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一地理第六次周考

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一地理第六次周考

2020—2021学年上期高一年级第六次周考地理学科试题命题人:审题人:一、选择题:(30*2=60分)读“我国南方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图1)”和“河谷形成示意图(图2)”,完成1-2题。

1.图示河流谷地形成的过程及主要内力作用是( )A.①②③地壳下沉B.①②③河流溯源侵蚀C.②①③地壳抬升D.②①③河流下切侵蚀2.该地区地质构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运动B.流水作用C.外力作用D.内外力共同作用某科考队沿图中虚线所示线路对某大型褶皱区进行地质考察,其依次记录的7个观测点信息如下表所示,(岩层a—b—c—d由老到新)。

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甲处是很好的()A.储水构造B.储油构造C.铁矿带D.储气构造4.沿图中虚线方向作地质剖面图,下列最符合乙处地貌特点的是()A.B.C.D.下图为某河段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流流向。

读图回答5-6题。

5.流水侵蚀作用最活跃的是()A.①B.②C.③D.④6.符合①②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剖面是()A.B.C.D.下图为某“扇三角洲”示意图,“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推进到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

据图完成7-9题。

7.图中“扇三角洲”中,甲地与乙地沉积物的粒径大小规律是()A.两地沉积物的粒径均值相似B.乙地无大颗粒沉积物C.乙地比甲地沉积物粒径均值大D.甲地比乙地沉积物粒径均值大8.如果图示“扇三角洲”前缘每年向水体方向平均推进0.5米,则说明()A.图示河流年输沙量稳定 B.图示河流含沙量稳定C.图示水体水位上升 D.图示河流年输沙量增加9.据图判断,图中河流()A.一定是季节性河流 B.下游河道多是因为流量变大C.甲地以上河段流速快 D.有较长的结冰期2016年12月7日,某地发生6.4级地震。

读图完成10-11题。

10.据地震发生地点判断,这次地震发生在()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C.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D.亚欧板块与大西洋板块的交界处11.此次地震发生时,当地()A.人们先感觉到地面左右摇晃B.人们先感觉到地面上下震动C.气候正处于高温晴朗的时期D.气候正处于寒冷干燥的时期下图中左图为某位驴友在云南喀斯特地貌区拍摄的“孤峰残丘油菜花”。

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代表三类岩石和岩浆,①~⑥代表地质作用。

回答12-13题。

12.图中“孤峰残丘”形成的地质作用先后次序是( )A.岩浆喷出、地壳抬升、冰川侵蚀 B.外力沉积、流水侵蚀、风力侵蚀C.外力沉积、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D.地壳下沉、冰川沉积、岩浆侵入13.该地的岩石类型及其地质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A.甲②B.乙①C.丙③D.丁④2019年8月,一对澳大利亚夫妇在斐济以东海面航行时,无意中发现了由富含气泡状结构的岩石组成的漂浮物群——“浮石筏”。

目前这艘“浮石筏”正慢慢向西漂向斐济,一年后可能到达澳大利亚。

完成14-15题。

14.组成“浮石筏”的岩石按成因分,属于()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15.影响“浮石筏”漂向澳大利亚的洋流是()A.日本暖流B.赤道逆流C.西风漂流D.南赤道暖流下图示意某大洋局部环流和气压带、盛行风向,据此完成16-17题。

16.关于图示海域大洋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洋流流向受中纬西风影响B.②洋流形成受低纬信风影响C.③洋流加剧了沿岸地区的荒漠化D.④洋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作用17.由图示信息可知()A.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B.图中气压带控制区盛行上升气流C.该大洋环流以副热带为中心D.①盛行风成因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某条河流的气候要素示意图,读图后回答18-20题。

18.该河可能位于()A.东南地区B.西北地区C.东北地区D.青藏高原地区19.有关该河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汛期短,径流年际变化大B.下游地区三角洲的面积较小C.流程短,水量较小D.有春汛和夏汛20.该河流所在地区外力作用主要是()A.流水侵蚀作用B.风力侵蚀与堆积 C.流水堆积作用D.流水搬运作用21.当地球公转速度最快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北印度洋季风环流呈顺时针流动 B.长江处于汛期C.北半球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受赤道低压控制D.地中海沿岸地区气候温和湿润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某时地面天气形势图。

读图,完成22-23题。

22.图中()A.甲地风力大于乙地B.甲地气温日较差比乙地大C.丁地骤降大雨D.乙地的风向为东南风23.未来几天丙地()A.气温将升高 B.易出现雾霾天气C.一定出现降水天气D.可能出现扬沙天气下图为非洲局部示意图。

完成24-25题。

24.图中A地降水比B地少的原因是()A.A地受离岸风影响B.A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C.B地受盛行西风影响 D.B地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25.A地沿海渔业资源丰富,其成因与下列渔场相似的是()A.纽芬兰渔场B.北海渔场 C.北海道渔场D.秘鲁渔场右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

据此完成26—28题。

26.森林植被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C.降水变率增大D.河道淤积27. 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①降水量增加②坡面径流增加③蒸发(腾)量增加④地下径流增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8.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下图表示我国某水库年内逐月入库水量(a)、月均水位(水面海拔)(b),读图完成29-30题。

29.图中信息表明()A.1~7月出库水量先增后减 B.夏秋季节水库水位随入库水量的减少而降低C.冬春季节水库入库水量少于出库水量 D.10月份水库出库水量等于入库水量30.对5月份水库出现最低水位的合理解释是()A.降水量少 B.入库水量少C.蒸发量大 D.为防洪放水腾出库容二、综合题(40分)31.下表为郑州市11月份一周天气变化统计数据,下图为锋面气旋示意图。

阅读图表,完成下列问题。

(8分)(1)据表描述该地一周的天气变化特征?(2分)(2)11月21—23日期间,郑州市应处于图示天气系统的(填字母)部位,请说明判断理由。

(2分)(3)图示锋面气旋中,可能有明显降水的区域是(填字母),未来几天(填字母)将可能经历一次大风、降温、雨雪的过程。

(2分)(4)根据对流层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简述11月20日郑州市昼夜温差小的原因。

(2分)32.图A为亚洲东岸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图B为地壳物质循环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9分)(1)图A中数字表示的水循环类型中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是;图B中的地质作用(其中a为变质岩)与图A中乙、丙二处岩石的形成相对应的是乙—________、丙—_________。

(均填数码) (2)甲、乙两处出现地形倒置的是________处,原因是________。

乙处地质构造名称为 __。

(3)假设在该地区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如果只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考虑,应选择甲处还是乙处?说明理由。

(3分)33.读我国某两条河流流量图,完成下列问题。

(8分)(1)河流甲年最大径流量出现在______月,其原因是_________。

1-2月河流有断流现象,其原因是_____,5月份径流量较相邻月份小,其主要原因是。

(每空1分)(2)河流乙一年有两个汛期,其中A汛期是_________补给形成的,B汛期是_________补给形成的。

该河流径流终年存在,可知该河流至少有_________种补给类型。

从径流量的角度分析,该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地区。

(每空1分)34.下面甲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河流示意图,乙图为该河流某处干流河谷横剖面形态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1)乙图所示剖面最可能位于甲图中的(A或C)处。

(1分)(2)指出甲图中P处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

(4分)(3)古代人在M附近河段河岸建设聚落,最可能选择(南或北)岸,并分析其原因。

(3分) 3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8分)洋流是海水运动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对地理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要素之一。

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共花了37天的时间。

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只花了20天的时间就顺利到达,比第一次少用了17天。

下图示意北大西洋及其周边地区。

(1)都柏林和印第安港所处的纬度差不多,但1月份都柏林的气温为8℃时,印第安港通常在0℃以下,说明其原因?(2分)(2)写出丙地渔场的名称,(1分)试分析该渔场的成因?(2分)(3)哥伦布从美洲返回欧洲,若想一路顺风顺水,则所借助的盛行风风向为,所借助的洋流名称是。

(2分)2020—2021学年上期高一年级第五次周考地理学科试题1-5 CAACB 6-10 ADDCB 11-15 BCAAD16-20 BBBCB 21-25 DBDAD 26-30 BCDCD31.(8分)(1)天气由多云、雨雪转晴(经历了一次雨雪过程);气温先下降后回升(或气温日较差变大)(2)D;理由:(根据一周天气变化)本周应为冷锋过境,21-23日期间出现雨雪天气,说明位于冷锋锋后的位置。

(3)AD;C(4)该日多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气温低;夜晚多云,吸收地面辐射多,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气温较高32.(9分)(1)③;⑥ ⑤(2)甲该处地质构造为向斜,向斜槽部因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地背斜(3)乙处背斜岩层上拱,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背斜不易集水,便于施工.33.(8分)(1)8 ;气温高,冰雪融化量大;气温低,冰雪不融化;蒸发旺盛和农业引水灌溉(2)季节性积雪融水大气降水 3 东北34.(8分)(1)C(1分)(2)P处为洪(冲)积扇(1分) 形成过程为:在山区,由于地势陡峭,洪水期水流速度快,携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当水流流出山口时,(1分) 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1分) 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带堆积下来,(1分) 形成扇状堆积地貌。

(3)南(1分)南岸为凸岸,河流以堆积作用为主,(1分)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流较缓,取水方便(1分) (或答“北岸为凹岸,受河水的侵蚀作用强,(1分) 河岸易崩塌,安全性差。

(1分))35.(7分)(1)都柏林位于大陆西岸,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所以气温高。

(1分)印第安港位于大陆东岸,受拉布拉多寒流影响,降温减湿,所以气温低。

相关主题