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第五单元第三章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 2分,共40分)1. 为了防止鸟吃草籽,有人把人工种草的实验区用网子罩起来。
过一段时间发现,实验区里草的 叶子几乎都被虫吃光了,而未加罩网的天然草场,草反而生长良好。
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 实验区加网罩后( ) A.干旱缺水引起虫害;B.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C.食物链被破坏;D.食物网消失了。
2. 在我国的农业历史上,造成最大虫灾的害虫是( )A.蝗虫;B.苍蝇;C.蚜虫;D.白蚁。
3. 下列各项不属于生物防治的是( )A.狮吃羚羊;B.周氏啮小蜂将卵产在美国白蛾的幼虫体 内;C.引入青蛙消灭蝗虫;D.七星瓢虫吃蚜虫。
4. 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B.用于观赏;C.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维持生态平衡。
5. 下列发明创造与仿生学无关的是()A.雷达;B.迷彩服;C.显微镜;D.直升飞机。
6. 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兔和鼠吃草,兔常被狐和鹰捕食,鼠常被狐和蛇捕食,蛇有时也被鹰捕 食,这种现象可以说明自然界中的生物是 ()A.相互制约的B .多种多样的C .不断进化的 D.谁也离不开谁7 •进入20世纪后,几乎每年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危 或绝灭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B•天敌过多C•生态环境被破坏D •动物瘟疫&动物在自然界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下列哪一项叙述不是它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A.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 •能使整个地球热闹非凡,缺少它,自然界就会死气沉沉 C.能维持地球上的生态平衡D.能协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9 •用网将人工种草的试验区罩起来,过一段时间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天然草原,牧草却生活得良好。
这一事例说明的道理是 ( )A.网罩挡住了鸟类却挡不住虫子B•网罩影响了草的光合作用C.生物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D .吃草的昆虫失去了鸟类的控制而猖獗11.麻雀曾被认定为主要害鸟,20世纪50〜60年代,我国曾开展过大规模的“剿灭麻雀” 运动,现在又发出了保护麻雀的呼声,对此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现在的麻雀被人们的“剿灭行动”吓怕了,变乖了,不啄食和糟蹋农作物。
B. 现在认识到麻雀只是在食物非常稀缺时或繁殖季节才危害农作物,平时也啄食害虫。
10.我国修建的青藏铁路, 在穿过可可西里、 楚马尔河、加索等自然保护区的线路上采取了绕避、 设置通道等措施,这样做()①能减少青藏铁路的建设投资③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②体现了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④有利于保持环境 C .②④ D .③④C. 现在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各种生物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麻雀在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中 扮演了重要角色D. 大量捕杀麻雀,破坏了食物网的稳定,影响了其它生物的生存 12 •有一种名为鬼切草的植物 ,当人在草丛中行走时,裤角上常被沾上一些带刺的“针” ,人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A.毁坏了鬼切草 B帮助鬼切草传播种子和果实 C.人对鬼切草不会产生作用D. 以上答案都不对13.由于人类的活动,目前地球大气的二氧化碳浓度增高,产生温室效应,使地球温度有所提高,这将导致土壤沙漠化等恶果。
导致二氧化碳浓度增高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剧增,呼出二氧化碳增多 B.工业污染和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C.大量生物物种的灭绝D.自然因素破坏了生态平衡14. 在机翼末端的前缘上加厚区是仿照下列哪种生物的特点制造的(A .蝗虫的复翅B.蝇的平衡 C .蜻蜓的翅痣D.鸟翼的羽毛15. 1999年英国PPL 医疗公司培育出的100只基因羊,其奶水中含有用于医疗的人体蛋白,能够治疗( )等。
A .呼吸系统疾病B .血友病C .先天发声缺陷D .以上三种16. 生物反应器疋扌曰()A .转基因动物B . 转基因植物C .转基因微生物D .转基因生物 17. 目前人们认为很理想的一种生物反应器是( )A .种子B .乳房反应器C肉类 D .植物体18. “薄壳建筑”仿( )建造的:A.蜻蜓的翅痣 B .鸟的外形 C .海豚的回声定位 D .龟壳的特点 19.中国科学院上海遗传所与复旦大学合作,培育出5只含人体某种基因的转基因羊,这些羊的乳汁中含有能治疗( )的珍贵药物。
A .血友病B .白血病C .色盲 D.侏儒症20.人们研究雷达的回声定位系统,是模仿了下列哪种动物而研制的( )、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X”,每题2分,共16 分) 1. 生态平衡就是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保持不变。
()2. 蚯蚓可以改良土壤,对植物的生长很有好处。
( )4.只要是对人类有害的动物,都应消灭。
( )] 5•“乳房生物反应器”是目前人们认为动物中最理想的一种生物反应器。
( )6. 动物对人类有用的同时,有些动物也可以传播疾病或危害农作物。
( )7. 科学家利用动物做“生产车间”,必须改造动物的遗传基因。
()8.动物能给人类提供丰富的食品、药品及各种原材料等,但不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 )A.蝉 B .蝙蝠 C .鸟类 D .鱼类3.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包括以虫治虫、 以鸟治虫、以菌治虫等,效果很好。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 的关系。
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某一环节出了问题,会影响到整个____________ ,而动物在维持_________ 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 •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通过 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 ,将摄取的_______变成自身可利用的物质,这些有机物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出__________ ,同时产生、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被生产者所利用。
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_______ 的分解,也释放出_______ 、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
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 _____________ 循环。
3 •生物防治是利用________ 防治_________ 的技术,这种技术不仅可节省经费,还可减轻使用农药而造成的 _________ 。
4.生态平衡的破坏有_________ 和_________ ,其中________ 是主要的。
5 .科学家通过对动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动物的某些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 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这就是 _________ 。
6. 利用生物反应器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某些物质,可以_____________ ,可以__________ 。
7.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主要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
8. 在“玉米T蝗虫T蛇” 食物链中,如果人们大量捕食蛇,其后果是:蝗虫__________ ,玉米。
四、分析题(每题8分,共16分)1. 请分析下列动物与人类日常生活的关系,填表。
[2. 我国河北省北部地区,在麦收时节,据统计,每公顷麦田约有750~1 500只青蛙,一只青蛙-天可食20~200只害虫。
因此,依靠这种天然的“除虫剂”,基本上可以控制害虫,保证小麦的收成。
近年来,由于有些人大肆捕捉和食用青蛙,该地区青蛙几乎濒于绝灭。
结果害虫大肆繁殖,造成小麦等农作物减产。
(1)后来使用农药,产量获得一些恢复,但随后继续大量减产,这是为(2)通过对以上资料的分析,你认为人类能否随意灭杀某种动物?为什么?3、请阅读资料后回答问题.在某地生活着几种鸟.鹰就是其中一种,它的脖子较短,能捕食刚孵出不久的其它鸟的幼鸟;而鹅不捕食这些幼鸟,它的脖子较长•当刚刚孵出的幼鸟看到任何鸟类的影子时,它们就马上将身体蜷缩起来.随着幼鸟逐渐长大,当它们看到鹰的影子时仍然会将身体蜷缩起来,但它们看到鹅的影子时却不再蜷缩.(1)刚刚孵出的幼鸟看到任何鸟类的影子时,它们就马上将身体蜷缩起来.幼鸟的这种行为从获得途径上看属于先天性行为,这种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2 )请你预测一下,当看到上图A、B两种鸟的影子时,稍大一些的幼鸟将有怎样的行为?这种行为说明了什么问题?请试着解释.4、研究者将一只母鸡关在笼内(见下图),只许它伸出头来啄食。
再用观察鸡的学习行为木板、铁丝等做一个食物槽,准备观察和研究鸡的学习行为。
食物槽上的有色塑料插片(一个为红色,一个为黑色)可以通过铁丝的拉动将食物杯盖住。
食物杯为一凹窝,可放母鸡吃的谷粒。
在实验前,让母鸡饿36小时,然后在一只上面有红色插片的食物杯里放上几粒谷子,再把杯子靠近母鸡,母鸡欲啄食时,迅速将红色插片盖上。
当母鸡啄黑色插片时,拉开插片,杯里无谷粒。
当母鸡再啄红色插片时,拉开插片,便可吃到谷子。
通过多次训练后,母鸡就会只啄红色插片,而再也不去啄黑色插片了。
(1)请你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2)在做上述实验前,为什么要使母鸡挨饿?(3)研究人员用了哪些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八年级生物(上)第五单元第三章测试题及答案一一5302一、1. C 2. A 3. A 4. B 5. C 6.A 7.C 8.B 9.C 10.D 11.A 12.B 13.B 14.C15.D 16.D 17.B 18.D 19.A 20.B二、1. X 2.V 3. V4. X 5.V6.V 7.V 8.X三、1.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生态系统,生态平衡 2. 消化,吸收,有机物,能量,二氧化碳,分解者,二氧化碳,物质 3. 生物,病虫害,环境污染 4. 自然因素,人为因素,人为因素5. 结构,功能,仿生学 6.节省建设厂房和购买仪器设备的费用减少复杂的生产程序和环境污染7. 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8. 数量剧增遭到严重破坏四、1.2. (1)因为有些害虫具有抗药性,能够存活下来,并且大量繁殖,导致农作物受害严重。
(2)不能。
因为在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与其他生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当某种动物被灭杀后,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以致影响该动物所生存的整个生态系统。
3. (1)属于先天性行为;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2)看到A影子时,幼鸟将身体蜷缩起来;看到B影子时,幼鸟的身体不再蜷缩;说明鸟类具有学习行为,较大的鸟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可以知道某种鸟的影子是否代表有危险,以及是否需要躲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