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民营快递企业成本管理和内部控制改善机制的研究 ——以圆通和顺丰为例

我国民营快递企业成本管理和内部控制改善机制的研究 ——以圆通和顺丰为例

我国民营快递企业成本管理和内部控制改善机制的研究——以圆通和顺丰为例内容摘要随着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快递服务业得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春天,但快递行业所面临的挑战也越发明显,尤其是民营快递公司。

本文以顺丰快速和圆通速递为例,通过分析各自的经营现状,总结出韧力调节性、消极进取型民营快递公司,以及整个快递行业所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针对成本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整套完善机制,以促进快递业的健康蓬勃发展。

关键词:快递业成本管理内部控制AbstractNowaday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chances for the expressage. However, at the same time,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express companies are also increasing rapidly, especially for the privately-run businesses. This paper takes YuanTong Express and ShunFeng Express as examples to find out the problems lying in positive reacting privately-run companies, negative reacting companies and the whole industry as well, by analyzing their state of operation respectively. Furthermore, with this basis, we come up with a set of methods to improve both the cost management and the internal control in order to propel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expressage.Key words:expressage cost management internal control目录一、文献综述 (4)二、行业背景 (6)(一)宏观经济环境概述 (6)(二)快递行业内分析 (6)三、案例介绍 (7)(一)两公司成长史 (7)(二)经营现状 (8)四、问题分析 (10)(一)管理结构问题分析 (10)(二)服务特色问题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营销模式问题分析 (11)(四)内部流程控制问题分析 (12)(五)员工管理问题分析 (15)(六)成本管理问题分析 (15)五、改善机制 (18)六、结语 (20)七、参考文献 (21)我国民营快递企业成本管理和内部控制改善机制的研究——以圆通和顺丰为例一、引言随着我国快递市场的不断开放,快递类物流企业正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再加上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我国快递业更是进入一个快速发展周期。

但在享受网络购物带来的业务增长的同时,快递企业也面临着投诉上升、网商压价、竞争对手增多的问题。

而消费者对快递业的不满声越来越多,投诉的主要问题涉及延误晚点、服务态度差、服务电话难接通等。

然而快递行业作为一个服务行业,本应该高质量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可现在却在服务上出现了很大的漏洞,长此以往,快递行业的发展必然受到限制。

正是注意到这个问题,我们对快递行业的运营情况进行分析,并希望通过分析可以从内部控制和成本管理的角度为快递类企业提出改善机制,以更好的解决快递企业服务方面的问题。

二、文献综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快递市场迅速发展。

加之我国电子商务的兴起,民营快递企业更加蓬勃发展,出现井喷之势。

民营快递企业由于其规模小、管理灵活、价格低廉、速度快、便利程度高等优势不断发展壮大。

但目前,其发展也面临着诸多的发展瓶颈。

(申风平等,2010)快递作为一个新兴产业,近年成长迅速。

在成长过程中最常使用的竞争方式是价格竞争,甚至现在已经演化成了几千家快递企业相互间恶拼价格,但是随着竞争的加剧,企业不断压低成本,降低了服务质量,这使竞争的初衷走向了反面。

(花永剑,2011)在我国2010年10月份实施《邮政法》之后,有更多的民营快递企业遇到了不小的挑战。

(徐勇)通过总结不难发现,各文献对我国民营快递企业的劣势总结不外乎以下五点:第一,民营企业的模式落后。

由于我国民营企业往往采取加盟方式低成本扩张,造成了网络过于庞大,管理水平落后,尾大不掉的局面,对于加盟商的管理易失控。

第二,行业内部出现恶性竞争。

此种现象的产生,源于快递行业准入门槛不高,企业缺乏有效政策指引所致。

第三,相关法规的制约。

按照《邮政法》的司法解释,目前民营快递企业30%-60%的业务是不合法的,也就是说民营快递在闯“红灯”。

第四,管理层水平跟不上。

民营快递企业的经理层大多实务经验较多,受过高等教育或专业教育的较少,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管理水平和管理理念就成了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

第五,快递人员素质低下。

由于快递行业门槛较低,从业人员良莠不齐,众多中小型快递企业网点不全,管理混乱,经常出现卖单、快件多次转手丢失;随意拆开快件调换货品的事件。

宅急送创始人陈平认为,“现在的困境对许多民营快递来说也是个转机,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走到了末路,因此可能会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等方式来提高附加值,转出价格战。

”似乎所有的民营快递企业都在渐渐的意识到这样不健康的发展无法长久,都欲从企业内部管理方面来规范本企业。

但通过已有文献的总结,却发现虽然对民营快递企业发展的建议不少,但是这些建议大多数都是从比较宏观的角度,如规范立法(范进,2011);加强行业管理(袁华,2010);规范物流系统建设(《Truck and Logistics 》,2011)等。

一些从微观角度为民营快递企业提出的建议,如注重企业差异化、个性化竞争,树立品牌意识(苑春荟等,2010;张玉等,2010);提高服务水平,满足客户需求(郑秀恋等,2011;解敬等,2010;许丹等,2010);改进营销策略及公司内部组织人员管理(王晓东,2010);发展电子商务(申风平等,2010)等。

而在民营企业内部,就会计角度来说,欲求谋得企业的长远发展,必须要注意成本管理和内部控制。

成本管理和内部控制不仅会为一个行业带来宏观层面的经济效益,更会为企业带来微观的经济效益。

但是已有的关于民营快递企业降低成本的方法却提的非常笼统,没有一个一个操作性强的关于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的切实可行的方案。

(张永强,2006;王之泰,2001)通过对物流的文献研究,我们发现用改良的质量成本控制模型对民营快递企业实施成本控制的可行性。

对于内部控制,更是提高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保证。

三、行业背景(一)宏观经济环境概述2010年,逐步摆脱金融危机的中国经济可以概括为经济运行前高后稳。

综合考虑国内外因素,2011年中国具备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环境。

(二)快递行业内分析1、快递行业背景近年来,伴随着诸如当当、卓越、淘宝等一批网络购物平台的蓬勃兴起,快递服务的需求迅猛增长,快递行业也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2、快递行业分类我国快递业企业可分为以下三类。

3、快递法律环境目前国内关于规范快递行业服务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一下几部:(1)新《邮政法》(2)《国内快递市场管理办法》(3)《会计服务标准》4、行业问题和发展趋势在快递服务过程中,因供给严重不足造成的各种问题也日渐突出。

当前快递市场,快件损毁、丢失、延误、积压甚至被盗、查询难、赔偿难等问题几乎每天都有报道。

快递业务的诚信建设必将贯穿投递的全过程和每个市场主体,需要长期持续不断地作为系统工程来抓紧抓好才能实现。

近期,国家邮政局制定的快递服务“十二五”规划正是从系统工程控制论的高度把握全局,着眼未来的,统筹快递发展的蓝图,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中国快递的服务诚信建设。

四、案例介绍(一)两公司成长史1、顺丰速运(集团)有限公司顺丰速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丰)作为一家主要经营国际、国内快递业务的港资快递企业,顺丰全部采用自建、自营的方式建立自己的速运网络。

至2006年初,顺丰的速递服务网络已经覆盖国内20多个省及直辖市,101个地级市,包括香港地区,已经拥有6万多名员工和4000多台自有营运车辆,成为中国速递行业中民族品牌的佼佼者之一。

其立志成为“最值得信赖和尊重的速运公司”。

2、上海圆通速递(物流)有限公司上海圆通速递(物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5月28日,是国内大型民营快递品牌企业,致力于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公司”,以“创民族品牌”为己任,以实现“圆通速递——中国人的快递”为奋斗目标。

公司拥有8个管理区、52个转运中心、4800余个配送网点、5万余名员工,服务范围覆盖国内1200余个城市。

公司开通了港澳台、中东和东南亚专线服务。

并在香港注册了Cats Alliance Express(CAE)公司,开展国际快递业务。

但在公司的实际经营管理操作中圆通却存在很大不足,内部管理不够完善,同时针对员工的管理机制存在漏洞,导致消费者投诉事件得不到合理解决的情况时有发生。

(二)经营现状在我们上网查找了大量顺丰以及圆通两家快递公司的新闻、书刊以及研究生论文等文献资料后,决定从六个方面对比两家民营快递公司的经营发展情况,包括内部控制和成本管理。

其中,内部控制分为:组织管理结构、服务特色、营销模式、内部流程控制、员工学习和发展等五大部分。

我们希望通过对比列表的方法使读者更清楚地了解顺丰和圆通在经营发展方面的异同点以及优缺点,以期望在后面的分析板块得出更深层次的意见。

下面是我们的对比列表:五、问题分析(一)管理结构问题分析1、针对顺丰公司的分析顺丰是目前国内快递市场中除中国邮政之外唯一的直营网络。

在“直营”模式下所有收派员都由顺丰总部统一管理,总部控制了路由与客服,也就等于控制了货物流向。

然而这种新体制也存在着自己的弊端:首先,直营人员在经济上是非共同体,管理上需要协调,加上服务能力参差不齐,顺丰很难保证统一品牌下的统一服务水平,甚至有可能出现对品牌的负面影响。

第二,在直营模式下,公司受资金的影响很大,只能用盈利的资金来建立新的公司。

第三,在直营模式下,所有网点的管理理念都为总公司统一策划,一旦总公司方面有半点战略性失误,很可能造成全盘皆输的惨局。

第四,在直营模式下,顺丰与员工之间是赤裸裸的利益关系,使得企业内员工压力增大,削减企业凝聚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