裂,如牵牛、 曼陀罗等。
蒴果 2 瓣裂(紫堇属)
蒴果 室轴开裂(曼陀罗)
依果实的来源、结构和果皮的性质不同,果实可以分为单果、聚合果和聚花果三大类。
2. 1 聚合果
一朵花中有许多相互分离的离生心皮雌蕊,每一雌蕊单独形成一小的果实,许多小果相聚在同一花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