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期末实验计算题压轴试卷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28)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期末实验计算题压轴试卷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28)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实验计算题压轴试卷检测题(WORD版含答案)(15)一、实验题计算题压轴题等1.木块A的体积为500 cm3,质量为300g,用细线拉着浸没于盛水的圆柱形烧杯中,烧杯的底面积为100 cm2,烧杯内水面高度为30cm,如图所示,(g取10N/kg)求:(1)物体受到的重力;(2)物体受到的浮力;(3)绳子的拉力T。

2.如图甲所示,一个规则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浸没在水中,现将该物体从水中竖直向上拉,直至完全拉出水面,在整个拉动过程中物体始终保持匀速运动,拉力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求:(1)物体的重力;(2)物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3)物体的体积;(4)物体的密度。

200cm的圆柱体容器中,向容器3.一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用细线拉着置于底面积为2中逐渐加水当木块恰好漂浮在水面上时,木块有6cm的高度露出水面,且细线刚好拉直,如图所示,求:(1)木块漂浮时受到的浮力(2)当切去露出来的部分后,细线恰好被拉断,求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3)细线拉断后,物块静止时,求容器底受到水压强的变化量。

4.如图所示,将质量为140 g,底面积为100 cm2,高为20 cm的薄壁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上,逐渐倒入3 cm深的水。

现用手将一系有细绳的圆柱体A缓慢向下浸入水中,圆柱体A的质量为360 g,底面积为40 cm2,高为10 cm,最终当圆柱体A静止后松开手。

整个过程中圆柱体不吸水,细绳质量不计。

求:(1)圆柱体A的密度;(2)圆柱体A最终静止时容器对地面的压强;(3)圆柱体A最终静止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5.边长为0.1 m的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有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甲所示。

将木块从水中取出,放入另一种液体中,并在木块表面上放一重2 N的石块。

静止时,木块上表面恰好与液面相平,如图乙所示。

g取10 N/kg,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 kg/m3。

求:(1)图甲中木块受的浮力大小;(2)图乙中液体的密度。

6.某建筑工地上,甲、乙两位工人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提升一个重为G 1 的货箱.当两人同时对绳索施加竖直向下的等大的拉力,使货箱以速度υ 平稳上升时,甲、乙两人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3∶4.之后两位工人用此装置提升另一个重为G 2 的货箱,使货箱仍以速度υ 平稳上升.用此装置先、后两次提升不同的货箱,两位工人拉力总共做的功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中①、②所示.已知工人甲重650N,工人乙重700N;G 1 ∶G 2 =3∶1,此装置中两个滑轮组的规格完全相同.不计绳重和轴摩擦.求:(1)第一个货箱的重力;(2)提升第二个货箱整个装置的机械效率.7.小华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拉动货箱,已知货箱的重为600N,在F=50N的拉力作用下,货箱以0.1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地面对货箱的滑动摩擦力f为货箱重的0.2倍。

求:(1)拉力F的功率是多少?(2)货箱运动了2min,克服摩擦所做的功是多少?(3)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8.如图所示,一轻质杠杆的B端挂一质量为10千克的物体,A端用一细绳将杠杆系于地上,细绳与杠杆间的夹角为30°,OA=1m,OB=0.4m,此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现在0点放一质量为5kg的物体,用F=10N的水平拉力使物体以0.1m/s的速度向左匀速滑动.问:(1)物体在0点,杠杆水平静止时细绳AC的拉力是多少?(2)物体运动到距A点多远的地方,细绳AC的拉力恰好为零?9.如图甲所示是小型建筑工地上使用的“罐笼式”提升机,用它能将放在罐笼A中的建筑材料提升到高处.罐笼的底面积是1.6m2,已知被提升的建筑材料重为2800N,拉力F将它以0.5m/s的速度匀速提升到10m的高度.拉力做的功W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不计动滑轮及钢丝绳的重、摩擦.求:(1)拉力F大小是多少?(2)当装有建筑材料的罐笼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3)提升机在提升建筑材料时的机械效率是多少?10.如图是探究“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小球A的质量大于A′的质量,下落高度h大于h′.小球均由静止开始下落,碰到物体B后一起运动一段距离s后静止.(1)图甲中,小球推动物体B的过程,小球对物体B有没有做功?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2)本实验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来比较物体动能的大小.(3)如果想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应选择_____两图的做法进行实验,这样选择的理由是:______.11.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圆柱体、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盐水,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其装置和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g取10N/kg)(1)分析图甲、乙、丙,说明浮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有关.(2)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无关系,可选用_______图的装置来进行操作.(3)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N,方向为_____,圆柱体的体积是_____m3.(4)用图示实验数据测出盐水的密度是_____kg/m3,圆柱体的密度为_____kg/m3.12.如图所示为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Ⅰ.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Ⅱ.让不同质量的钢球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Ⅰ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_____的关系.(2)步骤Ⅱ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_____的关系.(3)该实验中钢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观察比较木块_____反映出来的.(4)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_____(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5)有同学将实验装置改进成如图所示,利用质量不同的铁球将弹簧压缩相同程度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该实验方案是否可行?答:_____若他按此方案操作,他会看到的现象是:_____.13.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丽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甲、乙、丙三次实验。

让铁球从同一斜面上某处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铁球与纸盒在水平面上共同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1)要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应选用_____________两图;实验中应保证_____________相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所采取的具体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用甲、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铁球动能的大小,从而得出结论的。

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___________。

14.如图所示,某电动观光车的技术参数如下表:空车质量1200kg车身长度 3.8m满载时乘客总质量600kg电动机额定电压48V满载时轮胎与地总接触面积0.1m2规定最大车速10m/s根据以上技术参数,解答下列问题:(g取10N/kg)(1)求满载的观光车静止时对水平路面的压强。

(2)若满载时观光车在水平路面以规定最大速度向左匀速直线行驶了200m,行驶过程中车受到的阻力为满载时车重的0.05倍。

①在方框内画出此时观光车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示意图(“黑点”代表观光车)。

②求此过程中牵引力所做的功是多少?功率是多少?15.如图所示,质量为40kg 的小明同学骑着一辆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运动100m ,所用时间为20s .求:(1)自行车行驶的速度?(2)若自行车质量为10kg ,车胎与地面总的接触面积为40cm 2,则该同学骑车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取g =10N/kg )(3)如果自行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如图所示.那么行驶100m ,小明同学所做的功是多少?【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实验题计算题压轴题等1.(1)3N (2)5N (3)2N 【详解】(1)物体受到的重力为0.3kg 10N /kg 3N G mg ==⨯=答:物体受到的重力为3N 。

(2)物体受到的浮力为3363===1.010kg/m 10N /kg 50010m 5N A F gV gV ρρ-⨯⨯⨯⨯=浮水水排答:物体受到的浮力为5N 。

(3)物体受力如右图所示绳子的拉力T 为5N 3N 2N T F G =-=-=浮答:绳子的拉力T 为2N 。

2.(1)0.35N (2)0.1N (3)1×10-5 m 3(4)3.5×103kg/m 3 【解析】 【详解】(1).由乙图可知,物体在h =4cm 时拉力F 不再变化,说明此时物体完全露出水面,此时拉力F 与物体重力G 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即G =F =0.35N ;(2).由图乙可知,物体在被提高0-2cm 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25N 不变,此时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则受到的浮力: F 浮=G -F =0.35 N-0.25N=0.1N ;(3).由于物体浸没,所以V 物=V 排,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53330.1N =1?10m 1?10kg /m ?10N /kgF V V g ρ===浮物排液 ; (4).因为G=mg ,mVρ=,所以,物体的密度为: 33-530.35N =3.5?10kg /m 1?10m ?10N /kgm G V Vg ρ===物物物 。

答:(1).物体的重力为0.35N ; (2).物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0.1N ; (3).物体的体积为1×10-5m 3; (4).物体的密度为3.5×103kg/m 3。

3.(1)4N ;(2)2.4N ;(3)120Pa 【解析】 【详解】(1).木块漂浮时有6cm 的高度露出水面,则浸入水中深度为h =10cm-6cm=4cm=0.04m ,其排开水的体积为: V 排=Sh =(0.1m )2×0.04m=4×10-4m 3, 木块受到的浮力为:F gV ρ=浮水排=3433110kg/m 10N 410/kg m -⨯⨯⨯⨯=4N 。

(2).木块漂浮时其重力等于浮力,即G =F 浮=4N ,则木块的密度为:ρ=mV =G g V =34N 10N/kg 0.1m ()=0.4×103kg/m 3。

将木块分为露出水面的和浸入水中的两部分,漂浮时,浮力等于两部分重力之和。

当切去露出来的部分后,木块浮力不变,重力减小,但仍然处于静止,此时减小的重力大小由细线承受。

所以细线恰好被拉断,其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就等于木块露出部分的重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