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客狮)进入山门,在迎面的山崖上就会看见一处微凸的岩石,石峰向天而立,威风凛凛,酷似一头威武的雄狮正在仰天长吼,翘首期盼各位游客的到来。
这是吐鲁沟的第一个景点—“迎客狮”。
(群峰叠嶂)入前吐鲁沟景区至第一座小桥,我们可见四周环山、奇峰耸立。
山弯下植被茂盛,郁郁葱葱,远雾中层峦叠嶂,虚无缥缈。
只有脚下的溪水清澈见底、叮咚有声。
此景名为—“群峰叠嶂”。
(三峰竞秀)沿路向前,在清溪两岸分明可见一片整齐的树苗生长在秀山碧水之间,人工苗圃自成一景,于苗圃东侧南望,连绵起伏的山峦中有三峰紧连,犹如三子并肩耸立。
不但山势险峻、奇秀,且峰碧如黛,秀色盈盈,称之为“三峰竞秀”。
(幽谷琴音)由苗圃上行约1km一处山弯为群山环抱,境界幽深恬静。
山谷中流水潺潺,拍打石岸发出抑扬顿挫的水声,宛若有人在幽谷中吟诗弹琴,飘飘悠在寂静的林野之间,不时发出阵阵悦耳的琴音,别有一番“高山流水,知音难觅”的情怀。
(自然保护区介绍)由于进入主景区还有一段距离,在这段时间里,我将向大家介绍一些自然保护区的相关情况。
所谓自然保护区就是指对由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天然集中分别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美国1872年批准建立的黄石国家公园。
我国自1956年在广东省建立了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以来,到2006年底,已经建立了各类自然保护区2395个,占国土面积的15.16%。
连城自然保护区前身为连城林场,2005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拥有典型的天然“青杄林”、祁连圆柏林和大量珍稀濒危动物植物资源,其中由国家重点保护植物野大豆、山莨菪、桃儿七、羽叶丁香、星叶草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金雕、黑鹳、血雉、棕熊等。
自然保护区内鸟类资源丰富,目前有记录的鸟类共148种,占甘肃省鸟类总数的88.7%,可以说这里是植物的世界,鸟类的王国。
(幽潭垂弦)喜爱钓鱼的朋友们可能早就发现清茗棋馆旁边的这片水塘了,幽潭垂弦不仅景色秀丽,而且适于山间垂钓,您可以在此即兴抛杆,充分体验垂钩野钓的乐趣。
(花儿会馆)“花儿会馆”不仅是游客休闲娱乐的首选,而且是“花儿”歌手们畅怀赛歌的好地方,喜爱“花儿”的游客们一定不要错过大饱耳福的机会,到花儿会馆喝上一杯醇香的青稞酒,听一曲情意绵绵的《花儿与少年》,感受西北民歌的百转回肠、美不胜收,那高亢奔放的曲调定会燃起你内心的热情,让你尽情欢畅。
(民俗“花儿”)说到这里,有些游客可能要问:“什么是“花儿””那么我就向您介绍一种流传在西北地区,深受人民喜爱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
“花儿”的名称,来自于爱情,生活在西北高原上的男女青年,经常用民歌作为传情达意的手段,向对方倾吐自己的爱情。
在歌中,男方亲昵地称女方为“花儿”,女方称男方为“少年”。
于是,称呼情人的名词,就变成了这种民歌的名称。
被誉为“西北民歌之父”的民族音乐家王洛宾,曾经创作处一首家喻户晓的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大家可知?这首歌的创作灵魂正是来自于“花儿”。
(驼峰岭)步入大吐鲁沟后,举目南望,两座突兀的山峰雄伟险峻,立于林中,峰顶丛林密布,犹如一峰邀游林海的骆驼栩栩如生。
相传,西汉时候的张骞出使西域归来时,有峰骆驼因眷恋吐鲁沟的青山秀水,而离群栖居与此,千年之后骆驼化作山峰,与沟中美景常年相伴,不再离去,此地便名为“骆驼岭”。
(地质地貌)在大吐鲁沟内山高谷深,奇峰险立,还有许多类似驼峰岭的象形山石。
这种特殊地貌的形成,就其原因来将,主要是由于祁连山系所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多个地质时期的地壳变动。
尤其是第三纪喜马拉雅运动中,山体强烈上升,沟谷急剧下切,使山体相对高差加大,形成深沟峡谷,产生了大量褶皱和断裂构造,再经过几百年的风化剥蚀,就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奇峰怪石。
在2.8亿年以前,也就是二叠纪时期,现在的青藏高原还是波涛汹涌的辽阔海洋,当时的气候温暖,称为海洋动、植物发育繁盛的地域。
2.4亿年前,由于板块运动,分离出来的印度板块以较快的速度向北移动、挤压,其北部发生了强烈的褶皱断裂和抬升,促使昆仑山和可可西里地区隆升为陆地。
进入第三纪后,经过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进一步的抬升,形成了现在的青藏高原。
(溶洞)沿阳洼沟向上有一处天然的石灰岩溶洞,洞深达十多米。
溶洞其寒无比,即使炎热的夏季,洞内冰层亦不见消融,形成壮观的冰柱,洞中钟乳石千姿百态,令人叹为观止。
岩溶景观又称喀斯特景观,主要是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化学过程(溶解和沉淀)和物理过程(流水的侵蚀和沉淀,重力崩塌和堆积)共同对石灰岩的破坏和改造作用夏形成。
具体来讲山上的雨水或者泉水通过缝隙渗透到石灰岩上,水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将石灰岩溶解。
这样,看似坚硬的岩石就这样被一点点溶蚀,姿态各异的钟乳石。
由于这个过程是非常缓慢的,要形成那么短短的以小段,就需要上万年甚至几万年的时间。
(神潭)从溶洞沿沟往上走,在半山腰有一水洞,洞口不大,状如钟,洞内积水清如明镜,冬不结冰,夏不腐臭,无论旱涝,不亏不溢。
水洞深不可测,其成因尚无考究,但其离奇、神秘而言,不失为神潭之美称。
(天窗眼)沿大吐鲁沟上行约1.3km山弯处由一峭峰高耸,巍峨的山顶天然有一个洞窗,这个洞窗高22米、宽9米,宛若开了一个天窗,透过洞窗,蓝天、白云时隐时现,似天外有天。
如遇雨天,成串的雨珠会给天窗眼拉上一幕银帘,而在盛夏的傍晚和无云的月夜,落日、月光透洞窗形成诺大的光柱,变幻莫测,极为壮观。
(映月潭)或许为天窗眼奇异的景色所吸引,溪水流经这里时也要徘徊多时,山脚下遂有了一汪清澈如镜的碧潭,其形如上弦月,每当晴日,蓝天,白云、群山、绿树、彩亭倒映水中,故称“映月潭”。
潭上浮六角亭,名曰“映月亭”,联曰“月色泉声千古趣,云影天光秀色浓”。
宛如仙境,十分引人入胜。
(藏龙卧虎半月天)天窗眼上行不远处,在游路左侧可见陡崖峭壁下有一半圆形洞穴,洞壁如刀削斧劈而成,溪水流经洞中,旋即流出,宛若龙隐之处,洞内寒气袭人,神秘幽深,被称为“藏龙洞”。
游路右侧有一巨大山石,上布苍苔,色彩斑斓,好像一只猛虎,正窥探着龙穴,称之为卧虎石,置身于此仰望,但见偌大蓝天因山峰遮掩而只剩一弯新月,故有半月天之说。
左有藏龙洞,右有卧虎山,故名“藏龙卧虎半月天”。
(弥勒石)再往前走数十米,但见路右一巨石独立,其形似一尊弥勒佛,正对着大家开怀大笑,看着他无邪、开心的笑容,不禁让人想到“笑到几时方合口,坐来无日不开怀”的题对,让人胸中郁闷荡然无存。
(通天门)为百丈石壁所夹,如刀削一样整齐,峡径仅容一车通行,森严险峻,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叹为奇观的是路右石崖规则凸凹,犹如天然形成的石雕。
篇二:十景点介绍解说词景点介绍解说词一、岳普湖县简介岳普湖为“平坦”之意,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物华天宝,钟灵毓秀,属丝绸之路东西道交集地,上演了许多不为人知神秘的传奇故事。
岳普湖人奋愚公之愿,共怀精卫之心,坚持不懈地在绿洲上填写新诗篇,在大漠中抒写新神奇,一颗“戈壁明珠”在大漠边缘绽放新异彩。
岳普湖县位于新疆西南部、喀什地区中部、喀什平原岳普湖三角洲冲积扇缘的前端。
地处喀喇昆仑山北面,盖孜河的下游,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西北缘。
北与伽师县相连,西和西南与疏勒县、英吉沙县相邻,南邻莎车县,东南靠麦盖提县,东北与巴楚县接壤,距喀什市92公里,紧靠310省道。
汉为疏勒国领地,唐属疏勒都督府,宋为喀拉汗王朝辖地,后为西辽领地。
清光绪年间为疏勒府本府五大回庄之一,称岳普尔湖庄。
1941年由疏勒县析置岳普湖设治局,1943年升为岳普湖县,属喀什督察专区。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属喀什专区、南疆行政区。
1978年后属喀什地区。
岳普湖采天地之灵气,苍穹昂首;集时空之跫音,源远流长。
有“喀什后花园”之美称。
岳普湖县总面积332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近60万亩。
光热资源十分充足,极其适合种植棉花和小麦,小茴香、西甜瓜、色素辣椒、万寿菊等经济作物成为群众增收亮点。
红枣已成为林果业发展渠道的重要产业。
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岳普湖碱害十分严重,可岳普湖“变害为宝”,利用盐碱之地牛羊吃碱草喝碱水产出的牛羊肉味道鲜美,没有膻味大力发展畜牧业,岳普湖达瓦昆独家饮食架子肉、烤包子、烤全羊等特色风味小吃独具风格,深得游客喜爱,使达瓦昆声名远播。
岳普湖抓住有利时机,以“旅游带县”引领全县各个行业的快速发展,用旅游文化、饮食文化促进畜牧、旅游、农业、林业多重发展,为全县经济发展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
坚定执着的岳普湖人,秉承各级领导的关怀,站在时代的起跑线上,携跨越之雄心,举和谐之大旗,精心挖掘着戈壁沙漠自身的源头活水。
便有了“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不到岳普湖,不算到喀什”的美称。
“中国沙漠风光旅游之乡、中国毛驴之乡、中国优质甜瓜之乡、中国小尾寒羊发展之乡、中国高产棉之乡、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甜瓜)标准化生产基地”等称号定会使你一路神往。
二、维吾尔民族风情:(一)达瓦昆沙漠风光旅游节随着达瓦昆品牌驰名中外,声名远扬,独特的大漠浩瀚,水天一色,沙水相连的奇观,吸引众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探险,体验沙漠的广袤,在沧桑大漠边享受那汪沁人肺腑的碧水,对生命之重有着更深刻的理解。
2011年年初,自治区旅游局将岳普湖县旅游产业纳入“十二五”的规划中,达瓦昆沙漠风景旅游区被列入自治区的重点旅游景区。
岳普湖县委、县人民政府提出了“农业稳县、旅游带县、商贸活县、科教兴县、工业强县”的发展战略,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抓住自治区“十二五”旅游规划的有利时机,在自治区及各届的支持下,于2011年6月29—7月1日,成功举办了首届“达瓦昆沙漠风光旅游节”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3天累计接待区内外游客8万余人次,进一步提高了景区知名度,全面推动岳普湖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达瓦昆沙漠风光旅游节”是岳普湖县立足“十二五”规划,以达瓦昆沙漠风光旅游风景区“沙水相连、大漠浩瀚”的特色,形成集维吾尔历史文化、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沙漠风光旅游产业,打造沙漠原生态观光园。
宣传带动加快该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设步伐,以“弘扬沙漠旅游文化”为主题,加快达瓦昆沙漠风光旅游风景区的开发建设,巩固“达瓦昆沙漠风光游之乡”品牌,着力打造宜产、宜居、宜业的岳普湖。
进一步整合、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变文化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着力打造宣传岳普湖文化旅游品牌,成为岳普湖县带动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
延长喀什地区的旅游产业链,成为新疆、喀什地区旅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当地浓郁的文化特色、地域特色和人文特色,丰富旅游文化节的活动内容,进一步把喀什的民族风俗、人情风物传递出去,逐步把“达瓦昆沙漠风光旅游节”打造成具有影响力的旅游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