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油气在线监测系统项目建议书

油气在线监测系统项目建议书

油气在线监测系统
项目建议书
宇星科技发展(深圳)有限公司
2009-2-10
一、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和依据: (3)
二、关于油气回收的国家政策和相关标准 (3)
4三、对改造企业的要求 ............................................................................
5四、项目技术方案 ....................................................................................
5
4.1 油气回收系统概述 .......................................................................
4.2 几种油气回收技术介绍 ...............................................................
6
4.3 油气在线监测系统原理和概述 (7)
4.4 国内对于加油站油气回收改造的方案 (8)
五、近年国内油气回收整体市场分析 (10)
5.1国外相关企业情况 .....................................................................
11
11
5.2 国内相关企业情况 .....................................................................
5.3 国内外油气回收装置主要技术参数比较 (13)
六、宇星科技开发油气回收项目的优势和劣势 (13)
6.1 宇星科技开发油气回收项目的优势 (14)
6.2宇星科技开发油气回收项目的劣势 (15)
15
七、结论 ..............................................................................................
16 附件清单 ..................................................................................................
一、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和依据:
随着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汽油消耗量也在快速增加。

就广东省来说,目前,全省加油站超过5590个,油库200多座,油罐车约3000辆,汽油年消耗量达800万吨以上,其中珠江三角洲
地区汽油消耗量约630万吨。

汽油挥发性较强,每年排入大气的油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6万多吨,是造成光化学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VOCs由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其中某些成分具有致癌作用,危
害人体健康。

这些排放到大气中的VOCs,在强烈的光照下,和氮氧
化物之间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光化学烟雾,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安全。

VOCs集聚到一定浓度,遇火极易发生爆炸或火灾事故。

此外汽油挥发掉的成分是最具经济价值的轻质部分,控制油气挥发排放可以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按照目前市场价,完成油气排放治理后,广东省每年可以节约5亿元。

因此,高效收集和密闭贮存油气,并将收集到的油气集中处理,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关于油气回收的国家政策和相关标准
2007年8月1日正式实施的《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0-2007)、《汽油运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1-2007)和《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2-2007)三项国家强制标准,促使相关单位加快进行油气回收治理改造。

为此,2007年9月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出《关于开展成品油储运系统油气排放污染治
理和做好防爆等相关工作的通知》。

这标志我国油气回收治理改造工
作的全面启动。

据新华网上海频道于2008-11-20报道:“申城已建9家油气回收试点站,到2010年,在上海的加油站加油,将再也闻不到刺鼻的汽
油味了。

上海每年在流转过程中要挥发掉约3万吨汽油。

为了将这些油气“捕捉”回来,本市已陆续建立了9家油气回收试点加油站。

两年内,全市所有的加油站都将安装油气回收装置”。

今年年初,广东省环保局发布粤环〔2009〕3号文件:《广东省油气回收综合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

将广东省的油气回收治理分三个阶段进行:准备工作阶段,治理改造阶段,验收阶段。

通知指出: 深圳和广州等重点城市对年销售汽油量大于5000吨的加油站应该要求安装油气排放在线监测系统,其他城市对年销售汽油量大于8000吨的加油站应要求安装油气排放在线监测系统。

珠江三角洲地区治理完成时间为2010年1月1日,其他地区要求2012年1月1日完成。

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在2012年1月1日前,全国所有城市的加油站都要完成油气回收改造。

三、对改造企业的要求
对于参与油气回收改造的相关企业,主要有如下的要求:
1、防爆电气改造单位原则上应为原防爆电气制造单位,根据工
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的规定,制造列入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范围的防爆电气企业应取得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2、防爆电气改造单位应按照《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
(GB3836)系列标准的要求将改造技术文件和改造后的样机送到经
国家授权的防爆电气检验单位进行技术文件审查和样机检验,检验合格后由检验单位颁发“防爆合格证”。

3、防爆电气改造单位取得“防爆合格证”后,方可按照《爆炸
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GB3836)等标准实施防爆电气的改造工作。

另外,由于我国的油气使用都是由中国石化来进行管理,所以,
需要取得“中国石化油品销售事业部油气排放处理装置供应商入围”
许可证。

其他证书在此不在赘述。

四、项目技术方案
4.1 油气回收系统概述
加油站的油气泄漏主要出现在卸油过程、加油过程和其他情况,
例如温度变化产生的地下油罐呼吸或溅油、汽油工艺系统泄漏。

油气回收系统的作用是将加油站在卸油、储油和加油过程中产生的油气,
通过密闭收集、储存和送入油罐汽车的罐内,运送到储油库集中回收变成汽油。

因此加油站的油气回收系统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一、一级油气回收系统:将油罐汽车卸汽油时产生的油气,通
过密闭方式收集进入油罐汽车罐内的系统。

见图4-1。

二、二级油气回收系统:将给汽车油箱加汽油时产生的油气,
通过密闭方式收集进入埋地油罐的系统。

见图4-1。

三、在线监测系统:对站内其他四类油气回收系统运行状态进
行实时检测的系统。

四、三级油气回收系统:在加油站进行一、二级油气回收基础上,对回收的油气进行处理(将抽回的油气进行油气分离,空气排放,油品液化)的装置。

五、密闭存储系统:整个油站系统(如地下油罐、油气回收管
线等)保持完整密闭。

图4-1
4.2 几种油气回收技术介绍
目前油气回收的方法主要有吸附法、吸收法、冷凝法、氧化焚烧
法等,在油气回收的早期阶段上述几种方法都有应用。

随着人们对油气回收技术认识的加深,吸收法由于其尾气排放浓度高和氧化焚烧法
由于其不能回收有价值烃类组分而被淘汰。

80 年代,吸附法和冷凝法成为油气回收的主流技术。

吸附法和冷凝法两种技术的投资对比基
本相当,但在合理的投资和能耗范围内,如果冷凝法尾气排放浓度要
达到低于25mg/l 的标准,投资和运行费用都将显著增加。

而吸附法
很容易满足低于10mg/l 的排放指标,但也存在着安全隐患。

冷凝法和吸附法相结合目前是比较流行的方法,也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

一般,先采用二级冷凝将油气冷凝到-40度至-50度,通过二级冷凝后85%以上的油气都液化了,未冷凝为液态的浓度较低的油气再通过一个吸附系统,对油气进行富集,使油气浓度大大提高,
同时体积大大减小了(经过吸附系统分离出来的达标尾气已经排放了),这时富集的油气再进入三级冷凝系统深度冷凝,此时三级冷凝
器的功率就大大的减小了。

此工艺的优点:(1)有效的结合了冷凝法和吸附法的优点;(2)由于用吸附系统对油气进行了富集,三级冷凝要处理的油气就大大的降低了,能耗也降低了;(3)经过二级冷凝的油气是中低温油气,活性炭床的不会产生高温热点,吸附系统也克服了安全隐患。

4.3 油气在线监测系统原理和概述
以下是摘自《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2-2007)中对油气在线监测系统的描述,抄录如下。

“在加油机的油气回收管道上串联气体流量计,通过测量回收的油气体积并与该油气体积对应的液体体积比较,以此监测油气回收过程中的气液比。

在联通油气储存空间的油气回收管线上安装压力传感器,通过测量压力值的变化,监测油气回收系统的密闭性。

流量计和压力传感器所采集的数据被送入数据处理系统,在油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