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 标准制定程序与编写方法
1、标准制定程序和复审阶段要求 制定程序(9个):预备阶段、立项阶段、起草阶段、征求意见阶段、审查阶段、批准阶段、出版阶段、复审阶段和废止 阶段。
复审要求:
由标准制定单位组织进行复审,周期不超过5年;对发展变化快的标准,周期可适当缩短。
2、标准编写的总则(基本规则)
标准内容要完整、正确,文字表述要清楚、准确、通俗易懂
充分考虑最新技术,为未来技术发展提供框架
标准的表达方式要统一
与国家法规、有关标准之间要协调
充分考虑标准便于使用的特性
标准的编写方法要规范 4、标准的结构和标准要素 结构(2类分法):
按内容划分:要素、条款、内容表述
按层次划分:部分、章、条、段、列项、附录
要素:
5、标准编制说明的内容(3大标准)
国家标准:
● 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工作过程、国家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等; 另一种说法 ✓ 目标及要求; ✓ 统一性; ✓ 协调性; ✓ 适用性; ✓ 一致性; ✓ 规范性。
●国家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国家标准主要内容(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论
据(包括试验、统计数据),修订国家标准时,应增列新旧国家标准水平的对比;
●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以及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
有关数据对比情况;
●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
●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作为强制性标准或推荐性标准的建议;
●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办法等);
●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其它应予以说明的事项。
行业标准:
⏹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主要工作过程、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及其所做的工作等;
⏹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论据,解决的主要问
题。
修订标准时应列出与原标准的主要差异和水平对比;
⏹标准中如果涉及专利,应有明确的知识产权说明;
⏹产业化情况、推广应用论证和预期达到的经济效果等情况;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情况,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国内外关键指标对比分析或与测试的
国外样品、样机的相关数据对比情况;
⏹主要试验(或验证)情况分析;
⏹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标准的协调性;
⏹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标准性质的建议说明;
⏹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度办法、实施日期等);
⏹废止现行相关标准的建议;
⏹其它应予以说明的事项。
企业标准:
◆标准制定的原因和背景;
◆确定主要性能指标、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的依据;
◆主要参考标准和文献。
6、标准质量评价要素(3个)
标准的适用性(*)、标准的先进性和合理性、标准编写的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